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堂哲学讨论课,让儿童在故事中触摸生活真意
生活是哲学的土壤,在初识世界的过程中,儿童会提出许多涉及生活本义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看似简单、朴素,却蕴含着大智慧,是教师对儿童开展哲学启蒙的宝贵起点。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持续的探究,儿童能够发展独立意识与批判性思维,学会思辨性对话,并掌握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围绕15个贴近儿童生活的哲学议题,如“什么是爱?”“什么是不公正?”“幸福是什么?”,系统性构建了3—8岁儿童的哲学讨论课的实践框架——先抛出核心问题,再点明主题的理论要点,然后借助于故事情境和8个子问题层层深入,进而回答核心问题。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厘清关键概念的基础上,连接儿童的真实生活图景,循序渐进地开展哲学讨论,引领儿童自信地迈上哲思之旅。
书中的每一堂哲学讨论课均配有精彩的拓展活动,以激发儿童对于该主题的无限思索。针对所需讨论的哲学问题,本书还精心设计了可以下载、打印、剪裁的“问题拼图卡”和“情绪骰子”,支持儿童教育工作者打造对话式的哲学课堂,并与儿童共同探寻平凡生活中的哲学微光!
1.感知
——“我们的感官有什么用?”
主题的定义
我们的感官征服世界
人类具有五种基本感觉:触觉、味觉、视觉、嗅觉和听觉。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四种重要感觉:本体感觉(对自己身体不同部位的感知)、平衡感觉(平衡感)、温度感觉(对周边环境温度的感知)和痛觉(对疼痛的性质、强度、位置、持续时间等多方面的感知)。
我们的感官可以使我们掌握周围的世界,了解并探索它。我们的感官训练得越多,我们的感知就越精准,我们对环境和自身的了解也就越准确。因此,重要的是运用我们的感官,并扩大感觉表达的词汇量。
感官是我们通往世界的门户。没有它们,我们将被自己的内心束缚,与世隔绝,世界对我们而言根本不存在。我们充其量只是物品或植物。缺少对外部信息的感知,我们的大脑就会萎缩,无法进行思考,没有言语,也没有记忆。
大脑在感知中的作用
大脑在我们的感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集中处理信息,表达和记录我们的感觉。有时,它也会错误地解释我们所看到、摸到和听到的东西,让我们犯糊涂,如产生一些视觉上的错觉。据神经科学家估计,人类在95%以上的时间里都在无意识状态下活动,而这种无意识状态基于我们对现实的主观理解和重构。我们的大脑为了节省时间,粗略地重构了我们周围的事物,它只根据我们的需要,细化我们的意识所关注的来自现实世界的微小部分。
避开感知的陷阱
我们通过感官感知世界,并在大脑中进行神经层面的重构,但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受自然的双重性和“粗心”的双重影响,我们有时会把现实中的幻象错认成真相?——?那么,难道我们就此迷失了?
不,我们有解决方案: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动手操作,并细致地观察(用视觉、触觉、嗅觉和其他感觉),这些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现实。
但这还不是全部,人类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交流意识?——阐明立场、判断、发表意见并与他人建立联系,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和分享感受,这些可以使我们摆脱感知带来的陷阱,让我们从刻板印象中跳脱出来。
故事
迈赫迪和魔法花园
迈赫迪喜欢植物。这是他由来已久的爱好。你想让他开心吗?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事情了!只需要带他去森林、公园或任何花园!只要那儿有花,有草,有树木……
迈赫迪最喜欢的地方是乡下爷爷家的花园。他知道那儿的每个角落,还能叫出所有植物的名字。学习这些词曾花费了他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精力(一些植物的名称非常复杂)。但他是如此喜爱植物?——?他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花了多大力气才把这些都记住,将其存在不同的记忆“小抽屉”里!
迈赫迪更喜欢带着他的小伙伴们来参观爷爷的花园。今天他运气不错,因为他的朋友马里于斯要来爷爷家,和他待上一整天。
“在这里不可能会感到无聊,”迈赫迪自豪地说,“我可以在花园里待上好几个小时。”
“你爷爷的花园确实很漂亮。”马里于斯说。
“可不只是漂亮,”迈赫迪补充道,“它是神奇的!”
“神奇的?”马里于斯一脸疑惑。
“是的,神奇的!”迈赫迪说道。
“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呢?”马里于斯问。
“因为……”迈赫迪在小伙伴的耳边小声说,“我爷爷的花园,起初你会以为只能用眼睛看一看。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你还可以用你的嘴巴品尝它,用你的鼻子闻到它,用你的耳朵听见它,用你的手和脸颊触碰它,还可以用你的肘部、你的额头、你的下巴……”
“好了,我知道了,”马里于斯打断他,“我们当然可以触碰它!”
“不,不,不,你根本没明白!”迈赫迪说,“在这里等我,我马上回来!”
迈赫迪消失在爷爷奶奶的屋子里,然后手上拿了什么东西出来……这是一条奶奶的围巾?——?他从门口堆“外出服”的大衣柜里偷偷拿出来的围巾。衣柜里还有大衣、夹克、鞋子、帽子、雨靴……以及整个冬天都围在爷爷脖子上的大红色羊毛围巾!
“我?要玩个游戏,”迈赫迪解释说,“现在你已经用眼睛观察过我爷爷的花园了。我要用这条围巾帮你遮住眼睛,再带你参观花园。”
“这很蠢,”马里于斯说,“我会什么都认不出来的!”
“我们就试试看到底行不行!”迈赫迪肯定地说。
就这样,迈赫迪带领他的伙伴来到了花园的一角。
“喏,”迈赫迪说,“摸一下,然后告诉我这是什么……?”
马里于斯被蒙住了双眼,用双手摸着迈赫迪给他的“东西”。
“哦,这很简单!不冷不热,有点粗糙,这是树干!”
“做得好!”迈赫迪欢呼,“那这个是什么?”迈赫迪往马里于斯手中放了另一样东西。
“哦,哦,这个又凉又光滑……是颗小石子!”马里于斯答道。
“那这个呢?”迈赫迪在他小伙伴的脸颊上滑过一些东西。
“啊,我知道,”马里于斯惊呼,“那是鸟的羽毛!”
“是的,这很容易,”迈赫迪说,“现在要注意了,更难的来了!将你的脸朝向天空,告诉我你的感受……”
“呵,什么都没有!”马里于斯感到奇怪。
“再仔细些!”迈赫迪说。
马里于斯感到太阳正晒着他的脸。
“哦,是的!”他叫道,“我明白了!我感到阳光照在我的皮肤上,特别热!”
“太好了!”迈赫迪说,“我们已经完成了参观的第一步,现在你将‘品尝’一下花园!”
“但是花园不能吃!”马里于斯反驳道。
“张开嘴,你会知道的!”迈赫迪说道。
迈赫迪往他朋友的嘴里放了一个水果。
“好吃,”马里于斯说,“这是草莓!”
“那这个呢?”迈赫迪继续问。
“嗯,这是一颗覆盆子……”马里于斯答道。
“这个呢?”迈赫迪问。
“我认为是醋栗……”马里于斯说。
“这个呢?”迈赫迪接着问。
“哦,我完全不知道这个是什么!”马里于斯说。
“这很正常,你应该从来没吃过,这是一朵白色荨麻花!”迈赫迪说道。
“但白色荨麻花不能吃啊!”马里于斯一脸诧异。
“当然能!”迈赫迪斩钉截铁地说。
马里于斯不太相信,只能做个鬼脸。
“现在我们来测试一下你的鼻子!”迈赫迪说,“你来帮我闻闻这个,并告诉我这是什么……”
“我想这是割下来的草。”马里于斯说。
“做得好!那这个呢?”迈赫迪问。
“这是一朵花,但我不知道是哪种。”马里于斯答道。
“这个呢?”迈赫迪继续问。
“哦,这个,这个闻起来好奇怪,像是泥土的味道!我从来没有意识到泥土也有气味!”马里于斯说。
“做得好,马里于斯!现在,作为终极测试,告诉我你所听到的一切。”迈赫迪说道。
“除了听到你一直在说话外,其他我什么都没听到!”马里于斯回答道。
“仔细听。”迈赫迪说。
马里于斯集中注意力。他慢慢地意识到他周围有很多种不同的声音。
“哦,是的,”他说,“我听见远处的鸟在叫……至少有3只,而且叫声各不相同;我听到树叶随风摇曳的声音,再远一点,好像还有发动机的噪声?——?可能是一个邻居在用割草机修剪草坪;我还听到有人在我周围的草地上行走……”
“是的,那是我!”迈赫迪回答。
“你是对的,”马里于斯说(他把蒙住眼睛的围巾移开),“我用五种感官重新认识了花园里的好多东西,我现在对它更了解了。”
“我跟你说过的!还有很多你可以发现的东西。”迈赫迪回应道。
“事实上……”马里于斯挠着头,自言自语道,“这个小游戏让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的感官有什么用?”
第一部分
哲学教育研究中心的方法:问题拼图卡
1.概论
2.方法
3.课程的组织
第二部分
课程手册与问题拼图卡
1.感知——“我们的感官有什么用?”
2.动物——“什么是动物?”
3.观察——“观察是什么意思?”
4.好奇心——“好奇是一种品质吗?”
5.儿童的权利——“儿童的权利平等吗?”
6.爱——“什么是爱?”
7.友谊——“什么是友谊?”
8.个性——“有个性意味着什么?”
9.自由——“有没有绝对的自由?”
10.团结——“团结重要吗?”
11.差异——“我们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
12.不公正——“什么是不公正?”
13.语言——“话语有什么用?”
14.情绪——“没有情绪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15.幸福——“幸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