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不用督促的学习:时间管理篇(专治各种拖延磨蹭、启动困难、效率低下!不用催不用吼的时间管理课!)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6349290
  • 作      者:
    苏晓航,等
  • 出 版 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专治各种情绪拖延、启动困难、效率低下!不用催不用吼的时间管理课!

◆时间管理差,毁掉的不仅是孩子的成绩,更是未来的竞争力!

别让“拖拉”成为孩子人生的绊脚石!

◆神经学副研究员+二级心理咨询师+正面管教讲师,三大专业作者合力解决孩子拖拉磨蹭问题。

◆从认知层、工具层、方法层、习惯层,一针见血地解决拖拉磨蹭、效率低下等问题,让妈妈告别吼叫和崩溃!

◆时间管理+任务管理+生活习惯训练+学习习惯训练!全面激发孩子强大内驱力,让孩子从“被监督”到“自主计划”“自主学”。

◆《不用督促的学习》这套系列图书,为我们揭示了儿童学习的真谛。当孩子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学习效率自然倍增。更重要的是,主动学习与积极规划的能力,是孩子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石。书中通过大量生动案例,手把手教会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这一关键能力,无疑是每位家长的福音,值得强烈推荐。

——杨炀|香港大学博士,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入选者。

◆ 你是愿意花21天教会他时间管理,还是愿意每天花2小时为他安排学习和生活?

【媒体推荐】

终于不用催了!

以前每天恨不得催100次,现在孩子自己定闹钟起床、写作业,这本书真的有效果!

——本书读者,10岁男孩妈妈  

 

 

  《不用督促的学习》这套系列图书,为我们揭示了儿童学习的真谛。当孩子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学习效率自然倍增。更重要的是,主动学习与积极规划的能力,是孩子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石。书中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逐步引导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这一关键能力,无疑是每位家长的福音,值得强烈推荐。

——杨炀|香港大学博士,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入选者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苏晓航

广东省珠海市新时代家庭教育研究服务中心主任、妇联主席,正面管教资深导师,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一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队列建设”课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亲自带导的12名正面管教导师之一。

畅销书《不用督促的学习》作者,曾获评当当网第八届影响力作家,获得广东省家教家风优秀公益讲师奖、广东省珠海市妇联学知行微课堂优秀讲师奖。为清华附小、珠海唐国安纪念学校等近40所中小学培训园丁课堂,累计服务了近10万名家长、4万多名孩子和3000多名在校教师。

靳育辉

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学习力导师,教师“轻松教与学”培训导师。曾任河南省妇联、郑州市妇联心理志愿者联络员,多所学校心理工作室主持人,多次获得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从事教育工作18年,个案咨询5000余件,家庭教育讲座3000余场,青少年学习力培训百余场。

何丽琴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大学教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家长讲师、学校讲师,儿童礼仪高级讲师,家庭教育培训师。多年来坚持践行和善而坚定的科学养育方式,通过讲座、一对一指导等形式致力于礼仪培训、家庭教育、青少年成长指导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和传播,旨在帮助青少年塑造文明有礼、尊重有爱、有负责心、具备合作能力等优良品格和生活技能。

展开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早上赖床不起,不催五遍根本起不来;

晚上七点半开始写作业,到了十一点仍写不完;

制订了学习计划,却总是一直拖延,难以执行;

玩耍与学习的界限不明,找不到平衡点

……

孩子拖延,妈妈苦恼!因为孩子的拖拉磨蹭、做事没计划,不仅需要妈妈每天花费大量的精力提醒他、督促他,还会影响到他的学习成绩!

本书通过“认识时间”“教孩子掌控时间”“任务管理训练”“学习管理训练”“生活习惯训练”五大章节,深入浅出地教授孩子如何成为时间的主人。书中不仅包含了实用的理论讲解,更融入了趣味横生的互动练习、生动案例与亲子实践指南,让孩子变得做事有条理、行动有目标!


展开
精彩书摘

【文摘】

 

犯错后总结,让孩子离正确的选择越来越近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制定最适合他的时间管理规划,并且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和支持,相信家长已经掌握了这些方法,也能初步做到张弛有度。但事情总是不会那么完美,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会犯错。

那么,回顾自己犯过的错误,总结经验,避免再次犯错,就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了。

很多父母会忽视这一步,以为孩子不哭不闹、按照约定把事情做完了,就大功告成了。实际上,事后总结才是真正最有力的推动孩子快速成长的方式。

 

小文特别喜欢跟爸爸一起登山,小时候,每次登山前,他都会在旁边看爸爸列计划、整理物资等。再大一点儿,他也参与其中,并且乐此不疲。到六年级的时候,爸爸甚至放手完全由他自己来列计划和做准备。

第一次去的是安全系数比较高的小山。在出发前,小文已经根据以往的经验,模仿爸爸列了物资清单,并且按照清单一样一样地准备和清点了物资,还按照最简洁、最省空间的方法放进了背包中。

天亮就要出发了,小文兴奋得翻来覆去,很晚才睡着,同时他也担心自己准备不充分、明天会迷路。可是想起爸爸全然信任的眼神和拍他肩膀时有力的手,他又多了一份安心和信心。

第二天一大早,二人开始登山了,仿佛跟以往一样,又好像有哪一点不同了。小文大踏步地走在前面,给爸爸指着路、说着景,而不是像往常一样跟在爸爸后面,由爸爸领着他走。他像飞入山中的小鸟,欢快地跳跃着,恨不得放声高歌一曲。爸爸看到他开心自信的样子,也觉得儿子真的长大了,毫不吝啬地一次次地伸出大拇指。

但好景不长,山顶一片乌云飘来,还没有等小文反应过来,天上已经噼里啪啦地下起了大雨。小文一下子慌了,在爸爸的帮助下翻遍了背包,也没看到雨伞或者雨披,原来他忘记带雨具了。

小文懊恼至极,不得不和爸爸找了一个远离大树、相对空旷的地方,把背包顶在头上避雨。虽然爸爸没有责备他一句,但他还是很难过。爸爸不在意地笑笑,邀请他一起欣赏雨中美景,两个人一边聊天一边淋雨,似乎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不久之后,雨停云歇,天边挂出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小文和爸爸一起把背包里的东西拿出来,挂在树上、放在岩石上晾晒。爸爸很认真地看着小文说:“孩子,你今天做得很不错!”

小文一下子愣在了那里,说:“可是……我连挡雨的工具都没有拿,爸爸你为什么还说我做得不错呢?”

爸爸摸摸小文的头说:“你是第一次独立地准备东西,犯错在所难免。你能考虑到大多数情况,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爸爸又接着说:“但你还是忽略了下雨这个情况,是不是?”

“是的,我没有想到山上会下雨,所以忘了带雨具。”小文回答。

“那你为什么会忽略这个情况呢?”

“因为我没有做好前期准备,没有考虑全面。”

爸爸欣慰地说:“是的,前期的准备非常重要,要考虑到每一个场景,尤其是突发事件的处理。你能够马上发现这一点,而且勇于承担责任,爸爸为你感到骄傲。”

爸爸继续说:“那以后再有类似这样的事情出现,我们怎么做会更好呢?

小文思考了一下,跟爸爸说:“在准备东西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也要考虑到突发事件,并准备相应的物资。出发之前多检查一下,也可以让爸爸帮忙检查,看看还缺了什么。还可以查一下沿途的路线,看看当有一些紧急情况出现的时候,可以去哪里避险……”

爸爸听着小文越来越完善的方案,再次夸奖了他。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或者出现疏漏,事后及时总结,可以让下一次做得更完善、更好。

 

在孩子的教育上,事后总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发现不足,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整体思维、框架式思维、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

首先,孩子在回顾全程并找出关键事件时,就有了整体思维和框架式思维。孩子们经常会钻牛角尖,只看到一点儿问题而忽略了整体。但是,当他们需要回顾整个过程并找出关键事件时,就必须具备整体思维,才能厘清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同时,该过程还能帮助孩子形成框架式思维,把重要事件在心中按顺序组织起来,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

其次,针对问题进行思考,锻炼了孩子分析事情的能力,也培养了他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孩子在课堂上或做作业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不经过思考、不能得出结论,那么这些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而事后总结就是让孩子花时间去考虑它,思考问题本身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进一步健全了。

再次,把思考的内容说出来,提升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孩子们有时会感到害羞或紧张,宁愿保持沉默,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意见。但是,当孩子尝试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时,他们将不得不克服这种心理障碍。随着孩子改进表达方式和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能力,并了解了如何为自己辩护,他们会变得更加自信,能大胆地抒发自己的心得。

最后,当孩子全面认识自己而不是单纯批判时,自信心就得到了滋养和提升。一些孩子可能因为成绩不如意而丧失了自信,而事后总结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同时还能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案。孩子们知道了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并从中吸取了教训,他们的自信心就会慢慢地增强。

综上所述,在孩子的教育上,事后总结具有多重益处。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整体思维、框架式思维、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事后总结还能帮助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自己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孩子在总结中还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进一步获得成长。上述所有优点均使得事后总结成为一种非常值得提倡的教育方式,据此,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进行事后总结。

家长思考题

1.你的孩子都犯过什么错误?

2.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你是怎样处理的?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1章 

教会孩子认识时间,培养孩子时间管理的好习惯

1.时间管理是孩子的必修课/3

2.让孩子期待时间管理,家长更省心/20

3.时间是生命的组成部分,理解了重要性,孩子自然会珍/34

 

第2章

教会孩子掌控时间: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1.时间管理是每个孩子的必备技能/43

2.时间管理三部曲:三个阶段,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53

3.张弛有度,激发孩子的自主管理意识/79

4.犯错后总结,让孩子离正确的选择越来越近/87

 

第3章

任务管理训练:提升做事效率,节省做事时间

1.做好任务管理,懂得区分轻重缓急/95

2.做好任务管理,让学习变得轻松/116

3.做好任务管理,运用工程思维出成果/127

 

第4章

学习习惯训练: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 合理用脑,让孩子学会采用最轻松的生活方式/137

2. 在学习中提升专注力,让孩子高效学习更轻松/154

3. 在学习中收获长久的愉悦感,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174

 

第5章

生活习惯训练: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学习精力有保障

1.运用一些小技巧,让孩子养成早起的习惯/193

2.记录时间账单,提升时间使用率/203

3.提示,渴求,反应,奖赏:四步养成好习惯/211

 

附 录

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的时间管理小游戏

1.挑战10秒/15秒/30秒/222

2.乌龟还是兔子/223

3.你快还是我快--寻宝越野赛/225

4.超级一分钟/225

5.一起猜时间/228

6.时间条/229

7.时间比萨饼/23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