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精神病学还不完全称得上一门真正的科学,它包含了从社会学到生物化学的一系列学科,这些学科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让外行人很难了解各学科真实的意图,想表达的观点及其依据是什么。
在本书中,作者再次对四种不同的精神障碍模型进行解读,你会发现:每个模型都有自己的主张,并有其充分的依据。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富有同理心的笔触对其进行了深度分析,并逐一分解,在肯定了每种模型的优势的同时,道出了每种模型的不足,而后在共轭模型的实践中重建了它们。
案例之疑病症和抑郁症
上述焦虑的主妇是一个广场恐惧症患者,反映了一个很清晰的行为相关问题,被认为是非常适用认知行为模型的病症。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更复杂的案例,抑郁症和疑病症(健康焦虑)是其突出特征。
病史——主诉
患者为29岁女性,是一家银行的高级秘书。她是由全科医生转介给精神科医生的,原因是伴随着对身体健康的过度关注,反复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在转介情况中有一部分内容是这么描述的:“她经常在晚上打电话让我出诊,或者半夜把我叫到急诊科,以确认她是否心脏病发作了。尽管我向她保证,所有的检查都很正常,她没有任何心脏病的迹象,但她还是不相信我。我对她很失望,她对我也很失望。她最近变得更抑郁了,说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现在特别担心,因为她威胁说,如果她的麻烦没有结束的希望,她就会选择自杀。”
解释:她认为自己心脏病发作的错误想法,因为没有得到主治医生任何有效的解释而加强。她变得抑郁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既往病史
这要回到9个月前,忙碌了一天之后的患者回到家中休息时突发心悸和出汗的症状。当时,她感觉自己快要死了,她认为自己可能是心脏病发作了。医生不到半小时就来了,这时她的病已经好了。毫无意外,医生给她做了检查,并没有发现重要的问题,她也相信了医生的话。
4天后,她在银行办公室文字处理机前工作时再次发作。
同上次一样,出现了心悸和出汗的症状。大约5分钟后,她开始觉得自己要崩溃了,她相信上次一定是医生搞错了,她肯定是心脏病发作了。她的同事见她这样,也认为她有严重的健康问题。一个护士查看了她的情况后迅速地将她送到了当地的急诊室。她接受了科室几位医生的建议,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发现她的心脏有杂音后,医生建议她去心内科再做进一步的检查。
解释:尽管目前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病理原因,但是她的同事和职业健康护士的做法加深了她对自己患有心脏病的怀疑,这更让她坚定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进展
通过检查证实她并没有明显的心脏病变,这让她再次感到放心。后来,她又坚定地认为一定是医生搞错了,因为她一周发作了4次,她永远无法预测自己会在何时发作。当她的家庭医生告诉她,她的情况可能与压力有关时,她感到很生气。她清楚地描述了这些症状是如何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发生的,甚至通常发生在她坐在椅子上最放松的时候。最近,她的下肋骨处也出现疼痛,这让她更加确信自己有心脏病的想法。
解释:她的症状没有得到任何合理的解释之前,有人将此和“压力”联系在一起,让她难以接受,因为在她看来这与她的症状没有任何联系。所以,当她发现肋骨疼痛时,便找到了一种与患有心脏病更合理的联系,从而加强了她对自己患有心脏病的念头。
初步治疗
全科医生建议她去做心理咨询,被她愤怒地拒绝了,她坚持认为她持续的问题并不是心理问题。她的发作仍在持续,她变得沮丧而抑郁,看不到未来,她开始觉得活下去毫无意义,有时甚至不介意自己死于某一次发作,至少在她看来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因为频繁咨询她的全科医生,她开始对此感到内疚。当她对医生说,她正在成为医生工作中的负担,如果她死了可能会更好时,医生惊慌失措,并说服她转介到精神科医生那里。
解释:她现在变得非常抑郁,并且再次表现出对自己症状的误解,而这些症状是可以由认知行为模型预测出来的。现在是时候积极地利用这个模型改变她的想法和行为了。
运用认知模型治疗
为了说明该模型在实际操作中的作用,我会逐字记录认知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互动。她走进诊室,看起来很痛苦和阴郁,很明显她很抑郁。
患者:很抱歉打扰你,但我的医生坚持要我来。但你会像其他人一样,发现我根本没有什么毛病,然后跟我说我没事。反正我也不值得你们帮助。
治疗师:如果你不值得帮助,为何你的医生还把你转介过来?
患者:他不过是想脱手罢了。我的朋友们也是一样。他们都不想理我了,我真的很讨厌。他们只想让我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
治疗师:是什么让你这么想的?
患者:他们都不跟我一起走,除非必要他们都不跟我说话。我想他们知道我得了绝症,和我在一起时会让他们觉得尴尬。
治疗师:是什么让你感觉你得了绝症?
患者:我总是间歇性的心悸和出汗,我知道我是心脏病犯了,但是没有一个人相信我。
治疗师: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但是我是否可以和你确认一下有没有其他可能引起心悸和出汗,如果你有个双胞胎妹妹,她来找你说她有心悸和出汗症状,除了心脏病发作之外,你觉得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患者:嗯,我是有个妹妹,她有时也会间歇性地出汗和心悸,但她有糖尿病。
治疗师:好的,我同意,糖尿病是一种可能,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患者:我想我儿子在看电视播放他最喜欢的球队莱切斯特城队的比赛时会这样,当球队丢球的时候,他就非常激动,好像到了世界末日一样。
治疗师:所以看比赛的压力感会导致这些症状?
患者:是的,我叔叔罗恩以前也会心悸。他在矿井里工作,得了肺病,好像是肺炎什么的。
治疗师:嗯,现在有很多可能性了。那么,我能请你帮我做个练习吗?如果把你放在我的位置,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会有100个患者找你,他们都有心悸和出汗的症状。有些人可能患有糖尿病,有些人可能患有心脏病,有些人可能处于压力状态中,有些人可能有过敏反应。根据你的经验,他们的症状都有可能是什么引起的?
患者:好的,当然我肯定不是专家。
治疗师:那你能帮我猜一下每一组可能的数字吧,就从最常见的开始。(治疗师画了一个图,显示了大致的分布比例,见图3.3。)
备注:让患者诊断,在100个转诊到诊所的病人中,可能导致心悸和出汗的原因。
治疗师:我们现在有结果了,我大受鼓舞。因为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心悸和出汗的人可能患有心脏病,所以当他们进来时,我要做的事情比我想象的要少得多。
最后,治疗师以问题的成因结束了谈话,而这个问题的成因有可能被患者复制并带回家,以强化她在第一次面谈中取得的进展。当然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患者带入她最近非常担心自己健康的那段体验中,一旦确定是哪段体验影响了她的症状,就需要注意发生的具体日期、确切时间、当时的情形和发生的事情。接下来的对话,有可能是这样的:
患者:我刚刚下班回到我空荡荡的家,当时正在为新来的经理似乎没有意识到我最近在工作中的努力和付出感到焦虑。在泡茶时,我注意到自己开始出汗,我感觉害怕,我当时的念头是:“哦,不,又要来了。”我检查了我的脉搏,的确比平时要快,我以为自己又要心悸了。穿过厨房时看见镜子里的自己面色发灰,我更加焦虑了,感觉自己的心脏病马上发作了。
治疗师: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心脏病发作意味着什么?
患者:就好像我会死得很惨。
治疗师:那一刻你脑子里有什么画面出现吗?
患者:是的,我的葬礼。
治疗师:那你看到了什么?
患者:棺材被放入地下,而且周围几乎没有什么人。
治疗师:为什么没有什么人呢?
患者:因为我还没有机会找到那个对的人,我知道我的前任不会在那里。
治疗师:死亡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患者:我就不再活着了,或者也没有孩子了,或无法看着他们长大。
治疗师:所以,当你感觉自己心脏病要发作时,困扰你的不仅仅是对心脏病发作的恐惧,还有很多你在生活中想做还没有完成的事。我们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可能还有患者完成的当她出现这些症状时的详细日记,以及她在此之前或之后出现的相关想法,但以上部分才是关键。
想要了解认知行为模型和其他模型之间的根本区别,要仔细研究上述案例中的对话。你会注意到,在访谈过程中,患者和治疗师之间的互动发生了变化。一开始,患者期望找到治疗师提出的毫无意义的问题的答案,或者她企图将这一切与那些向她做出她的身体没有问题的空洞的(她认为是)保证联系起来。在访谈结束的时候,她却说服治疗师大多数人(但可能还不是她自己)的心悸和出汗症状,可能不是心脏病发作引起的。
这种交互在使用认知行为模型治疗中是非常常见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基于经验的临床干预例子(Salkovskis,2002),即温柔地探索病人(和治疗师)的看法,逐渐将他们引向更常见的认识。在后续的治疗部分,我们将使用相同的方法探索患者抑郁症的症状,因为这些症状已经对患者的问题产生了影响。
在进一步的讨论中,患者在描述医生的态度时重复了同样的消极思路。医生对她身体健康没有严重问题的诊断与她自认为的身体状况产生了矛盾。“他一直说没什么问题,”她强调说,“但我知道自己的感受。当我感觉很糟糕的时候,我就会发作,以前从来没有发作过,所以很明显是出了某方面问题的。”这使得她在抑郁的想法中愈走愈远,从而把医生对她身体健康的诊断理解为对方想把她从治疗名单中剔除,因为她认为自己正在成为一个累赘。
起初,她把误诊归咎于医生,后来她责怪自己,其中一个原因是,随着她变得越来越沮丧,她的惊恐发作消失了。
因此,她认识到自己在发作期间的症状可能没有她最初想象的那么“真实”,也许她真的要为打扰医生而受到指责。在处理抑郁症状时,治疗师也可能会采用某种形式的行为疗法。从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患严重抑郁症的那个时代开始,人们已经认识到积极的行为活动有助于缓解症状,如今这种方式已被正式命名为行为激活疗法(Behavioral Activation Therapy),并且是已经被证明了的有效方法(Ekers 等,2011)
译者序
推荐序 和而不同的努力
第一版前言
第六版前言
序一 一个医学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序二 为什么加剧两极分化
第一章 疾病模型
什么是疾病
疾病识别阶段
疾病模型设定界限
基于疾病模型的医生态度
强制治疗
疾病模型的辩护
第二章 精神动力学模型
心理治疗有效吗
精神动力学模型的基础
精神动力学模型原理与实践的结合
精神动力学模型的变化
依恋理论与经验的结合
精神动力学在实践中会发生什么
一个有用的总结
第三章 认知行为模型
认知行为模型和其他模型的区别
认知行为模型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将行为主义从实验室推向临床
认知行为模型的核心原则
检验模型
基于正念的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模型在临床中的实践应用
认知行为模型的其他应用
对认知行为模型的批评及其辩驳
让患者获得掌控感
第四章 社会模型
生活事件、社会力量和内源性疾病
识别导致精神疾病的社会原因
社会模型的实践
用社会模型分析精神疾病的病因和症状
在逆境中进行调整
应对社会异常行为的社会政治模型
用社会模型逆转诊断实践
社会模型的其他应用
总结
第五章 共轭模型
痛苦和障碍的程度
精神障碍的发展阶段
其他模型的不足
分级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看待患者
共病及人格障碍
结论
术语表
关于作者
关于译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