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专家数十载心血之作
父母读懂孩子内心的早教宝典
献给所有渴望“因教育而美好”的家庭
本书为著名幼教专家李跃儿的经典著作,以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造就“因教育而美好”的家庭为最终目标,围绕着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发展需要以及家长的期待,用自然而深情的心灵独白、真实的生活场景下深刻的心灵对话、美好而耐人寻味的亲子教育故事、典型的教育案例分析和点评,揭示并解决家庭教育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孩子与自己、孩子与他人、孩子与家庭、孩子与学校、孩子与社会、孩子与自然等关系和相应的生活情景出发,帮助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家庭系统地设计出一系列立足于家庭生活本身、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家庭教育活动。期望让每一位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因为,最好的父母,从懂得孩子开始。
除吸收力之外,孩子从一出生还拥有另一种伟大的特质——敏感性。
由于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强烈好奇,他们对事物非常敏感,当他们被一种事物所吸引,就会像着了魔一样地专注于那项事物。在纷杂的环境中,孩子会非常专注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射在自己所喜爱的事物中,那项事物在一段时间里会一直成为孩子的兴奋点。在什么时间热爱什么样的事物,不是由孩子的自我意识决定的,而是由他们天然的精神计划决定的。
孩子专注于一项事物,不会轻易见异思迁,他们会将全部的内在力量和注意力集中到探索之中。也正是因为这样,孩子
才能够深入地掌握事物的特性,将表象遗留在大脑之中,并与大脑一起成熟。
专注能使他们深入地探索这个世界的每一项事物。而专注的力量,来自于先天的敏感性。
有一个叫臭臭的男孩子,在好几年的时间里对火车非常着迷,他的妈妈将这个过程细致地记录了下来,并发表在网上。下面摘录其中的几个细节。在这个例子中,臭臭显示出了孩子典型的敏感性特征。
妈妈,你走开!
臭臭是小火车迷,几乎天天都要上火车站看火车。离我们比较近的是一个废弃的客运站,那里有6道轨,站台很宽敞很干净,这个夏天,我们傍晚大部分的时光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坐在站台上,看火车呼啸而过,看夕阳西下,彩霞满天,夜幕降临,月上枝头,清风微拂。我俩盘腿而坐,幸福得不行。
后来发展成带上晚饭到车站享用,火车司机和车站工作人员常常很感兴趣地跟我们聊天。臭臭说:“在这里吃饭,太棒了!”
车站还有个约三层楼高的天桥,从站台可以顺着楼梯上去,楼梯两边各有一条约30厘米宽的斜坡,方便推车上
下。我们常常爬上去,俯视火车飞驰。
一天,我们在下面吃晚饭,臭臭摸摸肚子表示“妈妈我饱了”,自己又喝点水,就往天桥去了。我还在吃,他已顺着斜坡扶着封闭式的栏杆开始往上走,我刚想跟上去,他回头斩钉截铁地告诉我:“妈妈,你走开!”浑身散发着一种强烈的力量。说实话,我有点儿担心,那儿毕竟有点儿高啊。那一刻,我想,这何尝不是对我的考验,我揪着心,在下面偷偷看着他小小的身影一步一步地往上走。终于到顶了,他扶着栏杆直视远方,大有一副指点河山的气势,那么沉稳,那么坚定。我又一次见识了孩子的力量。
铁桥在震动
应臭臭的要求,我们放学后直奔铁桥而去。顾名思义,这桥全部是铁架结构,桥板是石头铺就的。中间通行火车,两边各有一米宽的人行道。铁桥横跨柳江,时值初秋,风大得很,站在上面,听得见下面湍急的水流声。
因为没预料到风这么大,我们没带长袖衣服。书包里是臭臭带到幼儿园的衣服,全部是短袖、短裤。我急中生智,套一件背心在臭臭的短袖上面,两条短裤,各拿一条裤腿,用橡皮筋捆紧在一起,剩下的两只分别套住手臂,一件长袖就做好了。还有一条短裤,倒过来套住腿,用安全别针固定在原来穿着的短裤上,长裤也有了。毛巾一扎,
帽子也有了。全副武装起来。
这么怪异的装束引来无数路人的眼光,回头率超过200%。臭臭美得不行:“妈妈!看!我是蝙蝠侠!”
要不是桥高风大,我一定会笑得趴在地上。
当当当!预告声过后,(刚刚我才知道,这个声音是火车通过,关闭铁道口的声音。)火车呼啸而来,臭臭眼睛直直盯着火车,一往情深的标准形象,感受着铁桥的震动。
累计看了三趟列车,因担心安全问题,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晚上躺在床上,臭臭告诉我:“妈妈!火车开过,铁桥震动得很厉害哦。”
“自行车过,会不会震动?”
沉默片刻后回答:“不会!自行车太轻!”
“那火车停在桥上,铁桥会不会震动?”
他沉默的时间是刚才的一倍,“不会!”他非常自信地回答,显然经过思考。
“为什么?”这个臭妈非要问到底。
“你看!”他在床上跑,“震动吧?”
然后停下来:“妈妈,你看,不震了。”
这个推理太令我难以置信了,我抱起他狠狠亲了一口:“你的判断完全正确!妈妈为你的推断能力骄傲!”
真的有理由骄傲,因为孩子对事物的感知已经有了质的
飞跃,让我们来看看他为了达到这个结论所做的努力吧!
第一章 认识我们的孩子
005 第一节 孩子精力无限的秘密——孩子的成长特征:吸收力
007 第二节 “妈妈,你走开!”——孩子的成长特征:敏感性
013 第三节 “没钱买裤头”——孩子的成长特征:阶段性
016 第四节 孩子精神成长所需要的环境
第二章 孩子与教育
025 第一节 孩子属于大自然
027 第二节 以家长为本的教育
032 第三节 以学校为本的教育
040 第四节 以孩子为本的教育
第三章 孩子与家庭
049 第一节 孩子的问题源于成人
054 第二节 成人的问题源于童年
061 第三节 童年的问题源于家庭
第四章 了解孩子,先了解自己
067 第一节 人际关系建构的不完善
072 第二节 人格发展的不完善
074 第三节 情绪控制的不完善
075 第四节 智慧建构的不完善
第五章 认识孩子的发展
081 第一节 什么是发展
083 第二节 行为能力的发展
085 第三节 语言能力的发展
087 第四节 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088 第五节 情感的发展
090 第六节 智力的发展
第六章 童年的秘密之一:有吸收力的心灵
095 第一节 吸收的奥秘
099 第二节 尊重孩子的探索过程
102 第三节 什么样的环境适合孩子成长
第七章 童年的秘密之二:敏感性
110 0~1.5岁:建构安全感的关键时期
113 0~2岁:感官探索的关键时期
121 2~3岁: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123 3~4岁:主体与客体探索关键时期
133 5~6岁:社会与文化认知关键时期
第八章 童年的秘密之三:阶段性
141 第一节 孩子用身体发展自己大脑的时期——感觉运动时期
143 第二节 早期的大脑工作——前运算时期
145 第三节 单纯使用大脑思考的初期——具体运算阶段
146 第四节 成熟的大脑工作能力——形式运算时期
147 第五节 教育无法使孩子跨越成长的自然阶段
第九章 如何为孩子选择幼儿园
155 第一节 根据孩子的个体特征选择
156 第二节 根据孩子的性格选择
156 第三节 根据孩子具备的能力选择
157 第四节 根据家庭情况选择
159 第五节 充分了解办园者的教育理念
160 第六节 教师的整体教育素质是选择幼儿园的重要因素
165 第七节 实地考察幼儿园的硬件设施
第十章 如何帮助孩子迈出独立的第一步——适应幼儿园
173 第一节 入园前的心理准备
177 第二节 准备不足会造成的问题
180 第三节 入园期观察及陪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章 孩子性教育的关键期
227 第一节 一骗二堵三训斥产生的问题
230 第二节 在性别教育中如何帮助孩子
第十二章 孩子发现自我的探索期
239 第一节 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244 第二节 寻求友谊,孩子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249 第三节 问题及对策
......
够不断被人们捧起的书籍,
总是有其强大的生命力的,
总能冲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
到达我们的手中,抵达我们
的心中。
——朱永新
新教育发起人|苏州大
学博导
真正的爱,是对独立灵
魂的尊重,让孩子成为一个
善良、丰富、高贵的人。给
孩子一个明亮的童年,就是
给我们所有人足够的底气去
面对未来。
——周国平
著名作家
在我心目中,教育家不
仅是社会的良心,也是人类
的智者,他能够从黑暗中看
到光明,也能从光明中看到
黑暗,从而引领人们富有激
情和理性地生活。教育家是
拥有大爱的人,所谓大爱就
是给予人本质的爱,符合长
远利益的爱,也就是理性的
爱。
——孙云晓
著名教育家|中国青少
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