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夏族发展史研究
0.00     定价 ¥ 2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802170
  • 作      者:
    张肇麟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夏族发展史研究》分为五个部分,主要研究五帝与三代时期夏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其中,**部分利用庄子的历史学观点,论述古人类的演化,以及渔猎、农耕等技术的历史进程。第二部分阐明夏族的基本情况,基本结论是在距今七八千年以前,夏族在甘陇地区形成,具有姓氏和宗社制度,并发展了农耕和彩陶等技术。第三部分探讨夏族在五帝时期逐步移殖扩充的历史过程。第四部分剖析戎族、胡族融入夏族的过程,以及夏族之兴起与商族、周族之演变。第五部分研究三代以后夏族继续扩张形成秦族、楚族及越族之演变过程。
展开
精彩书摘
**部分中国人之初始时期
  [01]人类的历史
  一、人类之历史
  (一)人类的地质学年代
  1.地质学年代
  根据近代地质学的研究,地球历史可以分为五个“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其距今之年代、生命起源和进化情况如下:
  太古代(距今46亿—25亿年):一开始没有生命,距今33亿年出现生命。
  元古代(距今25亿—5.42亿年):前期出现真核细胞菌类,晚期产生腔肠动物。
  古生代(距今5.42亿—2.52亿年):鱼类、两栖动物。
  中生代(距今2.52亿—0.66亿年):爬行动物、鸟类。
  新生代(距今0.66亿年—现在):哺乳动物,尤其是人类出现。
  此外,除太古代外,每个“代”划分为若干“纪”。例如,新生代划分为以下三个“纪”:
  古近纪
  新近纪
  第四纪
  每个“纪”又划分为若干“世”,例如*后一个纪(第四纪)始于距今258万年前,划分为以下两个“世”:
  更新世(距今258万年—约1万年):直立人。
  全新世(距今约1万年—现在):现代人。
  这是地质学家确定的历史年代序列。从这些地质学年代来看,人类是在第四纪才出现的。也就是说,人类是在距今二三百万年以后才出现的。
  2.洪水时期
  在人类出现之时,第四纪时期,地质学家证明欧美大陆上有冰川存在。冰川存在之时,是为冰川期。两个冰川期中间的时期,谓之间冰期。间冰期时气候温暖,适于生物(包括人类)之生存。在“大洪水”之后(间冰期时),在距今三百万年左右(上新世晚期),出现了猿人。
  3.从地质学来看人类的历史年代
  根据近代地质学的研究来看,人类在第四纪才出现,因此史前人类的研究应该紧密地联系地质学第四纪的发展来看。人类在进入第四纪以后,有下列发展时代lll: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金属时代
  人类的发展时代有上述三个时代,因此人类有不同的称呼:
  一是距今一二百万年到距今二三十万年出现的猿人,称为旧石器时代的猿人。
  二是距今二三十万年到距今四五万年出现的猿人,称为早期智人(Early HomoSapiens),又称古人(Paleoanthropus)。而在距今四五万年出现的猿人称为晚期智人(Late Homo Sapiens),又称新人(Neoanthropus)。
  三是距今25000年的人类称为新石器时代的现代人。
  四是距今4000年的人类称为金属时代的现代人。
  (二)人类的考古学年代
  考古学家根据地下出土的文物和地质学材料,可以对一些遗留文物的历史时代进行分析。近代考古学发现,人类的历史是在距今约为二三百万年(即地质学年代第四纪)才出现的,因此中国年代史需要重新分析。
  考古学家根据地下出土的文物,将我国上古时期分为不同的文化期。裴文中说,由于鸟居龙藏、安特生(J.G.Andersson)、德日进(P.T.de Chardin)、桑志华(P.E.Licent)、滨田耕作、李济以及梁思永等人的研究工作,考古学家将中国史前时期的文化分为下列文化期(其中前三个文化期属于猿人时代,而后两个文化期属于现代人时代):
  中国猿人文化期:旧石器时代初期(1927年发现)。
  河套文化期:旧石器时代中期(1923年发现)。
  山顶洞文化期:旧石器时代晚期(1933年发现)。
  仰韶文化期:新石器时代晚期(1921年发现)。
  龙山文化期:新石器时代末期(1928年发现)。
  在山顶洞文化期与仰韶文化期之间有相当长的时期,许多学者将之称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期。
  问题是,这种文化期的划分对中国的历史有没有现实意义?“山顶洞文化期”代表中国历史的什么时期?“仰韶文化期”又代表中国历史的什么时期?这些都是要进一步分析的。
  二、中国文献中的记载
  中国的文献对中国的历史有大量的记载,但是都没有进一步分析,更没有从人类的全部历史进行全面的分析。现在本书对诸子百家的记载进行初步分析。
  (一)儒家著作
  儒家对中国上古历史的分析极其简单。《尚书》只讲述尧、舜。《史记》除尧舜之外,还有黄帝、颛顼、帝喾等,但是所有的“五帝”都是黄帝之子孙。因此儒家对中国过去的历史追述只限于五帝以后,其实儒家连五帝也是闪烁其词。因此,司马迁说:“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ppp也就是说,儒家认为五帝的年代太久远了,大家都说不清。《大戴礼记》说:
  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令,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孔子曰:“予!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可胜观也。夫黄帝尚矣,女何以为?先生难言之。”
  孔子说,黄帝是不是人,很难说。他*后说:“(黄帝)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因此正如宰予说的,儒家对中国上古史的解说是“卒业之辨,暗昏忽之意,非君子之道也”。
  道家称儒学“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sss庄子认为,儒家不认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
  (二)纬书
  1.纬书对于远古历史之说明
  纬书对中国远古之历史,有若干重要的说明。纬书包含若干历史和传说,与近代考古学之研究有些符合,正是“礼失而求诸野”。
  纬书中讲述的年代,与其他诸子百家很不相同。纬书讲述了伏羲氏之前的历史,讲述了前后几百万年的往事,如《春秋元命苞》说:“自开辟至获麟二百七十六万岁,每纪为一十七万六千年。”因此从“开天辟地”到“哀公获麟”,总共276万年。也就是说,从开天辟地到孔子,总共已有二三百万年之历史。又如另一本纬书《春秋命历序》则有下列说明:
  自开辟至获麟二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分为十纪。每纪为二十六万七千年 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三曰摄提纪,四曰合洛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序命纪,七曰修飞纪,八曰回提纪,九曰禅通纪,十曰流讫纪。
  按《春秋命历序》,则从开天辟地到孔子的时候,总共2276000年,也大致是二三百万年,而且划分为十纪。
  因此,从开天辟地到孔子的时代,刚才已经提到两个数字:276万年与2276000年。虽然两个数字不符,但大体上是二三百万年。这个数字即使不准确,但已经使人惊奇了。照纬书所说,“开天辟地”并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二三百万年。因此二三百万年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数字,应该代表某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所谓“开天辟地”当然不是指夏族的开始。夏族是在何时起始?《春秋命历序》谓流讫纪当黄帝之时,因此黄帝是在“开天辟地”之后的第十纪,而流讫纪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数字。
展开
目录
目录
**部分 中国人之初始时期
[01]人类的历史 3
[02]混沌氏时期 16
[03]有燧氏与火的时代 25
[04]伏羲氏、神农氏与古人之文化系统 34
[05]渭水上游社会之特点 73
第二部分 夏族之初始时期
[06]夏族的起源 93
[07]夏族之炎黄结构 138
[08]夏族初期移殖之地理背景 170
[09]黄帝与颛顼、帝喾之东迁 189
第三部分 夏族向河水中下游之移殖
[10]黄帝苍林系(汾水) 203
[11]黄帝昌意系(汝水) 235
[12]炎帝共工系(洛水) 255
[13]炎帝之大隗系 269
[14]少昊系 286
[15]祝融系 314
[16]五帝时期之都畿 356
第四部分 夏族之兴起与商族、周族之演变
[17]夏后氏 389
[18]有穷氏与夏后氏 436
[19]商族融入夏族 458
[20]周族融入夏族 502
第五部分 秦族、楚族及越族之建立
[21]秦族之原始 543
[22]楚族之建立与南迁 567
[23]越族之建立与南迁 60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