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控制欲的本质是什么?
1 手握细沙,越用力越失去
完全被控制的结局,不是走向疯狂,就是步入毁灭
风靡一时的电视剧《重案六组》中有这样一则恶劣的案件:一对夫妻在家中惨死,和父母吵了一架离开家门的儿子回到家后报了警……但经过调查之后发现,真正的凶手就是这对夫妻的儿子。办案警官很吃惊也很气愤,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男孩面目狰狞地说:“我活得太憋屈了!他们看管我像看管犯人一样!你们能忍受每天放学回家,还没进门就要先接受父母翻书包、翻衣兜吗?他们每天只会让我好好学习,参加高考,根本就没把我当个人!”
在后来的走访中,办案警官才逐渐了解到:这个男孩是一个非常懂礼貌的好孩子,但父母看管得太严格了,从小就不让他和其他同龄人接触,导致孩子上学后也无法融进集体。刚上中学,父母就开始要求儿子必须考上好大学。第一次高考结束,他的分数达到了普通一本的录取线,但达不到父母预设的理想大学的录取线,在父母的要求下,男孩只好去复读。一次又一次,他的高考分数离理想大学的录取线越来越远,父母对他的管教也越来越严格。
这起悲剧的起源是,男孩现在已经二十出头了,在复读班里,他对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产生了朦胧的好感,就邀请女孩去家里做客,结果被父母赶了出来……男孩错误地认为,只有杀死父母才能彻底脱离他们的掌控。
另一则真实发生的案例同样惨烈:上海某高校里一个成绩优异的女研究生在宿舍里自杀了,逼她走上绝路的是病态控制狂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家里只剩下母亲、女孩和弟弟相依为命。母亲天天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一个人拉扯你们姐弟俩不容易,你们必须听我的话,好好学习,我下半辈子就靠你们了。”高考时,女孩想报考大连某所高校的海洋科学专业,但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母亲认为,女孩去外地上大学,就是想要抛弃母亲和弟弟,所以规定她只能报考本地大学,而且必须报考经济学专业。在母亲的眼里,经济学就代表着赚大钱,至于女孩的志向是什么,根本不重要。女孩实在拗不过母亲,只好听从了她的安排,进入本地大学学习经济学。
上大学之后,母亲还是想要控制女孩,但女孩在大学住校,母亲心有余而力不足。转折发生在女孩上大三的时候。那一年,弟弟也考入大学,开始了住校生活。母亲觉得,两个孩子都住校了,自己就不需要再租房子了,跟着弟弟住不方便,就要求住进女孩的宿舍。女孩开口反驳,母亲就骂她“长大了,翅膀硬了,不要妈了”。最终,无奈的女孩只好同意了。但这件事引起了其他室友的不满,她们找到女孩,想让她把母亲送出去。然而,母亲在搬进来之前就已经找过学校,哭诉自己家有多困难,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有多辛苦,自己一个人,平时还要在外面打零工,想和女儿同住,找个落脚的地方。校领导知道女孩家里的情况,就给予了方便。其他室友看赶不走女孩的母亲,所以平时对女孩没什么好脸色。女孩知道自己理亏,只好一边承受着母亲的操控,一边承受着同学的指责。她心想:再坚持一两年,工作后就好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