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第四版)
0.00     定价 ¥ 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5738784
  • 作      者:
    〔法〕埃里克·麦格雷(Éric,Maigret)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埃里克•麦格雷

Éric Maigret

法国社会学家,新索邦大学媒介社会学和文化研究教授,媒介、性别和文化研究硕士指导老师。另著有《文化研究:超越身份政治》(2020)、《文化研究:人类学视角》(2008)、《超级总统》(2008)、《反思传媒文化》(2005)、《媒介与传播》(2003)等。

 

译者简介

刘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文学学士,中国新闻学院传播学硕士,新华社高级记者,曾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先后出版译作《另一个世界》(多米尼克•德维尔潘著)、《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弗朗西斯•福山著)。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全面概述了传播学的主要理论,清晰呈现了技术和实践的发展演变,以及由此推动的研究与思考,明确指出了社会学在组织、身份、文化、政治和象征等层面对理解传播和媒介的重要贡献。

 

    本书既可用于教学,也可作为参考读物。对于理解社会学研究与信息研究和传播研究之间的关系,本书可提供有益的指导。从技术决定论、批判理论与实证思潮、支配理论与接收研究、符号学与社会学的关联,到行业与生产逻辑、新闻学与公众舆论构建、公共空间理论,一个多世纪以来对传播进行社会学研究的种种方法,本书均有深入探讨。作为结论,本书主张更开放的文化研究,建议将生产研究和接收研究融合起来,开创新的媒介社会学。

 

    第四版对上一版内容进行了更新和充实,特别深入分析了社会、文化和政治领域的数字技术融入,重点探讨了“假新闻”“过滤气泡”、走向“数字影响者”社会等概念所揭示的当代焦虑。

 


展开
目录

前言 社会学与传播学理论

    传播的三个维度

    民主传播是问题的核心


绪论 客体的构成

第一章 传播研究的困难所在

    人所共知?

  大型媒介的文化、政治、经济“非法性”

  揭批的极端形式

  赞美的极端形式

  理性/技术的冲突是传播研究的核心问题

    “传播”与“媒介”

  社会学话语

第二章 传播社会学错失转机

    社会科学基本概念与传播

    欧洲社会学奠基人与媒介

    奠基理论后继无人与面对现代性的悲观主义

    美国实证主义

芝加哥学派


第一部 分让传播走出自然

第三章 直接效果论的陷阱

    媒介效果恐惧症及其根源

    “宣传”:从伟大战争到虚假新闻

    刺激效果与“皮下注射”

    广告是说服性传播存在的证据吗?

    小结

第四章 法兰克福学派与大众文化理论

    从大众文化到文化工业

    战争因素与文化精英主义

    方法问题

    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承

第五章 拉扎斯菲尔德的有限效果论:一次突破,但效果有限

    “人群的发现”

    二级传播论

    扩散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

    实证主义过度与意识形态遗忘

第六章 从数学模型到传播人类学

    香农的数学信息

    维纳与控制论

    传播、道德以及用物理学解释一切

    错将人类做类比

    与功能主义相遇

    帕洛·阿尔托学派和乐队模型

    小结

第七章 麦克卢汉和技术决定论

    “媒介即讯息”

    论证和正反案例

    技术在哪里止步?

    历史的诡计:作为阐释学的麦克卢汉主义


第二部 分将传播纳入文化范畴

第八章 从符号学到语用学

    语言学的转折

    结构语言学与关于传播的普遍科学的梦想

    符号学与大众传播的符号研究:巴特与艾柯

    话语的社会铭写

    转向语用学

    界限之外:社会

第九章 文化实践社会学

    消费:布尔迪厄的文化实践等级论

    文化族群中心主义的问题

    当代文化变迁

    “从排他到兼收”

    从消费到接收

    接收研究的脉络

    米歇尔·德·塞尔托和接收问题

    小结

第十章 文化研究

    穷人的文化:走向大众阶层的民族志

    斯图亚特·霍尔的新马克思主义

    编码/解码模型

    文化研究在美国

    理论新立场:对精英主义的激进批判

    多义和意义的普遍协商

    “符号民主”和“后现代主义”的困难

    构建主义进一步发展:酷儿、后殖民、交叉的转折

    文化研究:多少种范式?

第十一章 传播从业者的社会学分析

    功能主义社会学研究:关于“做新闻”

    回归批判:记者及其环境

    多重目标的问题

    参与溢出但公众缺席

    在线新闻与新闻制作

第十二章 从行业到生产逻辑

    埃德加·莫兰:标准化与创新之间的张力

    关于传播的政治经济学:从文化产业到创新产业

    霍华德·贝克尔:生产即合作

    大众媒介时代艺术身份面临的挑战

    听命于受众?

    小结


第三部 分让传播多元化

第十三章 公共舆论的政治理论

    议程设置论和沉默螺旋论

    媒介真的左右选举吗?

    回音室和数字过滤泡泡

    公共舆论确实存在吗?

    政治传播作为互动

    走向公共空间的概念

第十四章 公共空间理论

    哈贝马斯的公共空间理论

    交往行为

    南希·弗雷泽的公共空间理论

     “脱口秀”:堕落,还是丰富? 

    公共经验的形式

    公共空间数字化

    多元化和承认进程的尽头

第十五章 新的媒介社会学

    传播社会学的三个阶段

  后现代主义的死胡同

  回归奠基者:转向反身性

  从社会学到文化研究……又回到社会学

  新媒介社会学的方法论:知识链

    接收

    生产

    再现

    公共空间

     “文化产品”作为社会运动

第十六章 互联网与数字化,走出乌托邦

    互联网:超级媒介的应许和幻想

    走出乌托邦:单一技术支撑的异质媒介

    互联网的使用:从电子邮件到社交媒体

    屏幕比拼:电视的终结?

    报业和音乐行业的变化

    个人主义和社群问题

     “电子民主”/“互联网民主” 

    政治重组的启示


结论 

人名译名对照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