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红色记忆:革命老区巡礼:山西篇
0.00     定价 ¥ 8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9867921
  • 出 版 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红色印记言不尽,晋善晋美新时代。山西省把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与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运用红色文化阵地和各类活动平台,精心培育根植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让红色文化永远滋润广大干部群众的心田。
展开
内容介绍
《红色记忆——革命老区巡礼(山西篇)》第一部分“老区概览”梳理历史概貌,涵盖浴血奋战、精神传承等内容;第二部分“烽火岁月”以人物故事展现革命精神,包括雄师东进、百团大战等战斗事迹,还有众多英雄人物的传奇;第三部分“沧桑巨变”呈现老区在新时代的发展成就,如太行丰碑、三晋儿女新风采、奋进小康故事等。本书编撰历经资料搜集、撰写、修改等阶段,得到多方支持。虽可能存在不足,但希望通过展现老区历史与发展,让人们领悟红色政权来源、新中国建立过程和幸福生活由来,树立正确党史观,丰富精神世界,为党和国家事业贡献力量。
展开
精彩书摘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叮嘱当地干部,“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强调,“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五年内先后四次莅晋考察,对山西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新要求,彰显了领袖对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也饱含着领袖对更好弘扬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的期许。期许是希望,也是鞭策,为我们以文化传承助力革命老区振兴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注入了澎湃动力和强劲活力。
山西位于太行山与黄河中游的峡谷之间,这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也是华北抗战的心脏和中枢。全省117个县(市、区)中有105个红色革命老区,有红色文化遗址3500余处、红色旅游景点103处。革命老区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谱写了历史的辉煌乐章,耸立起一座精神高峰,始终鼓舞激励三晋儿女在民族复兴的光明道路上奋勇前行。
一、浴血奋战百折不挠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山西,历史悠远、文物浩繁,厚重文化浸染着这片古老土地。这里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肇始之地,有着中华民族最基本、最强大的文化基因和血脉;这里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珍存着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完整印记,素有中华文明的“主题公园”、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之称。
在这片厚重的大地上催生了瑰丽无比、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留下了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军队领导人的光辉事迹和足迹。在风雨如磐的岁月中,经受住异常艰难残酷的考验,书写了感天动地的革命篇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锤炼、锻造信仰、信念树立了光辉典范。
山西的红色文化始于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山西就有党的活动和影响。1924年夏,高君宇受李大钊的派遣回山西开展国共合作,并创立了山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太原支部。山西党组织的创始人高君宇,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张叔平,中共太原支部委员、共青团太原地委书记彭真,还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王瀛、汪铭、刘天章、阴凯卿、王伯堂等烈士,他们为了革命事业前赴后继,英勇牺牲。刘天章曾担任中共山西临时省委书记,领导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军。他被捕以后,在狱中坚持斗争、宁死不屈,牺牲前还把身上的毛衣脱下来作为最后的党费,让狱中的战友转交给党组织。
1927年5月,中共山西省委成立,标志着山西党组织在领导山西工农革命运动中迅猛壮大。此时,全省有30多个县建立了党组织,党员人数发展到1000余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山西特委于1931年直接领导组织并创建的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在吕梁山、太行山燃起革命武装斗争的星火,成为党在北方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要实践和尝试,同时也为红军东征取得胜利打下了重要的党的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1936年2月20日开始的红军东征,其间转战山西50余个县,在山西播下了抗日的火种,为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有利的契机和条件,是中国革命走向高潮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36年11月薄一波接办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后将其改组为党领导的抗日救亡的群众团体,并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动员、组织和武装群众,开办多种训练班、教导团,培养了一大批领导抗日救亡工作的骨干,毛泽东称赞其为“我们党统一战线政策的一个成功的例证”。
P2-4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老区概览
一、浴血奋战百折不挠
二、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三、精神谱系血脉传承
四、风鹏正举逐梦向前
第二部分 烽火岁月
一、雄师东进 抗日脊梁
后土祠的见证
将军书信诉衷情
将军记忆中的一次演讲
驿马岭上战旗红
雁门关前伏击战
阳明堡烈火烧飞贼
重叠设伏七亘村
神头岭上创经典
二、百团大战 喋血华北
张宗逊巧取康家会
谢家庆强攻芦家庄
狮脑山上七昼夜
白刃格斗显英雄
榆社城头喋血记
不可忘却的关家垴
百团大战是人民的胜利
三、民主政府 统一战线
将军议员邢肇堂
赵树理与小二黑
除奸反特见成效
四、人民战争 汪洋大海
围困沁源 人间奇迹
年关大抢粮
伏击州西岭
冰坡奇迹记
军校与军魂
举校从戎——成成中学游击队
五、血沃三晋 英雄记略
左权——留得清漳吐血花
叶成焕——英雄团长永流芳
凌则之——从清华学子到决死队团政委
丁思林——“朱德青年团”的骄傲
康俊仁——没有当过兵的司令员
郭维成——“哑巴”英雄与蛤蟆阵
任彦——“不死”的英雄
赵正中——共产党人一楷模
药炎明——一根“木棍”镇凶顽
宋宝富——真假手榴弹一出戏
朱秀芝——副指挥巧夺中峪店
刘胡兰——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六、巩固老区 支援新区
第三部分 沧桑巨变
一、继往开来 再铸丰碑
太行山上的丰碑
战天斗地铁姑娘
煤炭战线上的一枝花
右玉传奇——怒放的生命
红沙岭下的“桃花源”
二、三晋儿女 重塑风流
三晋大地的生命工程
“愚公移山”故事新编
一颗鲜枣的革命
贾家庄的启示
百炼钢成绕指柔——“中国制造”新名片
三、凝心聚力 奋进小康
刘福有的“有福”生活
昔日农家女 今日领头雁
姐姐妹妹闯天下
“永久牌”干部张尚富
驻村扶贫干部的平凡与荣耀
愿做大山里的那座桥
仙草在人间
黑矸山的重生
千年枣林的红色赓续
用文艺点亮“太行大观园”
“红”“绿”交响的致富曲
花子村的华丽转身
会讲故事的白果树
铁炉贡梨重绽风采
青塘粽里稳稳的幸福
结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