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仅值得过,还值得过得更好。
“交界译丛”继《虚无主义》《犬儒主义》
再度聚焦哲学
★实用主义不是“有用主义”,更是统领哲学思考的世界观
从皮尔士到詹姆斯,从杜威到当代认知科学的生态取向
本书以问题为中心,呈现实用主义发展脉络,揭露实用主义本质
真理如何“发生”?
知识为何不能脱离社会、文化与历史?
个体如何在互动中“生成”自己?
拨开迷雾,理解哲学如何回应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挑战。
★“如何思考”的古老命题,写给当下时代的哲学回应
面对知识碎片化、真理相对化、理性边界模糊的今天,
我们究竟如何思考?
从经验出发,如何建立对现实世界可信、可操作的理解?
在不确定中如何做出判断、承担责任?
实用主义不提供“万能答案”,但它教我们如何在真实世界中行动与前行。
★《虚无主义》《犬儒主义》后,“交界译丛”又一力作
遴选自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基本知识系列丛书
汇集各领域专家,专为大众读者写作,深入解读与日常息息相关的专业议题。
大字反色插页,随文提示核心要点,警句频现。
点亮思路、涤荡精神,在大家的思想中寻找自己的答案。
实用主义是美国本土哲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想运动,持续影响超过一个世纪。与其他哲学学派不同,实用主义不仅限于哲学领域,还深入到宗教、政治、科学和文化等多个领域。在这篇简洁且富有吸引力的概述中,约翰·R.舒克描述了实用主义的起源、核心概念以及其持续的全球相关性和吸引力。舒克重点介绍了实用主义的开创者——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威廉·詹姆斯、约翰·杜威和乔治·赫伯特·米德——以及当代实用主义者,并解释了实用主义如何看待现实、知识和心智活动。此外,由于实用主义对多个领域的深远影响,舒克还展示了它如何协调现实、真理、知识与认知、能动性、社会性、人性和人格等方面的观点。
实用主义:一个体系
这本书解释了实用主义关于实在、真理、知识、科学、心智、社会和文化的核心观念。在此过程中,该书将实用主义与相对立的世界观原则进行了比较,最终引出了实用主义关于社会心理学、生态心智和哲学人类学的理论。我们必须停在这里。然而,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探索诸如美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科技、教育和宗教等规范性领域的实用主义路径。
在实用主义中,得到最多关注的是其主要代表人物: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1839—1914)、威廉·詹姆斯(1842—1910)、约翰·杜威(1859—1952)和乔治·赫伯特·米德(1863—1931)。指望仅从其创始人那里得到实用主义的最佳版本是不切实际的。当代实用主义在许多章节中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实用主义创始人的关键原则与后来的科学和学术进步是一致的,并得到了后者的确认。
从创始人那一代到现在,经过更新的版本已经让实用主义焕发了新的活力,有些被称为“新实用主义”(neo-pragmatism)或者“新的实用主义”(new pragmatism)。就在皮尔士1914年去世后的几年,米德在芝加哥大学的同事查尔斯·莫里斯,便以对詹姆斯、杜威以及皮尔士的敬仰之情,宣布了他的“新实用主义”。从那时起,就一直存在着“新”实用主义,名虽各异,其精神却始终如一。
许多思想家在对实用主义传统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却实际上重新发现了实用主义。另一些人出于对其创始人理念的片面记忆,以及被反对派哲学扭曲后而流传下来的误解,而否认“实用主义”。实用主义作为一种长青的哲学理念得以延续,是以原则为基础,而非以个性为基础的。这种开放性是实用主义的特征。在此,没有深奥的论述、模糊的教义或者虔诚的门徒。只要一种哲学思想欣赏生命的历史偶然性和理智的生产力,那么它实际上就变得像实用主义了。
实用主义并不像其他以“主义”为标签的特定论点或者意识形态,例如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或者政治中的“保守主义”。实用主义的“主义”代表的是一种体系性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为哲学的主要领域提供了凝聚性的原则和宗旨。实用主义有关实在、真理、知识和认知(这些涉及形而上学、逻辑学、认识论和心智哲学的话题)的观点,与其对道德、正义、美和一般性价值(这些涉及伦理学、政治学、美学和价值学的话题)的处理方式是相互协调的。
因此,实用主义可以为关于人性、语言、文化、艺术、社会组织、宗教、政府、法律、教育、数学、科学、技术以及生活中任何事业的理论提供建议和批评。与大多数哲学思想流派不同,实用主义可以应用于所有人文和学术的领域,许多学科的进步也反过来为实用主义做出了贡献。篇幅有限,本书无法对美学、伦理学、政治学、文化研究、科学与技术哲学以及宗教哲学中的实用主义理论进行全面的考察,尽管最后的章节勾勒出了这些贡献的原则性基础。
必须再次强调,实用主义有一个体系。本书并不是对各个具有代表性的实用主义者进行注解性考察的陈词滥调,也不会把实用主义当作一个只有家族相似性的反叛观念的集合来对待。毫无疑问,每一位实用主义者都值得深入研究,他们之间的差异与他们之间的共识一样重要。已有许多作品探讨了他们独特观点之间的分歧。评注者们试图发现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的实用主义——甚至是在同一个实用主义者的著作中。
前言
第一章 实用主义:一个新确认观念的旧名称
第二章 实用主义准则
第三章 永恒与无常
第四章 语境和实在
第五章 后果中的真
第六章 存有与思维
第七章 实用主义与认识论
第八章 交互的知识
第九章 生态学的心智
第十章 社会、自我和心智
第十一章 文化和人格
致谢
词汇表
注释
延伸阅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