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妈妈,青春期我想这样过:解读12-18岁青少年101种行为
0.00     定价 ¥ 69.9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4180693
  • 作      者:
    赵莹
  • 出 版 社 :
    西安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作为知名的教育专家,作者深知青春期孩子面临的挑战,也对父母的焦虑有很深的理解。本书即是作者数十年和家庭打交道的经验总结,作者试图用自己找到的有效的与孩子对话的方法,帮助父母克服与青春期孩子对话时常见的障碍,让孩子成功度过青春期。
展开
作者简介
赵莹,20年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工作者,动力学心理咨询师,10000余个咨询时长。香港大学硕士,国际鼓励咨询师导师。20余万粉丝青少年心理博主——“Echo聊教育”。北京电视台特邀培训讲师、高级沙盘游戏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全科讲师、飞鹤乳业特邀儿童教育专家。擅长青春期危机干预、家庭系统养育咨询。专注于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深度解读青春期孩子行为背后的真相,引导父母从统合角度看待成长环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
展开
内容介绍
怎样和青春期的孩子对话,如何说话才叫好好聊?本书共十大章节,分为关系紧张之答案、情绪对抗之答案、学习懈怠之答案、父母头疼问题之答案、父母成长之答案等,涵盖青春期家庭主流难题,让父母深入浅出地掌握应对方法,把孩子培养成真正健康、自信的人。
展开
精彩书评
在这个对孩子教育目标
不断追求新“高线”的时代,
父母教养焦虑,亲子关系紧
张的现象泛滥。作者结合丰
富的心理咨询实战经验,为
现代中国家庭提供了切实可
靠的“底线”教育方式。
——郭蓓 / 启德教育首席
运营官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
师,我深知青春期教育的重
要性和挑战性。书中描述的
问题,我的学生也会频繁出
现。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
家长和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本书提供了能落地且实用的
方法,易于操作,相信每位
读者都能有所收获,帮助孩
子们更好地成长。
——刘芳 / 东城区某公立
小学32年教龄一线教师
作为一位近20年的教育
从业者,同时作为两个青春
期孩子的妈妈,在阅读赵莹
女士的著作后,我产生了强
烈的共鸣。赵莹女士精心撰
写的这部关于家庭教育、亲
子关系与青春期的书籍,如
同一盏明灯,为我们的家庭
教育之路指引方向。我有幸
为大家推荐这部极具价值的
作品,希望它能成为您家庭
教育路上的得力助手。
——华荣 / 澳大利亚弗林
德斯大学教育硕士、原某卫
视教育板块青少中心主任、
现北京电视台培训中心青少
年艺术考级及语言艺术教师
培训项目负责人
书中内容是作者在日常
咨询工作中的真实体验,能
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
内心世界。作者以一种共情
、关怀、乐观的态度看待日
常亲子互动关系。书中的案
例分析已成为心理学的热门
研究领域,让我们与作者一
起踏上这个神秘的心灵探索
之旅!
——刘丽娟 / SEL情商训
练导师、注册心理咨询师
展开
精彩书摘
年少轻狂是正途,叛逆是孩子的自救
老朋友都知道,我是青少年心理工作者。我每一天都和孩子们在一起。
青春期,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个阶段的孩子身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带引号的“叛逆行为”,就像一颗等待萌生的种子,时时刻刻在孩子的身体内蠢蠢欲动,这时候的父母也如临大敌。
一边是孩子渴望被成人世界认同,通过叛逆的行为向全世界宣誓:我长大了,我再也不是父母手中的棋子,我急切地等待着自己破茧而出。一边是充满焦灼、不解、愤怒的父母。“我眼中那个乖孩子去哪儿了,我的强权怎么没有用了?”这样矛盾的画面,在青春期的家庭比比皆是。
爸爸妈妈可曾想过:
叛逆,这两个字本身的解释,是对来自外界的束缚和限制的反抗。
我们曾经刻意为孩子竖起的各种遮挡,在成人眼里是严密的保护。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当他逐渐有了力量,曾经的保护就变成了孩子首要挣脱的目标。矛盾一触即发。
事实上,当我们指责孩子叛逆的同时,也暴露了这叛逆的根源,就是在家庭系统当中,我们过度的保护,演变成了控制和压制。
父母有意无意的束缚,会让正在寻找自我的孩子无所适从甚至反感至极。
我们指责他们不听话时,是否反省过自己,束缚了孩子的身心发展。
什么时候,听话变成了我们衡量亲子关系的唯一标准,孩子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究自己,去理解生命,他们终将无法独立。 十几岁的孩子,不轻狂枉为少年。
叛逆不是不可原谅的错误,更不是没有答案的难题。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只有亲子之间的爱是为了分离。
孩子的所有行为,最终都在为成为他自己而努力!
让我们静静地陪着他们,去观察、去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回忆一下曾经少年时期的自己。真正的爱和关心,沟通和理解,才是解决问题钥匙的根源。
青春期绝对不能碰这个雷区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个绝对不能碰的雷区,就是孩子的隐私。
一天晚上闺蜜打电话,声嘶力竭地号啕大哭:“为什么呀!为什么呀!我怎么对不起我儿子了,他要这样对我!”她和儿子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了解了事情经过,我告诉她:“孩子吼你一顿,你真的,不冤枉!”
孩子上高中了,期中考试没考好,有四科没及格。闺蜜看见成绩单就炸锅了。她想知道孩子每天点灯熬油的不睡觉,为什么还是这样的成绩!然后就做了一件特别不可思议的事:在孩子房间里偷偷安装了摄像头。
其实我说到这里,大家就应该已经猜到结局了。没错,孩子发现后把家里的音响、茶几、电脑全砸了,然后和他妈妈说:“你记住,我就是一个失败的人!我就要做一个失败的人!以后我出去讨饭都不用你管,但你再敢窥探我的隐私,你试试看!”
说实话,我挺理解孩子的,虽然过激,但又在情理之中。十几岁的孩子极其看重自己的隐私,父母没有边界的行为会让孩子的防御机制开到最大。
你觉得孩子有隐私会让你担惊受怕,可孩子觉得你在侵犯他的自尊!你可能担心他会成为不良少年、会看网上的成人电影、会背着你抽烟等,但事实上,不管你怎样去窥探他的隐私,你有多么警觉,孩子想做的时候一定会做,只是会更加隐蔽、不轻易被你抓到而已。
所以当青春期来临,对于不良事件最好的预防,就是和孩子保持和善而坚定的亲子关系。明确地表达父母的底线,但同时不忘向孩子表达爱!要让孩子们知道,无论他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他这个“人”对爸爸妈妈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不能和青春期孩子硬碰硬?
青春期是什么?是孩子破茧成蝶、自我整合、打碎重建的阶段;是孩子荷尔蒙爆棚、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躁动难安的阶段;是身体发育带来了情绪多变、心里像着火、夜里失眠、自己也想变好,但就是找不到方法的阶段。
面对一个身体发育接近成人、思维还在混乱的“火药桶”,硬碰硬,你想过后果是什么?这个时候,智慧的父母面对“火药桶”要注意三件事。
一、回家不要只谈学习
孩子回家已经很累了,别再和孩子只谈学习。我们太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挫败感不缺爸妈的一句讽刺和责骂。多给孩子点温暖,哪怕只是单纯地聊天,说点他感兴趣的话题。
二、收起你的小伎俩
很多妈妈总会侧面提醒、说教孩子。孩子长大了,收起咱们的小伎俩,否定孩子、拿孩子做比较、激将法、旁敲侧击,都会让孩子马上爆炸。
三、不要总觉得孩子就得管服才行
如果你觉得硬碰硬都不过瘾,还必须把孩子管服了为止,一切方法全用上,把孩子的自尊踩在脚下。我只能说,真的别让你的无知害了孩子。
在青春期里,家长难,孩子更难。一个不成熟的小脑袋,安在一个已经快成熟的身体上,这样的小怪物每天都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他急迫地想要找到他自己。他要完成蜕变,就要先知道“我是谁”,然后才能前行。
这个时候,亲子关系高于一切!
孩子什么道理都懂,大道理家长说了没用就少说或不要说,多一些信任多一些尊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关系紧张之答案
年少轻狂是正途,叛逆是孩子的自救
青春期绝对不能碰这个雷区
为什么不能和青春期孩子硬碰硬?
把孩子当朋友?我倒是有些不同看法!
披着华丽外衣的骗局:亲子关系中的情绪倒置
百试不爽的“温柔套路”,青春期最吃这一套
三道测试题告诉你,当下能不能批评孩子?
和青春期孩子交流的秘籍
爱和规则并不冲突
孩子形形色色的小毛病,为啥总能激怒父母?!
当你不喜欢孩子的朋友时
家庭隐形PUA:给孩子制造愧疚感
过度期望是搞砸一切关系的开始
父母和青春期里的孩子应该保持什么样的距离?
小心翼翼呵护孩子,怎么问题却越来越多?
仇视父母,出口伤人,父母与其绝望不如这样
父母越反对,孩子越坚持?青春期的禁果效应
第二章 情绪对抗之答案
别让我们的无知害了孩子
青春期,不叛逆不成长!
孩子不高兴,你怕吗?
四招化解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对抗
孩子需要被“看见”
直击灵魂的对话,孩子通透得难以想象
更容易让孩子出问题的三种家庭
为什么孩子的怒火那么大?
孩子摔东西、喊叫、情绪失控,父母别慌
青春期家庭日子好不好过?取决于这三点!
为什么孩子不想和我说话?
父母苦学情感表达,为何孩子觉得虚伪?
为何孩子总对妈妈出现情绪对抗?
第三章 学习懈怠之答案
你是孩子和学习之间的第三者吗?
孩子不想上学,多半是因为这三点
警惕!厌学、休学引发原因有本质不同
厌学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
厌学严重程度自测,先识别再应对
孩子厌学,积极等待更有效!
总是不舒服,逃避上学,孩子是在撒谎吗?
厌学是表象,修复亲子关系才是根源!
厌学孩子的内心,绝望到你难以想象
厌学孩子真正在乎什么?95%的父母都想不到
孩子躺平,父母与孩子沟通前要做哪些准备?
复学反复是常态,稳住情绪走向成功
孩子想优秀,但是他不敢!
别让分数定义孩子,生命总有无限可能
第四章 躺平摆烂之答案
孩子一直挺好的,为什么突然抑郁躺平?
孩子躺平的根源,可追溯到父母的原生家庭
我们要放弃的不能是孩子,而是我们的执念
接纳会让孩子一直摆烂?
权利给孩子后,父母面对的挑战是什么?
道理越对听了越炸毛
让孩子越长大越想逃离的三种家庭
家有网瘾的孩子走出来了
孩子熬夜上瘾怎么办?要不要管?
孩子自伤时最想听到的是什么?
家庭中父母强势,会有两种结果
孩子持续情绪不佳,做这四点帮助他
“没劲”“没意思”,空心病来袭父母怎么做?
孩子在家休息很久了,怎么还不好?
帮孩子走出焦虑抑郁,这两点缺一不可
第五章 父母头疼问题之答案
青春期孩子的八种典型思维逻辑
女孩进入青春期,都有这危险的三大困扰
危险的14岁,家长知道这四招就稳了
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的映照
别忽视这四点,是孩子的求救信号!
家长的担心,孩子会解读为自己的无能
如何获得让全家更快乐的松弛感?
人生到底有没有起跑线
明明接纳了孩子,可现状一点没变?
老师告状,一定是孩子错了吗?
“没忍住”?情绪上头不是伤害孩子的理由
容易陷入焦虑的高敏感孩子什么样?
放下“拯救心”,没有谁必须为他人的高兴负责
警惕“毒友谊”,它比早恋更可怕!
成熟的母爱从妈妈体面地退场开始
亲子间最好的状态:我们是彼此的骄傲
第六章 父母成长之答案
做60分妈妈,孩子人生一路开挂
做摧不垮的中年老母
被支持、温暖着的妈妈,才是家里最好的风水
妈妈在童年得到的爱很少,就先别着急拯救孩子
夫妻关系搞不定,孩子早晚出问题
做不焦虑妈妈,不是态度而是能力
请允许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人到中年感悟多,做什么才是爱自己?
妈妈快乐做自己,孩子才能安心长大
被社会裹挟不停焦虑,走出困境要靠它
咨询室的自恋型父母
第七章 如何让孩子更优秀之答案
孩子的自信源于你眼中他的样子
想让孩子从心底自信,别碰这四件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配得感”从何而来?
7岁之后,父母必备五个养娃“套路”
掌握这四种语气,没有孩子不爱听的话
有这三个特点的父母,孩子心理不会出问题
内在有爱的孩子什么样?看看妈妈就知道
放弃托举,向下扎根,才能培养孩子的自驱力
溺爱固然不好,但也比缺爱的孩子幸福
你表达的关心,为什么让孩子有羞辱感?
一败不起和越挫越勇中间,就差这一点
父母过度取悦孩子,是另一种形式的控制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给他探索世界的勇气
父母的三次撑腰,换来孩子的一生抬头
接纳有真假!90%家长都会踏入的误区
第八章 性教育与早恋诱惑之答案
正面坦荡地聊性,从这三点开始
青春期女儿早恋,智慧妈妈这样做
儿子早恋,可以与孩子深度剖析这三点
让孩子意识到不是所有早恋都美好,远离疯狂
第九章 金钱与青春期之答案
哪两种孩子对钱会非常渴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