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时刻人文·野兽之魂(当代史学大师卡洛·金兹伯格新近力作,不止“微观史学”,展现其历史与哲学思想的多样性)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7326985
  • 作      者:
    [意]卡洛·金兹伯格
  • 译      者:
    李根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卡洛·金兹伯格(Carlo Ginzburg),享誉国际学术界的意大利历史学家。1939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曾任教于博洛尼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及比萨高等师范学校。金兹伯格教授因其对于心态史、艺术史、文学与社会史的杰出而具有方法论创新意义的探究而著称,他也是微观史学的先锋与实践者。他的著作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包括《奶酪与蛆虫》《夜间的战斗》《线索与痕迹》等。金兹伯格先后于1992年、2007年及2010年获得阿比·瓦尔堡奖、洪堡奖和巴尔赞奖等荣誉。

译者简介

李根,男,1981年生,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从事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研究,长期关注卡洛·金兹伯格的史学研究涉及的微观史学、图像证史、历史叙事等史学理论问题。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汇集了卡洛·金兹伯格最新的四篇文章,其内容体现出他历史和哲学思想的多样性。

《文明与野蛮》一文,重现了16世纪两位西班牙思想家关于美洲原住民是否具有人性的辩论,并突出了从希罗多德到亚里士多德的古典思想家的著作流传到15世纪时产生影响,并被诠释出多种意义的情况。在《野兽之魂》一文中,金兹伯格追溯了关于动物理性及其想象能力之限度的争论谱系。这番谱系从普鲁塔克和亚里士多德之间的争论开始,直到16世纪思想家彼特罗·彭波那齐和吉罗拉莫·罗拉里奥之间的争论。他通过遵循蒙田的思路抛出问题:我们眼中的野兽,真的如所见般存在吗?在《卡尔维诺、曼佐尼和灰色地带》中,金兹伯格简洁地描述了大屠杀幸存者普里莫·莱维同两位意大利人之间的精神对话,这两位意大利人——莱维的同代人伊塔洛·卡尔维诺和19世纪小说家兼哲学家亚历山德罗·曼佐尼——深深影响了莱维对“塞着例外情况却未被掏过的口袋”的摸索。最后,在《图式与偏见》中,他探讨历史学家是否可以穿过包括他们自己偏见在内的重重偏见,了然透视过去,抑或将相对主义视为唯一的出路。


展开
精彩书评

金兹伯格教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他不仅是一位富有想象力和高产的历史学家,还在历史方法论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创新。

 

——巴尔赞奖(Balzan Prize)颁奖词


展开
精彩书摘
文明与野蛮(节选)

文明,野蛮,与:中间的“与”字是起连接作用,还是分隔作用?文明是处于野蛮的对立面,还是我们必须考虑二者被置于一处时存在更复杂的关系?如有复杂的关系,那为什么会有呢?

1

我们习惯于认为文明与野蛮处于对立关系,这是希腊人对我们的影响。不过,反思二者关系的模糊性也是希腊遗产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一些令人不舒服的内容仍与我们有共鸣。那是一段“历史之父”(这是一个有长期争议但当之无愧的头衔)希罗多德在《历史》第三卷中讲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书中属于一段题外话。在详细历数波斯王者冈比西斯所犯的罪行——杀掉他的兄弟、与他的姐妹乱伦、奸尸、玷污众神像——之后,希罗多德总结说,冈比西斯疯了。原文如下:

我掌握的所有这些无论如何都可以证明,冈比西斯确疯了;否则他绝不会到了去嘲弄宗教和风俗的地步。因为如果要所有民族的人选出全部风俗中最好的一种,那么在经过考察后,每个民族的人都会首推自己的风俗;每个民族的人也都会被告知自己的风俗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因此,除非疯了,否则任何人都不会嘲弄这种做法。我将在众多证据中举出一个例证,它意味着,所有人的习俗中都有这种信念。大流士为王时,他召集了在他身边的希腊人,并问他们出多少价钱可以让他们甘于吃掉他们父亲的尸体。他们回答说多少钱他们也不会这么做。随后他召集了那些有吃父母风俗的、被称为卡拉提亚人(Callatiae)的印度人,并问他们(那些希腊人就在现场并且通过解释懂得那些印度人在说什么)怎样使他们愿意在其父亲死后将之烧掉。印度人大声哭喊,认为他不应该说出如此可怕的行为。这些信念如此根深蒂固;并且我认为,恰如品达(Pindar)的诗中所说,风俗乃万事之女王。

(未完)…………


展开
目录

文明与野蛮 1

野兽之魂:16 世纪的一场争论 33

卡尔维诺、曼佐尼和灰色地带 73

图式与偏见:历史学家对“双盲实验”的反思 93

参考文献 133

来源 149

插图 151

译后记 15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