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这个主题一方面源自人性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另一方面源自人性的单调性与贫乏性。这一主题还源自人类的宽容大度与我们同样表现出的残酷无情两者所形成的鲜明对照。我们展现出一种令人钦佩的推理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却又与我们令人恐惧的非理性行为不断地起冲突。我们会在某一天体验到快乐和创造力,而就在第二天,我们又认识到,我们一点都没有减少绝望和自我挫败的倾向。
我认为,正是这一系列的东西将某些显著的特征引进了人类的意识之中。我将会在本书的“困境”这一术语下对其中的一些特征加以讨论。长久以来,我一直确信,心理学这一学科要想无愧于“人的科学”[这一称谓,它就必须将人类的全部体验,尤其是在截然相反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体验纳入研究的主题。
我们在这里并不是从其技术意义上来使用“困境”一词的。我并不是像在“进退两难”(two horns of a dilemma,字面意思为“一个困境的两只角”)这个短语中所暗含的那样指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两个角中如果其中一个不会为难你,那么另外一个必定会使你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相反,我用“困境”一词指人类无法逃脱的、截然相反的情况与自相矛盾的境地。诚然,为了逃避某一方面,困境会导致僵局、障碍以及另一个方面的一种狂乱的过度发展。因此会出现许多障碍与问题,这些障碍与问题将人们带进了心理治疗诊所与咨询室。但是,这种截然相反同时也是人类活力与创造力的源泉。正是通过建设性地面对这些自相矛盾的境地所导致的
紧张情绪,人类才构建了文化与文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