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自我的疆域:人格论九讲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9958195
  • 作      者:
    [日]渡边和子
  • 译      者:
    周志燕
  • 出 版 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成为能选择未来之善而非一时之善的人,成为能选择人格之善而非顷刻之善的人,成为能选择利他之善而非利己之善的人。 你可能觉得你曾有过两颗心完全重合的瞬间,这样的瞬间让你觉得非常幸福,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边重视人格与人格交汇的部分,边互相尊重对方独自拥有的部分。 当一个人在金钱上自由、拥有很多闲暇、拥有精神上的独立和自己的名字,并作为既不是妻子也不是母亲的独立女性活出自我时,她肯定活得生机勃勃。
展开
作者简介
渡边和子,百万级畅销书作者,其作品曾力压“村上春树作品”和“海贼王系列”,荣登日本名。
“日日是好日”系列是渡边和子“心美好时”风格代表作品,曾温暖、治愈了无数读者,在日本乃至全亚洲广受欢迎。
主要著作:《366天,爱与鼓励的话》、《幸福的所在》、《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于1965年开始使用、沿用了近四十年的圣母清心女子大学“人格论”讲义,渡边和子结合自身体验讲述“作为人格,该如何生活”“人活着应重视什么”等内容。如何超越性别、作为一个无可替代的人格生活,如何在仅此一次的人生中活出自我,如何珍爱自己,这些是贯穿“人格论”的内容。同时渡边和子分享了女性的成熟与自我意识的扩大:这是一种走出属于自己的狭小世界,对“自己以外的人或物”感兴趣的能力。这是一本探讨追寻自我,扩大自我的疆域的女性之书。
展开
精彩书摘
从今天开始,我将为大家讲授“人格论”。在课堂上,希望大家重视两点:礼仪与名字。由于这两者与人格论并非没有关系,所以请允许我简单讲一下。大家在听完后,如果能明白我们的人格论课程不仅仅是能获得分数和学分的课程,我将十分高兴。
礼仪:不仅是一种限制
正确的行礼方式,是先低头,再抬头。如果不这么做,我就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行礼了。可能有人会嘀咕:“不过是行个礼,至于这么严格吗?”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连行礼都不会的话,就更别说做其他事了。因为行礼的礼仪是当下正在消失的东西,所以我特别重视这一点。
虽然在现在看来,礼仪已是过时的东西,但我本人十分重视礼仪。因为我觉得礼仪与人性有很深的联系。我觉得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两个自己。在我们的心中,觉得“这么做更好”的自己和觉得“这么做太麻烦”的自己,觉得“不可以这么做”的自己和觉得“这么做无所谓”并最后做了的自己,经常纠缠在一起。既有觉得“不可以这么做”或觉得“必须这么做”的自己获胜的时候,也有因觉得麻烦而不做或觉得无所谓并做了的自己获胜的时候。如果要问在这之后是什么感受,我的回答是,大多数时候,即使觉得麻烦也去做的自己,比因觉得麻烦而不去做的自己更像自己。我想,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能表现出应有姿态的自己,和被各种欲望、需求所驱使的自己吧!
对人而言,欲望是根深蒂固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它。但是,当欲望变成层次极低的欲望时,当原来的自己败给欲望时,我们不会有任何进步。久而久之,我们便会与猫、狗无异,便会变成想吃的时候吃、想睡的时候睡、想玩的时候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无能之人。可以说,让自己不做自己想做之事的人,以及劝自己做自己不想做之事的人,都是拥有自主性的人,都是拥有“我是自己的主人”的强大心理的人。
我觉得,生而为人的趣味存在于各种欲望、梦想、理想和现实的互相克制、互相纠缠之中。不过,败给欲望的自己,很无趣。礼仪之所以作为人性的一大表现而备受重视,是因为它很多时候都要求我们控制自己。即使觉得麻烦也让自己站起来,即使觉得麻烦也把手从口袋中拿出来,即使觉得麻烦也让自己和人打招呼。只要想讲礼仪,这种自己与自己的斗争就非常常见。
过去的修道院里,修女们必须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行动。比如:听到第一次钟响,起床;钟声再次响起,进教堂;钟声第三次响起,吃饭;钟声第四次响起,转到下个任务;等等。之所以说过去的修道院如何如何,是因为如今的修道院生活已变得非常自由,除了礼拜堂的钟声以外,再没有别的钟声。而我刚进修道院的时候,也就是距今30年前,修道院有很严格的戒律。钟声响起后,无论你正在看多么想看的书,你也必须合上书本,去你应该去的地方。再比如,你正在写信,写“木”字时才写到撇,这时钟声响了,你必须马上放下笔,去应该去的地方。这种训练,对于当时的我而言非常痛苦,但今天再回头看,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钟声响起后,即使你觉得明明再读一行或读完这一页便能了解文章大意,即使某个字刚写到一半,你也必须立马停止。得益于这个规定,我拥有了自己劝说自己的机会。虽然我的这个经历有些过时,但我觉得其体现的原则在当下依然通用。因为它与时代无关,是一种让我们在该做什么时便做什么的训练。
在限制中,生活还是有更好的可能。
名字:自我同一性
除了需要重视礼仪外,我们还需重视自己的名字。
过去,我不是很喜欢自己的名字,有时甚至会想:“要是父母帮我取一个更漂亮的名字,比如‘小百合’之类的,不是更适合我吗?”但是,现在我喜欢上了自己的名字。某研究证明,人是否喜欢自己的名字与他是否接纳自己有关系。非常讨厌自己的人,也无法喜欢上自己的名字。遗憾的是,我们的名字都不是自己取的,自己无法更改。所以,我们必须爱上自己的名字。
P3-5
展开
目录
第一讲 在上课之前
第二讲 人格
第三讲 人格与人格性
第四讲 关于理解人类
第五讲 爱
第六讲 人的尊贵
第七讲 人格性的特征
第八讲 精神洁净
第九讲 成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