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部分作品的结集,分为“新闻写作絮语”“事态随感”“大地足迹”“遛弯儿吟”和“短篇小说”五个部分。其中,“新闻写作絮语”记录了作者当时的办报理念和对新闻采编工作的思考,既是其作为资深法治媒体人的经验总结,亦是对后来者的启迪与指引;“事态随感”收录的杂谈随笔,反映了作者对时事的关切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大地足迹”收录了作者为领导、同事和朋友撰写的纪念文章、专访、书评、序言等;“遛弯儿吟”收录了作者日常生活中聊以自娱的三十几首小诗,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生动有趣,别具一格;“短篇小说”收录了《乔迁之后》和《列车就要到达终点》两篇小说。这些文字重现了往日时光,很多碎片连起来拼成了一个时代的故事。
列车就要到达终点
列车开车前十分钟,李沐雨快步登上了第三节硬卧车厢。
车厢里闷热,加之上车前走得急,李沐雨此时已经汗流浃背了。他站在行李架下,用毛巾使劲地擦汗,点燃一支香烟,深深地吸了两口。
李沐雨觉得凉爽多了。他看看手表,离开车时间还有六分钟。
李沐雨是昨天午饭后才接到外出采访任务的。部主任要求他务必于明天早上八时前赶到安城钢铁厂,参加省经委在这个厂召开的提高经济效益座谈会。按理说,他应该乘坐今天早晨六时三十八分由省城始发的997次直快列车。因为从省城到安城,是九个小时的火车路程,他今天早上走,下午四点多钟便可到达,不贪黑,不起早,最便当不过。有人说,现在旅客流量大,车票难买,担心他弄不到今天早上997次的车票,但这恰恰难不住李沐雨。他在省日报社工业部当编辑,铁路运输方面的宣传报道,正是他分工负责的,他在省铁路系统熟人不少。今年年初,他还专门采访过铁路分局客运段的模范车组——997次车队第二包乘组。从车队队长到列车长,以至每个列车员,他都认识。请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帮忙买张车票,都是易如反掌的事,即使不事先买票,上车临时补票,也不成问题。
然而,李沐雨却没有急着去使用自己的这点“特权”。他走到电话机旁,犹豫了一下,接着拨通了电话。
“喂,请问是997次车队吗?”李沐雨问。
“是,您找谁?”李沐雨听得真切,接电话的人是997次车队队长老王。他同老王打过多次交道,彼此很熟。但此时,他生怕对方听出自己的声音,便用家乡口音同老王讲话。
“我是乘车的旅客,我想打听一下,明天早上997次车是哪个包乘组当班,我有事要找他们。”
“明天是第二包乘组。您找哪一位?”老王语气温和地问。
李沐雨一听是第二包乘组,连忙说:“好,谢谢!”随即放下电话。不用问了,第二包乘组的列车长是曹薇,他采访过的那位模范车长!正是这位能干、年轻、漂亮、品德高尚的女车长,正在使他熬心。
本来,那次采访结束后,稿子也在报上发表了,事情就算告一段落。可没想到,陪同李沐雨采访的客运段办公室副主任黄云大姐,主动提出给他和曹薇当红娘。李沐雨感到很意外。他是省报记者,怎么能利用采访之机找女朋友?可转念一想,采访工作已经圆满结束,而且事情是黄云大姐提出的,又不是自己打着采访的招牌跑到客运段找女朋友的,也就表示愿意先同曹薇交个朋友。可是谁料时过月余,未见曹薇动静,几乎与此同时,黄云大姐却在执行援外任务时发生了意外。
经过一番思索,李沐雨决定不乘997次,而改乘今晚七时五十九分由省城始发的676次直快客车。
近几个月来,和曹薇的事毫无进展,他只是苦苦等待。他这个一向是“乐天派”的小伙子郁郁不乐了。有时他一个人愣神,不解曹薇对他为什么爱搭不理。愿意就说愿意,不愿意就说不愿意,都是老大不小的人了,还那么忸怩干什么?你在工作中那么泼辣能干,难道在对待个人生活问题上就这么优柔寡断?要想想,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还有另一个人在苦恼!不要别的,只要你一句话。有人说,谈恋爱,男方应主动,因为女方由于害羞,即使心里愿意,也不好意思开口。就算这话有道理,可也不能连一个字都不回呀。近一个时期,李沐雨不仅对曹薇,就连对客运段的人,都开始尽量避免接触。他决定谁也不求,自己到售票处去买票。
他很顺利地买到了车票。走出售票处的时候,正是傍晚时分。落日把彩色的余晖,尽情地泼洒在城市的上空,泼洒在火车站候车大楼的墙壁上,泼洒在站前宽阔的广场上。站在广场上,他遐思悠悠,心旷神怡。他又看见了广场上的那一排华灯,亭亭玉立,米黄色的灯杆,那白芙蓉花蕾式的灯罩,仿佛在向人们点头,又似在对人们招手。他记得,他曾经在一盏华灯下为曹薇和她的同伴们拍照……
也许是触景生情吧,李沐雨想起了今年年初,在997次车队第二包乘组荣获铁道部授予的“全国红旗列车包乘组”光荣称号以后,报社派他前去采访。他随车采访的当晚,曹薇安排他在列车员休息车上休息,可硬座车厢一位患高血压症的患者因买不到卧铺票,拿着医生开的证明来找曹薇。当时实在连一个卧铺也没有了,曹薇便把原来安排李沐雨休息的卧铺给了那位旅客,把自己的铺位让给李沐雨休息。伴着铿锵而富有节奏的车轮声,李沐雨昏昏然进入了梦乡。夜半时分,他忽然感到有人在推他,朦胧中,他听到有人在轻声呼唤:“曹车长!曹车长!”李沐雨转过身来,暗淡的灯光下,站着一位年轻的女列车员,她神情紧张,看清铺上的李沐雨,脸唰地红了,连忙解释说:“我还以为是曹车长呢。对不起,打扰了,您请休息。”说完,那女列车员匆匆向车厢另一头走去。
原来,当997次列车行驶于李家寨至界河口站之间时,11号硬座车厢里,有一位年轻姑娘突然跳车自杀。她身子大半截已探出车窗外。由于车窗洞开,风把一位中年旅客吹醒,发现了正从车窗向外滑动的双腿,赶紧跃过去双手抱住,把跳车的女青年拽了回来。当时的时间是凌晨两点半。人们从昏睡中醒来,揉着惺忪的睡眼,围住这寻短见的姑娘问长问短。那姑娘头发蓬乱,双手使劲地捂住脸,咬紧牙关,一句话也不说。女列车员小尹搀扶着那姑娘跌跌撞撞地进了一间乘务员室。小尹和值班的李副车长问她话,她仍旧什么也不说,只是失声痛哭。李副车长决定让小尹去请曹薇。
列车员小尹终于在行李车上找到了车长曹薇,听完小尹的报告,她立即跟小尹去看望那寻短见的姑娘。她没有马上开口问话,只是用一条温水湿过的毛巾,帮姑娘擦去脸上的泪水。嗬,这原是一副多么俊俏的面孔!
“同志,你叫什么名字?”曹薇拉着姑娘的手问。
小尹说:“这是我们车长,有什么话你就说吧。有难处,我们帮你。”
一阵抽泣之后,姑娘终于吐露了苦衷。
她叫肖兰花,今年二十三岁,是韩峪煤矿的过磅员。韩峪煤矿地处吕梁山深处。这里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煤矿建在一个大山梁上,经过多年的开采,山是黑的,仅有的树是黑的,连韩水河水也是黑的。说来也怪,这深山老矿区,却生出许多漂亮姑娘。肖兰花就生在这“美女之乡”,爱她的小伙子少说有一二十个,可她一个也不喜欢。她的目标是在大城市里找一个对象,然后远离这深山矿区。这样的机会还真的来到了。一日,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来到矿区,说是来买煤的。他在矿销售科办理手续时,恰与在销售科闲串的肖兰花相遇。姑娘的美貌吸引住了小伙子的目光,小伙子的洒脱风度,也引来了姑娘的青睐。小伙子出门时,故意将一张五元人民币掉到地上,肖兰花连忙拾起追出门外。不出三句话,两人一见如故。小伙子说自己是省电视艺术中心的副导演,他觉得肖兰花有演员气质,可以在未来的电视剧中扮演角色。肖兰花自知好运到来,便与小伙子相约日后到省城会面。肖兰花不听父母劝阻,执意来到省城,“投奔”那位副导演。他们相见了。但他既不谈拍片,也不谈艺术,而是把她引到一个郊区小院里,和几个“哥们”将她轮奸了。肖兰花悔恨交加,痛不欲生。夜晚趁几个歹徒昏然入睡后,她逃出了虎穴狼窝。她觉得再无颜见父母,想到那些当初向她求爱的小伙子们也会幸灾乐祸,于是,她想一死了之……
小尹的眼圈红了,曹薇面孔冷峻,竭力遏制住自己的悲愤,过了好半天,才用温和的语气说:“兰花妹妹,心放宽些,不能这么糊里糊涂地死。那些坏蛋,逃不出人民的法网!”后边这句话,曹薇说得特别有力,像在对着大家演讲似的。她转过身对小尹说:“先带兰花同志去休息,要照顾好她。我过一会儿就去。”小尹为难地说:“车长,没有空铺位了。”“睡我的。”“您的不是让给李记者了吗?”
“我睡好了。”大家回头一看,李沐雨正站在门口,“刚才的事我都知道了,你们的对话我全听到了。小尹同志,快带兰花去休息。”
曹薇紧锁的双眉舒展了,长长的睫毛下,两颗美丽的眸子放出了光亮。
小尹和副车长护送着肖兰花走后,小小的乘务员室里,只留下李沐雨和曹薇。曹薇倒了两杯热水,一杯送到李沐雨面前,一杯留给自己。她的胸脯剧烈地起伏着。
……
写在前面 001
Part 1
把坚定的政治方向置于办报首位 005
往事悠悠 我心殷殷
——写在《法制日报》创刊三十五周年之际 010
闪光的足迹
——纪念《法制日报》经济部成立三十周年 016
功不可没 浓墨重彩
——为两位退休编辑而作 019
管窥蠡测说办刊 022
多一点严细 少一些粗糙 026
求新求快求效
——与《中华英才》编辑的谈话 028
勿忘重任 潜心耕耘 030
“发稿秘诀”与“投报所需”
——在《法制日报》通讯员新闻研修班上的讲话 033
抓住热点 办出特色
——致法制日报社编委郭宏鹏的一封信 040
陶然亭往事
——我与“半个法律人”曹进堂的故事 042
Part 2
唯实最值钱 057
争做打假斗士 059
何须大打出手 061
亲兄弟不可不勤算账 064
不要“开会迷” 067
应酬多与血脂高 069
拿什么唱歌 071
话说提高素质 074
新任省长的“三盆水” 077
最后一个“撤离者” 079
变味儿 081
有感于乌鸦喝啤酒 083
两个妈妈 085
警察来了 087
眼圈儿红了 089
小金库之大小 091
黄河之滨的儿女们
——吉县纪事 092
商海弄潮显风流 095
谱写梁山经济新篇章 097
Part 3
亲切的接见,难忘的采访
——回忆李鹏接见和接受采访的时刻 101
坚定的领导者 谆谆的引路人
——忆在肖扬同志领导下工作的日子 105
法治新闻的拓荒者
——深切缅怀庄重社长 111
善良与真实中的伟大
——缅怀诗人臧克家 114
好人做好事 自有好作品 119
说与写的思辨
——铁路警察王勇平印象 122
沉下去与浮上来的时日
——一位法制新闻记者的心路历程 126
迎着阳光前行
——记老兵吕文福的多彩人生 131
孜孜不倦的歌者
——记“神交者”曹进堂 135
心境澄明 诗章泉涌
——记诗人万学忠 141
Part 4
不叹光阴往前数 147
陶然亭 148
天坛行 149
天坛雨 150
冬日北海 151
前门大街 152
中轴线 153
曹霑故居 154
春惜 155
秋夕 156
三里河 157
古墙行 158
名亭园 159
老胡同 160
西堤 161
登景山 162
龙潭公园 163
龙潭中湖 164
龙潭西湖 165
莲石湖 166
青龙湖 167
雨后 168
大观园 169
首钢园 170
植物园 171
颐和园 172
颐和园夕照 173
玉渊樱花雨 174
秋色赋 175
风又起 176
岸边行 177
回晋阳 178
秋水 179
紫竹院 180
通惠河 181
园博园 182
巴沟山水园 183
翠湖曲 184
庆丰公园 185
Part 5
乔迁之后 189
列车就要到达终点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