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编目到元数据:心路历程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1383238
  • 作      者:
    [意]马乌罗·圭里尼
  • 出 版 社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马乌罗·圭里尼(Mauro Guerrini),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图书馆学教授,手稿、印刷资源和数字资源编目和元数据创建领域硕士学位项目主任。马乌罗·圭里尼出版成果众多,涉及编目、伦理、开放获取和图书馆员历史等领域,他是若干期刊的编委,也是《意大利图书情报学报》的主编。马乌罗·圭里尼自1979年起担任意大利图书馆协会理事,2005—2011年担任主席,目前仍是荣誉会员。他曾任国际图联国际标准书目著录评估组委员,国际图联编目组、主题分析组、书目组常设委员会委员,以及2009年国际图联大会意大利组委会。

 

顾犇,理学硕士、管理学博士,研究馆员。曾任国际图联编目组常设委员会委员、UNIMARC永久委员会委员、《国际标准书目著录》修订组委员和专家顾问、《国际图联杂志》《国际编目和书目控制》《编目和分类季刊》《意大利图书情报学报》等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出版图书10余种,发表各种文章200余篇,制定国家标准6项,译著数百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在信息时代,编目工作不仅是图书馆员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信息行业的中心。它通过标准化和结构化的手段,将无序信息转化为可利用的知识资产,从而支撑个人、组织乃至社会的高效运转与创新发展。

《从编目到元数据:心路历程》一书旨在为元数据创建领域提供一个有效的理论与方法论导论。书中辅以丰富的实例和参考资料,系统介绍了从编目到元数据创建工作中的相关概念术语变化、书目模型及原则、资源的描述与检索规则,以及MARC、ISBD、RDA等标准和主题编目的基础知识。书中强调,在语义网和关联开放数据的更广泛信息环境中,编目能够充分发挥其在描述实体间关系方面的作用。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概述几十年来编目标准的变化历程。

·介绍全球各个机构致力于“世界书目控制”的工作进展。

·涉及当前用于编目和元数据创建的书目模型。

·定义描述过程,重点介绍书目分析(包括形式分析、文字分析、概念分析)。

·定义新的规范控制过程。

·介绍在全球数据聚合和交换环境下,语义网对细颗粒度书目数据管理的复杂性要求。

·讨论从机读编目到语义网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中介作用。


展开
目录

目 录

1 编目和元数据创建: 文化和技术活动的中心性 ……………………… 1

2 万物皆流 ………………………………………………………………… 6

2. 1 转念 ……………………………………………………………… 6

2. 2 新概念和新术语………………………………………………… 11

2. 3 元数据: 一个多语义的术语…………………………………… 18

2. 4 图书馆、 语义网和关联数据: 数据馆员……………………… 21

2. 5 元数据和书目控制……………………………………………… 25

2. 6 目录的重要性…………………………………………………… 26

2. 7 编目和目录的两个误区………………………………………… 29

2. 8 目录如何从 “在网络上” 变为 “属于网络” ……………… 30

2. 9 新的发现工具: data.bnf.fr …………………………………… 33

3 原则和书目模型………………………………………………………… 36

3. 1 书目模型………………………………………………………… 36

3. 2 《巴黎原则》 …………………………………………………… 37

3. 3 《国际编目原则声明》 ………………………………………… 39

3. 4 《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 ……………………………………… 47

3. 5 《规范数据的功能需求》 ……………………………………… 51

3. 6 《主题规范数据的功能需求》 ………………………………… 52

3. 7 《面向对象的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 ………………………… 53

3. 8 《国际图联图书馆参考模型》 ………………………………… 53

3. 9 作品的家族……………………………………………………… 59

4 资源的描述……………………………………………………………… 62

4. 1 描述: 一个文化和技术的过程………………………………… 62

4. 2 新的描述方式…………………………………………………… 64

4. 3 描述的对象……………………………………………………… 65

4. 4 资源分析: 书目分析…………………………………………… 66

4. 5 信息源…………………………………………………………… 70

4. 6 著录 (描述) 一本书的主要信息源 ………………………… 71

4. 7 著录 (描述) 的类型 ………………………………………… 73

4. 8 著录 (描述) 的层级 ………………………………………… 75

5 资源的检索……………………………………………………………… 76

5. 1 检索: 规范数据………………………………………………… 76

5. 2 关系……………………………………………………………… 80

5. 3 著者和题名……………………………………………………… 83

5. 4 规范控制: 规范检索点………………………………………… 86

5. 5 实体标识符……………………………………………………… 88

5. 6 虚拟国际规范文档……………………………………………… 90

5. 7 国际标准名称标识符…………………………………………… 94

6 交换格式和著录标准: MARC 和 ISBD ……………………………… 97

6. 1 MARC, UNIMARC, MARC21 ………………………………… 97

6. 2 书目框架 ……………………………………………………… 102

6. 3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 ……………………………………… 106

6. 4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 统一版 ……………………………… 109

6. 5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 目的 ………………………………… 110

6. 6  MARC在中国 ………………………………………………… 113

6. 7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 在中国 ……………………………… 115

7 《资源描述与检索》 ………………………………………………… 117

7. 1 一些基础知识 ………………………………………………… 117

7. 2 中国图书馆界的有关工作 …………………………………… 122

7. 3 RDA 注册表 …………………………………………………… 124

8 主题编目 (或主题标引): 一些基础知识 ………………………… 127

缩略语全称及译名………………………………………………………… 129

参考文献…………………………………………………………………… 137

索 引……………………………………………………………………… 156

后 记……………………………………………………………………… 175

译者后记…………………………………………………………………… 17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