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投资行为学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4302353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投资行为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的局限,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融合了心理学、行为学、金融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通过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投资者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如何做出决策,并探讨这些决策背后的心理机制和行为规律,为投资者避免投资决策失误、制定正确的风险控制措施和投资策略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投资行为学》采用实验研究、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多维度、多视角分析了中国主流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心理行为偏差、投资策略等内容,揭示了投资者的决策过及其影响因素。《投资行为学》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金融等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以作为参书籍,在帮助投资者认知自身存在投资心理与行为偏差优化投资决策过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投资行为学理论基础
  学习目标
  了解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的理论观点;
  掌握噪声交易者理论、有限套利理论、投资者心态理论、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行为投资组合理论、行为公司财务理论、预期理论、认知偏差、投资者情绪理论;
  掌握反向投资策略、动量交易策略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价值平均策略、利用行为偏差策略、投资组合策略、购买并持有策略、捕捉并集中投资策略
  第一节 行为经济学理论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传统经典经济学以其严密的逻辑和严格的理论假设,运用现代数学工具构建精密的经济学模型来分析经济金融问题以及社会中的个体和组织行为。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从公理化理性偏好假定出发,发展了期望效用函数理论。Arrow和Debreu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框架中,成为处理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分析范式,进而构筑起现代微观经济学并由此展开的包括宏观、金融、计量等在内的理论大厦。然而,现实中,特别是金融市场中诸如“羊群效应”“股权风险溢价”“处置效应”等很多决策行为,无法用期望效用函数来解释;现代经济学片面注重逻辑演绎和数学定量的研究,忽略了人的主观因素和具体的实验分析方法,导致传统经济学不断面临着来自现实和理论的挑战。
  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假设过于众多和精确提出疑问,把行为因素纳人经济学分析框架之中,对现实中的经济金融现象加以解释和分析,使得经济学研究更贴近于现实世界。1954年Markowitz的“财富的效用”和1961年Ellsberg的“风险、不确定性与原始的公理”针对“期望效用理论”的反常规推论提出挑战;1955年Stroz对“贴现效用模型”的指数形式的贴现函数提出异议。这些论文都对后来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在《期望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一文中,提出了人类行为与经典投资基本决策模型假设存在冲突,并将这种现象称为“认知偏差”和“框架依赖”。20世纪80年代,Thaler关于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列、投资者心理账户等问题的研究,使得行为经济学逐步被学界认同而成为一个新兴的学派。由于对行为经济学里程碑式的贡献,Kahneman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目前,心理学融人经济学已经得到经济学领域众多学者的逐渐认可,确立了其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地位。
  二、行为经济学的心理学理论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复杂的、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中的投资、储蓄、价格变化等经济现象的学科。行为经济学认为,每一个现实的决策行为不仅受到自身固有的认知偏差的影响,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行为经济学承认经济人理性在传统解释范围内的有效性,与传统解释所不同的是,该理论把经济人理性视为一种特例,理性要与理性之外的其余部分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人类行为的整体。因此,解释人的经济行为时可能涉及人的心理学范畴的讨论。
  (一)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信念及价值判断方面的各种偏差,主要有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心理账户、保守主义和后悔厌恶等。
  这些认知偏差不容易消除,并且能够使人们对风险环境下的选择方案形成错误的偏好序列,从而最终导致人们在决策过程中产生系统性的偏差。
  1.启发式认知偏向
  人们解决问题的策略可分为算式认知与启发式认知。
  算式认知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按照其规则操作,就能得到问题的解,对应的是思维系统的思维判断。
  启发式认知是凭借经验的解决方法,是一种思考上的捷径,是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其通常是笼统的规律或策略,也称为经验法则。
  启发式认知偏向即人们在作判断的过程中,走思维捷径而导致的判断偏差。
  许多情况下,人们一般无法充分分析涉及经济判断和概率判断的环境,启发式认知偏向揭示了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判断与传统经济理论所假定的那种理性发生系统偏差的机理。
  (1)代表性偏向,是指在判断时常常对先验概率不敏感,反而过分关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事实。具体包括以下现象:
  1)简单地用类比的方法去判断。
  专栏1-1 名词解读:龙头股现象
  龙头股现象:股票市场上一个板块龙头股的上升或下跌,经常带动板块内的其他股票的上升或下跌。
  解读:由此可见,人们衡量股市涨跌趋势根据的是某只个股的涨跌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市场,而很少考虑其他股票的相关概率。
  2)判断者不能正确理解统计样本大小的意义,容易以小样本的统计结果代表真实结果产生偏差(小额数量法则),或者低估大样本与全体人口的相似性。
  ……
展开
目录
导论 1
学习目标 1
思考练习题 15

第一章 投资行为学理论基础 17
学习目标 17
第一节 行为经济学理论综述 17
第二节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33
第三节 基于投资行为学的投资策略研究综述 81
思考练习题 85

第二章 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 88
学习目标 88
第一节 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特征 88
第二节 个人投资者投资方法与投资心态 93
第三节 个人投资者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 112
思考练习题 129

第三章 证券公司投资行为分析 131
学习目标 131
第一节 机构投资者概述 131
第二节 证券公司投资行为特征 142
第三节 证券公司投资过程中的投资理念及投资行为偏差 150
第四节 证券公司投资策略与风险控制 152
思考练习题 160

第四章 基金投资行为分析 161
学习目标 161
第一节 证券投资基金概述 161
第二节 基金投资行为特征 165
第三节 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现状 171
第四节 私募基金投资行为 177
第五节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行为 190
思考练习题 202

第五章 其他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 204
学习目标 204
第一节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204
第二节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215
第三节 保险公司投资行为分析 221
第四节 主力机构投资者行为分析 225
思考练习题 241

第六章 投资行为操作 243
学习目标 243
第一节 投资素质与投资心理塑造 243
第二节 投资者风险教育 250
第三节 投资策略与操作 259
思考练习题 277

参考文献 27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