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是除南极洲以外最后一个被人类定居的主要陆地。作者在书中一方面强调了这个国家因狭小和孤立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又展现了其通过拥抱全球化而成为世界一分子的历史过程。这一跋涉旅程使其成为适应性非常强的一个民族,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迁徙者之一。
本书以优美的笔触叙述了新西兰这片崎岖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从大约8000万年前在冈瓦纳古陆的起源到21世纪的故事。作者努力揭示新西兰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和关键事件,如《怀唐伊条约》的签署、澳新军团在加利波利的登陆以及诸多驱动社会发展的新变。
这并非一部孤立的历史,而是希望将新西兰置于整个全球和太平洋的背景之中,探讨新西兰短暂历史中国内政治与全球性及地方性压力之间持续的紧张关系,考察其国家特性和孤立位置对其长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致谢
序言
第一章 横渡汪洋大海的独木船
人类出现之前
南十字星座下的航海者
传说故事
欧洲人对起源的探寻
“未来的进食者”
创建土著文化
第二章 海滩跨越者(1769-1839年)
库克船长
法国探险家
与澳大利亚的联系
火枪战
背离“最低程度之干预”的举动
第三章 索要土地(1840-1860年)
奠基性文献
系统化的殖民
直辖殖民地
第四章 更为偏远的澳大拉西亚(1861-1890年)
新西兰战争
数量的力量
创建殖民国家和殖民社会
一个澳大拉西亚联邦?
第五章 应付全球化(1891-1913年)
殖民契约
妇女选举权
仲裁
毛利人土地的流失及抗议活动
既被接纳又受到排斥的毛利人
澳大拉西亚走向何处?.
种族忧虑
作为最佳移民的婴儿
第六章 “肉身如青草”(1914-1929年)
在佛兰德斯战场上
国内战线
修复战争损耗
帝国奶场
经济的不安全与政治的不确定性
毛利人的复兴
第七章 缔造新西兰(1930-1949年)
萧条
保障与复兴
欧洲的战争
太平洋战争
战争前线/国内阵线
战后重建的展望
第八章 黄金时光(1950-1973年)
冷战和核试验场
让人们到新西兰居住
毛利人的城市化
郊区偶像
抗议运动
经济相互依存
第九章 最近的试验(1974-1996年)
马尔登主义
罗杰经济学
连续性
无核化的新西兰
第十章 条约的复苏(1973-1999年)
条约获得生机
“妇女选择的权利”
电影和绘画的多样性
“白人新西兰”的缓慢消亡
第十一章 摇摇欲坠的基础:剧变(2000-2011年)
从西至东
钱、道德与市场
变化的气候.
毛利词语总汇
大事年表
资料来源
阅读指南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