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趣味语言解析市场中的人性密码
重构心理账户,跳出追涨杀跌的决策陷阱
◎前一天德国股市因强势欧元下跌,当天德国股市又由此上涨,都可以给出貌似合理的解释,为什么股市存在这种似是而非的现象?
◎技术分析师将随机波动的股价绘制成图表,从中发现了大量规律,他们坚信图表上的走势反映了人类行为,但靠着一根根曲线能致富吗?
◎人们给每个投资对象设立了心理账户,从而花很多时间研究资产组合中的单一股票,忽视了这只股票与整体不相适应,究竟如何克服这类问题?
你是否也在经历这样的投资困境:股市大涨时跟风追涨,暴跌时恐慌割肉,相信投资专家,总是妄图打探内幕消息?这不是因为你不够聪明,而是你的大脑早已被“金钱认知陷阱”劫持:从众效应让你盲目跟随股评专家,损失厌恶让你在熊市底部清仓,确认偏差让你对理财骗局毫无抵抗力……
《杰出投资者的情绪管理课》撕开了传统投资教条的伪装。行为经济学专家贝克通过舒马赫的果酱实验、基金经理电话号码陷阱等各种各样经典案例,无情揭露投资者为何总是错误或片面地处理信息,进行情绪化决策,表现出与“理性人”完全不相容的行为。资本市场本质是一场人性博弈,当多数人沦为情绪的奴隶,清醒者便拥有了“赚取超额收益”的特权。
读完本书,你会理解:许多看似非理性的行为实则展现了人类决策的多样性,投资无须战胜市场,只需比群体少犯一个错误,就能笑傲股市。
第 1 章 从众效应 投资专家为何也争相跳进股市陷阱?
不屈服大众,是傻瓜还是英雄?
聪明人为何买不可靠的股票,又恐慌将其抛售?
盲目跟风:只因相信自己能及时抽身
从众的心理因素:归属感、决策便利与和谐感
大师情绪管理课 为什么巴菲特不住在华尔街?
第 2 章 随机性 人们为什么乐此不疲地在不确定性中寻找规律?
代表性启发:在不确定性中,用相似性代替概率分析
股价随机漫步却形成规律,技术分析由此诞生
分析走势图,会诱发一种具有欺骗性的安全感
为什么“黑色星期四”如此深入人心?
“热手效应”:“这段时间我做什么都能成功”
大师情绪管理课 上帝也会掷骰子
第 3 章 损失厌恶 相比趋利,人们更愿意避害
损失的痛苦是获利的喜悦的两倍
沉没成本效应:在错误基础上,再投入新资金
你是承认亏损,还是加仓摊低成本?
处置效应:人们为何卖掉赢利的、保留亏损的?
保本产品性价比不高,为何却大获成功
大师情绪管理课 减少操作频率,忘掉买入价格
第 4 章 参考点依赖 亏了还是赚了?全在于你的感受
百万富翁为何为了几分钱而斤斤计较?
辛苦赚来的钱如何一点一点从手中溜走?
赢利和亏损都是感受出来的
期望效用理论:信仰上帝的好处有多大?
人们累积的损失越多,越愿意追加赌注
大师情绪管理课 不计算每只股票亏损,只计算整体亏损
第 5 章 锚定效应和框架效应 换个角度进行决策
权威人士提供的锚点更易导致灾难性后果
锚定效应:市场的报价会影响你的估价
框架效应:同一问题不同表述如何影响决策?
大师情绪管理课 逆向思维有效应对锚定效应和框架效应
第 6 章 心理账户 资金来源不同,处理也截然不同?
同样损失100 欧元,反应为何会截然不同?
昂贵的“混合账户”
额外收入,格外好花
人们为何越亏损越投入?
为何过度关注单一股票,却忽略整体资产组合?
信用卡加快了支出速度,却不让人心疼
大师情绪管理课 “把小金额变成大金额”的方法
第 7 章 被动决策 不作为的代价有多大?
禀赋效应:自己买的股票更值钱?
惯性谬误1 :“我想保持现状”
惯性谬误2 :沿用标准设置
可选项越多,越犹豫不决
大师情绪管理课 多想一想,不作为会有哪些损失?
第 8 章 过度自信 “我能战胜偶然性”
为何高估自我而导致巨额亏损的例子屡见不鲜?
自利性偏差:成功在我,失败在天
74% 基金经理认为其业绩高于平均水平
男性比女性自负,女性投资业绩却更好
在淘金热中赚到钱的,大多是卖铁锹的人
后见之明偏差:“我料到会是这样的”
如果你肯定某只股票会涨,为什么当时不买?
大师情绪管理课 及时反馈、随时记录可对付过度自信
第 9 章 确认偏差 “先入之见”欺骗了我们
“不要相信不是自己编造的统计数据”
筛选基金公司的3 个标准
业绩排名第一的基金还能买吗?
股市预测专家是怎样炼成的?
虚假相关:天气好,股市会上涨
趋势跟踪模型:通过后视镜推测前路
大师情绪管理课 强迫自己从相反的立场考虑问题
第10 章 时间不一致性偏好 超越短期诱惑,实现更大化长期收益
想要长期正确的东西,却在做短期错误的事情
在意志坚定时锁上冰箱,然后把钥匙扔掉
能不能在风险最小化的同时,实现收益最大化?
重点不是优化投资组合,重点是多元化
越是不可能事件,越显露资本市场真实性
永远不要低估资本市场的风险规模
大师情绪管理课 尽早投资,定期储蓄,严控风险
第 11 章 精神市场营销 识破心理学家的营销术
为了招揽客户,银行会操纵客户情绪?
资本市场如何借助心理学伎俩进行营销?
大师情绪管理课 金钱不会思考,但你必须学会思考
后 记 不要照本宣科,活学活用行为金融学
证券交易大师,华尔街传奇 杰西·利弗莫尔
你的股票会变,自然你的钱袋也会变,但市场永不改变,因为人性永不改变。
“欧洲巴菲特”,《大投机家的证券心理学》作者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
心理学造就了90%的股市行情。投资者利用别人的愚蠢所获得的收益,往往比靠自己的智慧来得多。
股市专家,安德烈·科斯托拉尼的长期合伙人 戈特弗里德·赫勒
本书填补了投资心理学的空白,既非枯燥的理论,又充满惊悚小说般的阅读快感。它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常见误区,提供了实用的投资建议,并指导读者如何为未来做好长远规划。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大霄
世事洞明皆学问,而在汗牛充栋的投资类图书中,对投资者来说最陌生却也最急需的,可能就是投资心理学方面的图书。从网上的讨价还价,到现实中的投资选择,都需要我们更透彻地理解人类的投资心理,以便作出更好的投资决策。而你现在翻开的《杰出投资者的情绪管理课》,就是一本关于投资心理的好书。
“德国2013年度最佳财经图书奖”获奖评语
《杰出投资者的情绪管理课》清晰解释了心理因素在投资方面的作用。通过通俗易懂和言之有据的描述,作者探讨了隐藏在金融市场的种种心理陷阱。作者这种趣味横生的写作方式征服了评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