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年教学经验+实战育儿智慧,“教师妈妈”崔银雅独创的养育法!
★ 韩国上市一周内即登上YES24家庭教育类图书榜单第20,评分9.7/10
★ 颠覆传统的养育理念:养出会主动学习的孩子的关键,是“自发地放养式育儿”
★ 抓住孩子4~7岁的黄金窗口期,做对一些事情,就能帮助他们建立受益终生的学习能动性
★ 稳定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内在动机、语言理解能力和元认知,是养出自律孩子的前提
本书是“教师妈妈”崔银雅通过多年观察和实践总结而来的教育经验,她提出:父母要做明智的旁观者,孩子才能真正独立自主。
比起急功近利地紧盯学习,不如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学习上的能动性也会随之建立。例如,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不如试试让他们玩折纸。孩子需要先理解折纸书中的文字再动手制作,主动经历了用眼睛阅读、用大脑理解、再动手操作和检查的过程。让孩子自己选择读什么书、收拾房间、准备上学用品、去户外运动,在实际体验中积累成功经验,这样即使家长不在身边,孩子也能照顾好自己、自律地学习。
放手不等于放弃,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并对他们的错误予以宽容,“旁观式养育”能让父母放松下来,游刃有余地养育孩子。
这是我用切身经历总结的,
把孩子培养成前2%的独门秘诀哟!
终于放松了紧绷的神经。育儿的每个瞬间都要打起精神,否则情况就会像抓住烂掉的绳子一样转眼间一落千丈。那天,我就“抓了根烂绳子”。
第一个阶段是不懂事的4岁,大概是出生后的36个月到40个月之间。孩子常因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耍赖发脾气。比如爸爸抢先坐了她想坐的椅子,她于是又哭又闹。好不容易哄好了,要带她出门的时候,只是因为我先开门出去,她又开始哭闹。我去玄关穿鞋子时,她再次放声大哭。我一直忍着,以为只要再忍一忍就可以出去了,却没忍住。
“呀!只有你会哭闹吗?我也会!”
这是对一个才4岁的孩子该说的话吗?我本想就此打住,但话就像拧错了方向的水龙头一样不断冒出来。我越想关水龙头,就越滔滔不绝。
“你在做什么啊?你是一两岁的婴儿吗?你为什么一直尖叫?不尖叫就不能说话吗?”我像一个不大喊就无法沟通的人一样大声喊叫着。在意识到自己失去理智的瞬间,我必须给自己找个退路和合理的理由。
“妈妈这样大喊大叫,你是什么感觉呢?
“你也觉得难受吧?
“你还要这样喊吗?”
教训了她一顿后,我突然反应过来不应该发火,要说一些关心和安慰孩子的话。
“妈妈不是因为讨厌你才吼你的。
“对不起,妈妈对你大喊大叫了。”
到了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为自己白天发脾气感到后悔。我忘不了一个4岁孩子因为害怕看着我的表情。
无论是对丈夫还是对孩子,我都成了有两副面孔的人,每当生气的时候瞬间就会变脸。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这种情况还在继续。我对学校的孩子们总是亲切的,是像天使一样的老师,为什么一回到家里就如此暴躁,明明我已经很努力想要温柔地说话,但“不!”字却脱口而出。“不”字一出口,后面的话就像连珠炮一样爆发出来。
“不是!妈妈刚才说什么?我不是告诉过你吗?
“不是!不是那个!
“都说了不是!又来了!“!
“不是,刚才还那样解开了。你为什么又那样解?“?
“看清楚了。不是,我说你好好看着这个!“!
“你必须好好看着,妈妈跟你说什么了?手指头上有答案吗?
“它在哪里?用手指一指。”
育儿前辈们说:“那是最累的时候。等孩子再大一点,你就能游刃有余了。”他们的话往往比育儿书上讲的更有道理。孩子稍微大了一点,我还真的松了口气,但回过头来看,却着实委屈了孩子和丈夫。我原以为只有我一个人郁闷和生气,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不是为了孩子好才生她的气,而是在生自己的气,因为我没能让情况如自己所愿。虽然我是一名教师,教过很多孩子,自认为是懂孩子的,但当妈妈却是第一次,时常遇到觉得艰难和不知所措的瞬间。
育儿真的有秘诀吗?
我想起那些看起来基础扎实的孩子们、那些从起点开始就与众不同的孩子们,甚至在我生孩子之前,我就仔细观察过那些真正学习好的孩子,想知道他们的秘诀。每当与学生家长沟通时,学生家长们都只是谦虚地说:“什么都没做,感谢孩子自己好好成长。”他们同时还说了一下重点培养了哪些部分。我努力不放弃,也想如他们那样抚养我的孩子,把她们培养成老师们口中的“不错的孩子”。
真正优秀、学习好的孩子都有一些相似点。答案就在眼前,我无法不照做。我把孩子的补习班全部停掉,闭上眼睛,关上耳朵。
其他孩子连上几个补习班的时候,我的孩子因为没有一起玩的朋友而感到无聊。作为母亲,我感到不安、动摇、害怕。每当这时,我就会回到老师的角色,想起学校里的那些孩子,决定坚持自己的信念。成为家长让我明白,妈妈们说的学习和老师说的学习完全不同,坚持自己的信念真的很难。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呢?老二出生后,我跟丈夫到乡下盖房子生活,大家都以为我放弃了孩子的学习和圈子,是为了孩子能更好地玩耍和放松心情。绝对不是。我比任何人都希望我的孩子学习好,作为教师,我也可能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有系统地让孩子学习。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教书,与不是教师的妈妈相比,我更少犯错误。
我之所以知道如何把孩子培养好,是因为我每天都能见到真正学习好的孩子,了解他们的秘诀。在这里,你可以积累无数的经验,可以看到实际的成果,即使看再多育儿理论书或儿童教育书,都不如真实的成功经验有用。
只有教师才知道,
学习好的孩子们的独家秘诀大公开
一些被刻意放养的孩子,看似落后于人,实际上恰恰相反,他们比任何人都出众。我的两个孩子都在12~14个月的时候学会用筷子,20个月的时候学会用成人的剪刀。从2岁左右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做饭。因为我不太会陪她们玩,所以做饭的时候让她们站在旁边,给她们分一点活儿做。老二在5岁的时候就可以把南瓜饼煎得很漂亮了。虽然所有人都说不相信,但看到视频后大家都吓了一跳。老大7岁时在幼儿园读了日本儿童文学作家广岛玲子写的《神奇点心店》,令老师大吃一惊。在没有课外辅导的情况下她在数学竞赛中获奖,还在作文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