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告别内耗 反内耗心理学重塑内心告别社恐高敏感自卑焦虑静心修心
0.00     定价 ¥ 5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6839317
  • 作      者:
    黄珂
  • 出 版 社 :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直击现代人心灵困境的实用指南。它犹如一盏心灵灯塔,引领迷航者穿越内心的迷雾与纷扰。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精神内耗的千变万化,又从古典智慧与现代心理学中汲取灵感,锻造出一把把破解内耗迷局的锁钥。


展开
作者简介

黄珂,心理咨询师,作家。一个温暖且有力量的心灵陪伴者。从事文字工作和心理疗愈工作多年,长期关注身心灵自我成长。她认为一个人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管理好自己的人生。她提出的观点、思想和方法曾帮助众多读者走出心灵的泥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动力和方向。

展开
内容介绍

书中通过丰富的生活案例,深入剖析了精神内耗的根源与表现,从家庭关系、社交互动、心理健康、职场挑战到亲密关系等多个维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为读者铺设了一条通往自我救赎与心灵自由的道路。本书旨在帮助读者识别并摆脱那些无形的内心枷锁,重拾自信与平静。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读者可以在字里行间找到力量,勇敢地告别内耗,去拥抱生命的无限可能。


展开
精彩书摘
告别内耗
1.内耗型人格的爱是畸形的
“内耗型人格”在心理学上属于悲观的人格,内耗型人格的人总是喜欢胡思乱想,过度解读别人的话语、猜疑别人的想法。他们还经常处于内心的矛盾状态当中,自我纠结一些根本无法改变或无所谓的事情,内心思虑过多,总是习惯自我否定。如此,消耗了大量的心理能量后,他们很容易产生持续的心理疲劳,进而陷入消极情绪的旋涡。这使得内耗型人格的人在亲密关系中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猜疑”与“疲惫”
在又一次大吵之后,赵旭与相恋两年的女友小梦分手了。两年前,赵旭与小梦相识于大学校园,一开始他们也是形影不离,毫无保留地相爱。但是,直到小梦开始逐渐地在这段感情中,表现出内耗型人格的特质,他们的感情开始变得不稳定。
小梦非常缺乏安全感,常常焦虑和猜疑赵旭是否足够爱自己,她希望赵旭能够对自己一直保持最初的热情,用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爱自己。赵旭一开始也尽量满足小梦的要求,时时向她报备自己的情况,让她保有安全感。
可是久而久之,他们的相处也变得僵硬起来。尤其后来小梦的情况变本加厉,她开始无法在感情里信任赵旭,越发加大了对赵旭的控制,只要收不到赵旭秒回的信息,就开始新一轮的怀疑。时间长了,小梦的控制和赵旭的退让在这段关系里形成了恶性循环,这让赵旭疲惫不堪。
就这样,在猜忌、争吵和不断内耗中,两个人最终不欢而散。
“过度索求”成为一种心理压力
上述故事中的小梦有非常明显的内耗型人格的特质,她的内心矛盾,常常焦虑不安,对伴侣有着过度的依赖,极易陷入负面的情绪。这些其实并不是她故意为之,只是内耗型人格的人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所以,小梦在恋爱中非常希望赵旭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向自己表达爱和证明爱。但是小梦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表达爱的差异,以及对方真正的情感需求。
在亲密关系里,“过度索求”给自己也给对方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使双方都疲惫不堪。即使两个人再相爱,但他们在感情中存在的争吵、不理解和相互折磨也会逐渐消磨彼此的爱意,分开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内耗型人格的基本特点
控制欲很强
这样的人在家里控制欲极强,通常不接受他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意见产生分歧,他们希望包括家居风格、吃饭口味这样的小事也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他们的内心往往自私而傲慢,渴望控制别人,可是他们越是用尽全力地控制,别人越是想要逃离。
极度敏感
这样的人,哪怕只是听见别人说了一句很平常的话,也能引起他们无数的猜测和臆想。他们可能因为随便的一句话就能生气,然后在家中吵个不停,有时甚至会将好多年前的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拿出来当作吵架的理由。这样的人不仅自己活得很累,也常常让家庭氛围变得紧张,让身边的人都感到很疲惫。
负能量爆棚
这样的人遇到一点小事就像天要塌了一样,总是将事情往坏处想,或是将自己代入受害者的角色,总觉得自己受了最多的委屈,然后怨天尤人。他们每天负能量爆棚,长期与这样的人相处的人,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变得悲观和负面。
如何破局
如何破除与内耗型人格相处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下有几个可供参考的方法:
1.建立良好的沟通: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双方要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尽量做到坦诚相待。
2.尊重对方:尊重是建立一段健康关系的基础,只有互相尊重对方的个性差异,互相鼓励、支持,才能共同走下去。
3.培养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兴趣可以增加两个人的情感共鸣,能够减少感情中的内耗和矛盾。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内耗型家人
1.内耗型人格的爱是畸形的
2.当孩子有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妈妈
3.在外对谁都好,回家就戾气很重的爸爸
4.看到“别人家孩子优秀”就焦虑的妈妈
5.遇事就互相埋怨、指责、撕扯的家人
第二章 内耗型社交
1.容易内耗的高度敏感人格,活得有多累
2.宁愿委屈内耗自己,也不愿拒绝别人
3.请对方帮忙的话,憋在心里说不出去
4.被误会,犹豫着要不要为自己解释
5.参加饭局,不说话怕不合群,但又不知道说什么
第三章 心理内耗
1.间歇性踌躇满志,又持续性颓废到底
2.精神内耗的人总把事情往最坏的方向想
3.出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自己有问题
4.总是沉浸在后悔中无法自拔
5.反刍思维:深夜里辗转反侧,回放日间的不如意
第四章 工作中的隐形内耗
1.在电梯里偶遇领导,开始疯狂找话题
2.工作群里发消息,总怕出错
3.在公司干了很久,想涨工资又不好开口
4.冗长而复杂的流程,在协调和沟通中耗费大量精力
5.加班到感动自己,总觉得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第五章 破坏战斗力的团队内耗
1.分工不明时,团队成员互相扯皮
2.为了个人利益明争暗斗,钩心斗角
3.小道消息流行,当说不说,背后乱说
4.不放权,不信任,根本没有办法放开手脚工作
第六章 亲密关系中的内耗
1.面对喜欢的人,不敢表白又怕错过
2.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却又怪恋人不懂自己
3.信息没及时回,怀疑对方不爱自己了
4.感觉自己付出很多,对方却不领情
5.想分手又舍不得,在爱与不爱之间徘徊
第七章 犹豫纠结式内耗
1.选择困难症的艰难选择:今天吃什么
2.总想做出最优选择,陷入完美主义内耗
3.工作不开心,每天都在纠结要不要辞职
4.发朋友圈分享喜悦,又怕被嫌弃炫耀
5.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
第八章 自卑式内耗
1.因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陷入无休止的自我怀疑
2.遇事总是替别人考虑,生怕麻烦别人
3.每次被夸,都觉得“我不配”
4.因为别人一句批评,而认为自己“毫无价值”
第九章 一边拖延,一边内耗
1.一边拖延,一边不断责怪自己“不要这样”
2.一边渴望证明自己,一边担心失败而不肯开始
3.潜意识里,有一种拖延是在恐惧成功
4.一直活在幻想中,迟迟不愿行动
第十章 压力下的内耗
1.毕业了,越面试越迷茫
2.到了30岁,发现身边的人都比自己“牛”
3.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无奈又迷茫
4.宁可憋出内伤,也不肯说出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