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科技法律评论(第一辑·第一卷)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7213026
  • 作      者:
    易继明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科技法律评论》旨在整合私法视阈与公法视阈的研究,做到“公私交融”而不偏废公法抑或私法,以全面反映科技法学发展之全貌。
展开
作者简介
易继明,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Full Professor with Tenure)、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北京大学)研究基地主任,《私法》主编。现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会长、湖北省科学技术法学会会长、北京市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以及第四届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数据知识产权工作指导专家组成员、5G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等。曾兼任湖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2008—2013年)、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2017—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2008—2016年)等。易继明先后获得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1986—1990年),北京大学法学硕士(1995—1999年)、法学博士(1999—2002年),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2004年),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2005—2006年)。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2004—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2002—2011年)兼院长(2006—2011年)。易继明教授长期从事知识产权、民商法、法学理论等领域理论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相关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其中,国家级“突出贡献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同时,他积极参与相关立法、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不少立法建议、咨询意见和政策报告获得有关部门肯定或采纳。
展开
内容介绍
《评论》将建设成一个具有广泛参与性的开放性的法学学术园地,力图整合私法视阈与公法视阈的研究,以全面反映科技法学发展之全貌。推进科技法学的繁荣发展。 内容广采博收,不限主题,广涉科技史与科技法史、科技发展与科技政策、科技发展与知识产权、科技安全与科技伦理、成果管理/转化与技术转移、技术转移与区域发展和国际关系、数据/数字化与信息权法、前沿科技与法如人工智能法学,以及法理学研究尤其是科技法一般理论、知识产权法一般理论等。
展开
精彩书评
展开
精彩书摘
.其他各部门法律的专门规定
除上述主要法律文本外,在各相关领域,专门立法也会规定与商业秘密保护有关的内容,对本领域内与商业秘密有关的法律关系进行调整和规范。《劳动法》第2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23条、24条规定了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对员工享有竞业禁止的权利。另外,对侵犯商业秘密的救济措施也进行了具体规定,包括支付违约金、停止侵害、继续履行、赔偿损失和解除合同等。这些规定进一步扩大了商业秘密的保护领域,提高了商业秘密保护的可操作性。“由于商业秘密的纠纷大部分发生于雇员与雇主之间,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也成为司法实践中调整商业秘密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雇主和雇员之间可通过合同约定来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但合同约定并非绝对自由,一些涉及雇员个人福利、带有公共性的条款,其法律效力仍需遵循公序良俗、诚实信用等民法基本原则的约束。而在没有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下,法律规定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平衡的选择就会成为司法实践中审判的基础。
公职人员基于法律规定,也负有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分别要求法官和检察官对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予以保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以下简称《外商投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则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履行职责过程中知悉的相关商业秘密,应依法保密,不得泄露或非法向他人提供。
总体来看,虽然我国《民法典》已将商业秘密作为一项单独的民事权利,但我国主导性的法律规则依然是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框架之下,设置一些关于商业秘密的界定、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等原则性的内容,其他规定则零散分布于《刑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民事诉讼法》《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中。
展开
目录
习近平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
轴辐协议视角下专利联营的反垄断规制研究
网络平台注意义务与著作权侵权类型化研究———兼评当贝市场提供“CCTV-1”节目侵权案

商业秘密保护单独立法研究
科创领域包容审慎监管的理论逻辑、基本内涵与制度构建
论药品试验数据排他权

技术创新与科技法调整模式的转化———以数字内容产业为例
论药品试验数据排他权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要素优化配置的政府科技治理机制

外观设计立法模式研讨会
知识产权助力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第五届北洋知识产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