结语 存在度
你不能总是待在山顶上,必须下来……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只有一点:在上面能知晓下面,在下面却不知晓上面……回忆你在高处时看到的东西,可以帮助你在低处找到出路,这是一门艺术。当你再也无法看见的时候,至少心中还能知晓。
——法国超现实主义作家勒内·多马尔,《类推之山》
2016年6月18日,在德纳里峰海拔17200英尺的营地,我们逗留的时间就要结束了。在准备登顶的几天里,我们加固帐篷,铲除帐篷坑里的积雪,让身体适应海拔。
但是在高山营地的第一个晚上,我们巡逻队的医生利亚姆和登山管理员米克的未婚妻苏护士救了一名患有高原肺水肿的登山者的命。经过他们两人的努力,患者熬过了那晚,米克安排高原直升机及时赶来救援登山者,并在即将到来的风暴扫荡毫无遮蔽的营地之前,将患者迅速转移到海拔较低的地方。
第二天晚上,狂风不停地拍打帐篷周围的围挡,我们的睡眠断断续续。我努力调整身体,适应目前的高度。雪开始慢慢地填满我们帐篷所在的坑地。第二天早上,利亚姆和巡逻队的另一名成员布莱恩选择下到14 200英尺的营地,以挺过此次暴风雪,而米克、苏和我则原地蛰伏,那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维护、加固我们的帐篷以及帐篷周围的围挡,因为暴风雪在变得越来越猛烈。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除了帮助两名跌跌撞撞闯入营地的登山者外(他们登山时选择了一条颇具挑战性的路线,结果遭遇强风暴雪,从靠近峰顶处撤了下来),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加固帐篷、铲除帐篷坑地里的积雪、阅读、写日记,与米、苏以及那两名登山者一起吃饭—他们二人正逐渐从登山的痛苦中恢复过来。
我十分享受在帐篷里度过的漫长而孤独的时光。浮生得闲,怡然自得,这恐怕是现代世界最稀有的商品了。此地距离峰顶3110英尺,只需要一天的攀爬时间,我有很多机会进行思考。
如果你想要登上德纳里峰的峰顶,必须要得到此山的允许才行。尼泊尔的夏尔巴人认为,一旦有人下定决心要登山,那么从下定决心到开始攀登这段时间,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将决定他们的成功。只有当你意图正确、行动合理,你才会达到顶峰。虽然有很多例子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但我自己的经历却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
——《纽约时报书评版》
振聋发聩的警世之书,令人心碎却不可或缺。
——《书单》
[贾默]以极北原住民的泣血证言与科学家的犀利洞见,编织出一首震撼人心的生态挽歌。
——《纽约书评》
本书深刻揭示了地球的生态系统如何被气候变化所重塑,以及我们的不作为将如何把未来世代推向深渊。
——《图书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