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证据·刑辩散思集.第五集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0232572
  • 出 版 社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潘金贵,1973年12月生,贵州省毕节市人,法学博士。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全国刑事证据法学专业论坛副主任、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刑事检察专业委员会理事、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研究基地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西南政法大学证据法学研究中心主任,《证据法学论丛》《证据法学译丛》《证据法学文丛》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和刑法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司法部、教育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数项,科研成果有数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作为兼职律师担任了国内多起有重大影响的刑事案件的辩护人,其执业水平在业内受到广泛好评,曾荣获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颁发的“律师刑事辩护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证据·刑辩散思集》第五集涵盖了刑事辩护领域的多个重要议题,包括轻刑案件的刑事辩护、刑事辩护理论新发展、控辩审冲突的反思与展望、涉外刑事案件中的境外证据审查、庭审实质化与证据调查、刑事辩护的理念与技术、证据属性的理论探讨、网络犯罪辩护难点、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证据属性理论工具的重要性以及职务犯罪监察证据规则等。每讲由相关领域专家主讲,内容涉及刑事辩护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了当前刑事司法领域的热点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展开
精彩书摘
  01 轻刑案件的刑事辩护
  主讲人:孙道萃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副教授、学术部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主持人:潘金贵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西南政法大学证据法学研究中心主任
  嘉宾:王彪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东海 重庆市两江地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法学博士
  杨初 河南韬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副主任
  时间:2024年3月19日19: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敬业楼3031会议室
  潘金贵:今天是西南政法大学证据法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证据刑辩讲堂第五十八讲,也是今年的第一讲。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援助研究院学术部主任孙道萃教授来给大家主讲关于轻刑案件的刑事辩护问题。
  随着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司法实践中重刑案件占比越来越低,呈现出所谓的“二八定律”,即重刑案件只占20%左右,而80%左右的案件是轻刑案件。《刑法》修改时把以前一些属于治安处罚范畴的轻微违法行为纳入其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犯罪圈,也就是说刑法要规制的对象越来越多,这种轻刑化的治理方式给刑事辩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些案件好像并不严重,但是不打击也不行。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推行,怎样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值得深入研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一个刑法刑诉交叉的司法制度,值得我们关注,所以今天的讲座主题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与谈嘉宾,第一位是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王彪副教授,第二位是重庆市两江地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东海博士,第三位是河南韬涵律师事务所的副主任、合伙人杨初律师。
  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道萃教授。
  孙道萃:非常感谢潘老师,感谢西政,感谢各位与谈嘉宾,也感谢同学们,感谢各位拨冗过来听我们唠叨一下这个当前比较热点的话题。
  在讲这个话题之前,可能有一个小前提需要商榷。不是每个人都认同我们已经进入了轻刑化时代,因为我们对“轻刑”的理解是不一样的。通常认为,法定刑在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是轻刑,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轻刑有纯正和不纯正之分,有一些“重刑”最后量刑在三年以下,也是轻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轻刑的体量是很大的。
  2019年最高检的工作报告非常清晰地描述了从2009年到2019年这十年以来,我国犯罪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简单来说,就是重刑案件在减少,轻微犯罪案件在增加。
  近现代刑法关注的重点是重刑案件,特别是以自然犯为主。我国1997年《刑法》的规制中也是重刑结构,而且三年以上的法定刑配置是很多的。正因为这种背景,所以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犯罪结构变化对整个刑事法的影响。而刑事辩护只是刑事法运作这个流程当中的一小环,甚至可以说是末端、是业务端,可能它的反应最急促、最敏感、也最强烈,因为它涉及商业活动,涉及市场的流变。就这一话题,我选了几个自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和大家简单地探讨一下。
  一是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审视我们很熟悉的重刑结构下的理论体系、立法规则、司法套路,甚至是一些习惯。它们可能正在发生变化,有的可能没有用了,有的可能不是非常有效。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在轻微犯罪案件增多或者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之后,到底发生了哪些微变量,以及这些微变量之后哪些有大变量。这是去做动态的、有一定实质观察的合理判断、预测和评估的前提。在犯罪结构发生变化之后,刑事辩护中最主要的几个问题,包括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当这几个问题发生碰撞,结果让大家非常关切。
  ……
展开
目录
01 轻刑案件的刑事辩护
主讲人:孙道萃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副教授、学术部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时间:2024年3月19日 001

02 以刑事辩护理论新发展推进法治现代化
主讲人:冀祥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时间:2024年4月21日 026

03 控辩审冲突:反思与展望
主讲人:刘卫东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冠衡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赵春雨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律师协会刑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盈科全国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
阚吉峰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山东求新律师事务所主任、山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
时间:2024年5月17日 039

04 涉外刑事案件中境外证据的审查运用——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为主要视角
主讲人:冯俊伟 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间:2024年6月3日 070

05 庭审实质化与证据调查
主讲人:万毅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理工大学司法研究院院长
时间:2024年6月17日 104

06 刑事辩护的理念、技术与情怀
主讲人:常铮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第十一届北京市律师协会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张旭华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伍志锐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广西锐嘉弘律师事务所主任;广西律协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时间:2024年6月23日 130

07 证据属性——三性、两力与中式结构属性三分法
主讲人:郑飞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时间:2024年9月27日 152

08 网络犯罪辩护的难点和要点
主讲人:王兆峰 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合规委员会副主任
刘卫东 北京市冠衡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律师协会第十届、第十一届副会长
何峰 上海中联律师事务所全国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重庆市律师协会刑民交叉专业委员会主任,重庆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时间:2024年10月18日 183

09 关于刑事诉讼法的第四次修改
主讲人:樊崇义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名誉院长,“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时间:2024年10月20日 207

10“证据属性”理论工具真的重要吗?
主讲人:罗维鹏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间:2024年11月6日 219

11 我国职务犯罪监察证据规则的体系及展开
主讲人:吉冠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务委员
时间:2024年12月11日 24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