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仁义”“学习”“知行”等22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文化概念,总结出对每一个文化概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归纳和提炼出具有智慧性的判断,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底蕴,从而给人们以智慧的启发。本书挖掘历史深层的价值、理念、思想、智慧,展现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硕果,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提高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自觉,增强对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文化的自信,堪称对国学经典的全新解读。
儒家文化,堪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最为卓 越的文化形态。
回溯历史, 从司 马谈《论 六家要 旨》 对阴 阳家、 道家、 儒家、 墨家、 法家、 名家核心思想 的阐述,到班 固《汉书 · 艺文志》 对纵横家、 农 家、 杂家、小说家等诸家百子学术思想的记载, 在诸多流派的思想争鸣中, 儒家文化始终 占据独特且重要的地位。再看文献整理的经、 史、 子 、 集的“经部” , 以及儒、释 、 道三家长期并存的格局,儒家文化“度越诸子、 定于一尊” , 其影响力深远而广泛 , 足见其非凡价值 。
常有人言“青少年学儒、 中年人学道、 老年人学佛” ,对此观点, 笔者难以认同。 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青少年立志、 中年人立功、 老年人立德” 的理念贯穿人生不同阶段,有着更为积极且连贯的指引意义,并为中华民族的持续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
一、儒者形象
提及儒者,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一位长须垂胸的老者形象, 他神态恭敬,对人彬彬有礼,尽显温和谦逊之态。然而,在这温和的外表之下,儒者的内心实则坚韧刚强,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与操守。 “儒”是一个既具象又宽泛的概念。儒者通常归属于知识分子群体,所涉职业极为广泛。如为官、为吏、为政、为师,也有儒商、儒将等。在众多职业里,教师这一职业尤为突出。众多杰出的儒者都曾踏上为师之路,广收弟子,言传身教。
为人师者,应具备诸多优秀品格,除了要内省外修、身正为范、 自律慎独、敬业乐群,更要有胸怀天下苍生的悲悯情怀,以教育为手段,为社会培育贤才,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正如《论语·雍也》中所记载:“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这句话,不仅是对弟子的殷切期望,更是对儒者境界的一种区分。当我们抛开后世加诸孔子身上的诸多光环,便会发现,教师才是孔子最为本质的身份。
笔者在为中小学教师开展“师德”培训时,着重强调了“耐烦”二字。孔子本人便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与传道授业之中,“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目
录
儒 家…………… 001
文 化…………… 016
天 地…………… 028
道 德…………… 038
仁 义…………… 051
孝 悌…………… 063
忠 恕…………… 079
性 情…………… 089
和 谐…………… 103
中 庸…………… 114
志 气…………… 133
学 习…………… 147
智 勇…………… 159
知 行…………… 173
诚 信…………… 182
格致诚正…………193
修齐治平…………206
子曰诗云…………216
诗书礼乐…………224
文以载道…………240
先王之道…………254
儒商子贡…………269
后 记…………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