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律文明史 第10卷 苏联法
0.00     定价 ¥ 1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40284
  • 作      者:
    王志华,等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志华,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翻译《我的父亲贝利亚》,合译《犯罪与刑罚哲学》《人格权法》;专著《中国近代证券法》《俄罗斯公司法》;勘校《中国商事习惯与商事立法理由书》。在《中外法学》《清华法学》《比较法学研究》和俄罗斯《国家与法》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焦应达,法学博士,内蒙古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兼任内蒙古大学监察官培训学院专职教师。研究领域为法律史学、民族法学。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并结项。出版专著《苏联法学教育研究》。在《理论探讨》《内蒙古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王海军,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教授,涉外法治研究院研究员,莫斯科大学访问学者(2015—2016年)。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上海市法学会法学翻译学会理事,河南大学中俄比较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罗斯法典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苏联法在传统上深受罗马日耳曼法影响,法典化和体系化特征明显,并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基础上构建法律体系。《苏联法》研究,重在苏联时期的法律制度,在时间上从俄国十月革命至苏联解体,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以及审判制度和检察制度、法学教育和重要法学家等。

以社会主义法为特征的苏联法,经历了社会主义法的探索、形成、变革和消亡阶段。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和苏维埃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战”后形成了以苏联法为核心的“苏维埃社会主义法系”,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后起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推翻旧制度建立新政权之后,依照苏联模式制定了各自的法典。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走上了移植苏联法之路,因此,苏联法对中国法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苏联法或苏维埃法及以苏联法为代表的苏维埃社会主义法系在20世纪曾经盛极一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虽然随着世纪末苏联的解体,苏维埃社会主义法系也不复存在,但其影响至今犹存。尤其是中国法。因此,将苏联法作为法律文明史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问题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层次清晰,其研究对象涵盖苏维埃制度存续期间的整体法律秩序,包括公法、私法、程序法以及司法制度和法学教育等,但在阐述这些基本法律制度之前首先对苏维埃法的渊源和传统进行了论述分析,而且最后还对苏维埃法的是非功过、利弊得失以及价值和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涉及社会主义法系在世界法律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如何看待和对待苏联法遗产,对于加深认识和理解现行中国法和俄罗斯法都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这也是本书的主要价值所在。 本书运用了已经发表的中外研究成果,其中援引大量的俄文原文文献资料,这利益于三位作者都能够熟练阅读俄文原文文献的知识背景。以丰富翔实的原文材料为基础,能够保障本书研究的内容真正落到实处。在本书引证的材料中,很多都是以前未曾在中文文献中发表过的新材料,这对于国内相关领域学界加深认识和理解苏联法无疑会大有助益。 本书成果能够严格遵守学术规范,阐述问题层次清晰,行文流畅,观点明确,引证充分,概念定义准确,名词术语使用规范,几位合作作者配合默契,各个篇章之间转承衔接自然,可以说是一部较为成功和质量较高的合作作品。
展开
目录

导 论

第一章 苏联法的传统

第二章 十月革命与苏联法

第三章 宪法

第四章 行政法

第五章 民法

第六章 经济法

第七章 刑法

第八章 诉讼法

第九章 审判制度

第十章 检察制度

第十一章 法学教育

第十二章 法学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