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开源体系建设100问
0.00     定价 ¥ 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1583888
  • 作      者: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出 版 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开源技术正从代码协作升维为国家战略能力,成为全球数字文明演进的核心引擎。《开源体系建设100问》以十大维度、百个关键命题,为读者铺开一幅从技术哲学到产业实践的开源全景图谱,堪称数字时代的“开源百科全书”。

 1.深度解构开源本质:从“开源是否等于免费”到“黑客文化基因溯源”,直击开源核心命题,拆解开源与知识产权、公共产品的复杂关系,为技术初学者与行业观察者提供认知原点。系统梳理全球活跃项目运作机制,揭示开源社区“虚拟协作实体化”的组织奥秘。

 2.全景展现开源价值图谱:穿透技术表象,剖析开源如何重构数字经济竞争格局、赋能中小企业突围、推动教育公平与可持续发展。DeepSeek等案例实证开源对AI产业的颠覆性影响,央国企参与路径为企业战略转型提供范本。

 3.风险治理与生态构建方法论:独创性提出开源“安全-合规-供应链”三位一体风控体系,软件物料清单(SBOM)等工具解析为企业筑起护城河,为打造高活跃度开源生态提供实操指南。

 4.数字文明时代人才战略:构建覆盖“青少年-高校-职业院校-社会公众”的开源素养培育体系,提出开源人才三维评定模型,破解组织数字化转型中的人才困局。

 5.政企协同创新蓝图:企业开源九大实战路径、地方政府六大保障体系直击痛点,从内源模式探索到开源出海策略,从产业园区建设到数字基建布局,为政企把握开源经济红利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当生成式AI重塑千行百业,这本书既是科技工作者的“开源启示录”,更是决策者把握数字主权博弈的战略罗盘——它证明:未来的技术巅峰,必由全球开发者共筑。


展开
作者简介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秉持“国家高端专业智库 产业创新发展平台”的发展定位和“厚德实学 兴业致远”的核心文化价值理念,在重大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和测试认证等方面发挥了有力支撑作用,为我国通信业跨越式发展和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壮大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围绕国家“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新战略,中国信通院在强化电信业和互联网研究优势的同时,不断扩展研究领域,在4G/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未来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前瞻布局,在国家信息通信及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领域的战略和政策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
内容介绍

  在数字化浪潮中,开源体系建设成为关键力量,《开源体系建设 100 问》应运而生。本书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精心打造,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高文鼎力推荐。它融合了深入的理论分析与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开源项目建设、社区培育、行业应用、风险治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给出了全面且独到的解答。无论是想了解如何搭建高效的开源项目,还是探索在 deepseek 等前沿技术背景下开源体系的创新发展,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它是您在开源领域探索与实践的得力指南,助您在开源体系建设的道路上抢占先机,值得入手!


展开
精彩书评
  ★开源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方法论,还展示了数字文明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功实践。《开源体系建设100问》通过百个极具穿透力的关键议题,系统揭示了开源技术从底层代码到国家战略、再到全球协作的演进逻辑。该书不仅剖析了开源生态如何重塑全球产业链的竞争格局,更敏锐捕捉到开源协作模式对数字主权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深层价值,为中国开源体系建设提供了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的认知坐标。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前开源开放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形成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开源体系建设100问》系统梳理了开源生态的多维价值。该书不仅深入剖析开源技术对科技创新的底层支撑作用,更从项目孵化、社区治理到产业协同构建了完整的知识框架。书中对开源协作模式与创新范式变革的探讨,为学术界与产业界融合提供了新思路。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双轮驱动”的时代背景下,这部著作值得每一位关注未来产业变革的读者深入研读。
  ——高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开源体系建设100问》以跨时代的战略视野,系统解构了开源技术和开源文化驱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底层逻辑。从代码托管到社区治理,从许可证合规到商业生态构建,从技术中台到组织转型的协同演进,为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等组织提供了可落地的开源路线图。该书结合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产业,以案例方式揭示了开源社区催生指数级创新的逻辑一一代码贡献者、行业用户和学术机构形成价值共生体将触发产业创新的链式反应,生动诠释了开源技术和开源文化作为数字化转型“原子动能”和“加速器”的战略价值,为各类组织打破创新壁垒、激活内生动力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在5G、云计算、生成式AI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的当下,该书是科技工作者不容错过的“开源行动手册”。希望书中“开源即协作”的理念,能帮助读者在数智化浪潮中加快发展,共筑美好的数字未来。
  ——邵广禄 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中国电信集团原总经理
展开
精彩书摘
  《开源体系建设100问》:
  当今时代,开源已成为数字生产的重要方式。在实际开发工作中,开源组件已成为众多产品开发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分支一主干”的模式也成为绝大多数企业开发的主流选择。对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职业院校来说,进行开源技能培育已成为必然的选择。为了有效培育掌握开源技能的人才,职业院校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
  一是将开源技术融入课程体系。比如,开设Linux操作系统、开源软件开发、云计算等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开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其中,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技能的关键。职业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应用开源技术。这种实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源社区。通过贡献代码、参与讨论等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提升技术能力,还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职业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开源项目,培养学生的开源精神和协作能力。这种社区参与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动态,帮助他们建立起广泛的专业网络。
  四是培训和提升教师能力。职业院校应加强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开源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参与开源项目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效果。教师的专业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是举办或参与开源竞赛。这种竞赛驱动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学习国际先进的开源技术和理念,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这种国际视野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工作环境。
  74.如何培育社会公众的开源素养?
  开源不仅仅是开发者的工具,它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比如,我们每天使用的智能手机,其底层操作系统Android就是开源的;我们常用的浏览器Firefox也是开源的。开源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不仅在信息技术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还能应用于日常管理和多方协作中,帮助建立开放式的组织和协作模式。
  提升社会公众的开源素养,需要充分理解开源模式,将开源与自身业务结合,充分利用开源的优势,具体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一是做好开源宣传工作,让社会大众知道开源、了解开源,通过科普读物,拉近社会公众与开源的距离,内心认同开源这种创新模式。
  二是深入开源分享,通过沙龙活动、读书分享思考开源与自身业务的关系;通过开放日活动,近距离接触开源、感受开源。
  三是举办开源比赛,通过开源大赛,激励社会大众参与开源建设。
  四是开展开源培训,将开源融入教育培训体系,从源头强化开源认知,将开源纳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夏令营活动,为青少年埋下开源的种子。
  提升社会公众对开源的认知,意味着我们可以将开源模式应用到日常工作的各方面——通过多方协作,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同时,用透明的方式逐步改进和完善共同完成的作品。
  ……
展开
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