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焦虑的狂欢:当下社会的集体不安与救赎
0.00     定价 ¥ 69.9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0338972
  • 作      者:
    [瑞典]罗兰·保尔森(Roland Paulsen)
  • 译      者:
    马博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学业、工作、未来、健康、人际关系、不确定性以及激烈的竞争…… 当今社会,似乎人人都会因各种原因而深陷焦虑,无法自拔? 如果你也感到迷茫、不安,或是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那么这本书将为你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帮助你理解焦虑的本质,并找到与之共处的方式,重新回归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展开
作者简介
罗兰·保尔森
瑞典隆德大学社会学副教授,专注于工作、心理健康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他的研究以深刻的洞察力和人文关怀著称,曾多次获得学术奖项,并在国际媒体上发表关于现代社会心理问题的评论。
《焦虑的狂欢》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讨论。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挣扎与希望。
展开
内容介绍
《焦虑的狂欢》深入探讨了现代社会的焦虑根源,从个人心理到社会结构,从文化现象到经济压力,揭示了我们为何如此焦虑,以及如何在这种不安中找到自我救赎的可能。这本书不仅是对焦虑现象的深刻剖析,更是一份关于如何在不确定时代中保持内心平衡的指南。
展开
精彩书摘
通往思考的窗口
伊索曾创作了这样一则寓言:三位希腊神话中的神举办了一场艺术比赛。波塞冬创造了一头公牛,雅典娜创造了一座房子,宙斯创造了一个人。他们选择了讽刺大师摩摩斯作为裁判。然而,所有的作品都被摩摩斯嘲笑了一番:他说公牛的眼睛位置有问题,它们应该在牛角的正下方,这样公牛才能看到它撞到了什么地方;接着他又说,雅典娜的房子建得很糟糕,因为它没有轮子,无法随人一起搬迁;最后,他觉得宙斯创造的人类可以隐藏自己的想法,他们胸口没有可以让所有人都看进去并了解其内心想法的窗口。宙斯嫌弃摩摩斯挑剔太多,把他从奥林匹斯山扔了出去。
在最古老的记录伊索寓言的书籍中,摩摩斯没有解释为什么他想一窥人的内心,留给阅读者想象的空间。在一个晚期古董版本的伊索寓言中记载着,摩摩斯希望能更轻松地分辨出一个人是否在撒谎,这是一个很好的解释。对于为什么要打开人类思考的窗口,我们也可以联想到很多其他的原因,但至少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容忽略:这样的窗口可以帮助人们减少孤独感。
我们总是低估他人的不幸,这是一个有事实依据的现象。在研究中,参与者首先描述自己的问题,然后评估他人的问题,结论很明显:我们总是相信别人比我们活得更轻松,无论对陌生人还是对熟悉的人都是如此。我们越低估别人的不幸,自己就越容易陷入不幸;一旦我们认为别人更快乐,我们就会变得更焦虑,更忧伤。这个想法背后可能有嫉妒的因素,然而,当我们知道别人也处境艰难时,就会觉得跟遭遇失败的人比起来,自己所承受的痛苦就没那么严重了。
由此可见,当知道其他人类同胞的真实情况后,我们的焦虑还能剩下多少呢?
杂音:安静不下来的头脑
丹尼尔是一位音乐家,有着一头浓密的棕色头发,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他摆着头演奏大提琴奏鸣曲的样子。当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幸福快乐的,虽然当时我已经知道丹尼尔有心理问题——这也是我们要见面的原因。当时他的样子让我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他童年的画面:健康的饮食、亲密陪伴的父母、规律的乐器训练和在消暑别墅里度过的一个个假期。他的成长过程始终伴随着对大提琴的热爱,那是他从小就喜欢的乐器。在艺术生涯中,他有幸遇到了音乐学院里的伯乐,使他顺利获得了巴黎和斯特拉斯堡的居留许可。以上这些是他个人传记的一部分。在他日复一日单调的重复练习中,音乐总是一缕希望的光,为他打造了一座避风港。直到今天,他仍然遗憾没有在音乐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如果那样做了,没准他通过音乐可以把自己从一切负面的东西中拯救出来,尤其从那个几乎毁灭了他的、反复思考自己到底是不是个好人的焦虑情绪中拯救出来。
并不是说做个好人有什么问题,“成为一个好人”这个目标本身并没有错。唯一的问题是“做好人”的真正定义是什么。对于丹尼尔来说,它全部的意义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如何理解这个意义呢?
丹尼尔的家乡有一条河。孩子们夏天会在里面游泳,冬天会在冰上奔跑。丹尼尔喜欢站在桥栏杆旁眺望这条河流,或者把石头扔进去,观察它们如何被黑色的河水吞没。一天放学后,他从路边捡起一些石头扔进了河里,然后就回家了。
当他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的时候,忽然想到自己可能做了一件蠢事。几年前,有人把一辆自行车扔进了河里,从那以后没有人再找到过它,自行车就一直躺在河里。当想到那辆自行车沉在河底,半埋在沙子中,锈迹斑斑时,他突然感觉心情很沉重。
“如果……会怎样?”他记得,当时这个想法对他来说犹如一个恶作剧,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个想法既不切实际,也不太可能发生。嗯,并非完全不可能,确实有风险,但风险小得可笑,小到不真实。当然,他扔进河里的某一块石头可能会砸到河底的自行车,概率非常小,但不排除其可能性。即使被砸中,铁锈因此从自行车上脱落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低风险?微小到可以忽略的风险?但这还是意味着有风险。他想,这和飞机坠毁的风险差不多,甚至可以说,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差不多,微小的风险有时也会导致大的灾难。可能还会有另一种后果,脱落的铁锈会散布在水中……噢不,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小风险,一个几乎不可能的风险。
尽管如此,他最终还是联想到了这点:如果他扔的石头把自行车上的铁锈砸下来,最终毒害了河里的鱼会怎样?他立刻意识到这真是一个疯狂的想法。尽管如此,风险还是存在的。如果他制造了这样的灾难,难道不应该承担责任吗?
他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好好地面对这个想法。这个想法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了沉重的负担,他越去想,负担就越大。他开始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了各种场景:当地报纸上刊登着漂浮着死鱼的照片,一名警察说还没有找到嫌疑人,但有目击者作证说,一个男孩从桥上扔下了一堆石头;也许还有一位专家正在对这件事进行解释,他说如果河底有废料,就不应该将石头扔进河里,这会对“动物群”“生物群落”和
展开
目录
引言 通往思考的窗口
第一部分 我们生活在充斥着焦虑的社会
第1章 焦虑是怎样一种感受
第2章 焦虑是如何得势的
第3章 陷入思想的困境
第二部分 焦虑的历史与根源
第4章 时间线: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第5章 祛魅:现代社会的幻灭感
第6章 技术如何加剧焦虑
第7章 充满风险的当下社会
第8章 你也是风险的一分子
第9章 活在自我怀疑中
第三部分 焦虑破解之道
第10章 从焦虑到行动
第11章 与担忧共存
第12章 活出更自由的人生
结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