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南沙、横琴、前海: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三个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东省的九个主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以及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构成的城市群,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承载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和深圳前海三个自贸区以其各自独特的优势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
一、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最南端,东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与中山市、佛山市顺德区接壤,地处珠江出海口和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也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节点,更是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陆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在南沙方圆 100 公里的范围内,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内九大城市、六大机场。
2012 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南沙新区被设立为国家级新区,是第六个国家级新区。2015 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正式挂牌成立。2022 年 6 月,为推动广州南沙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国务院发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南沙方案》赋予南沙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战略定位,强调与港澳协同,共同扩大对外开放:将南沙打造成为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
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位于广东省珠海市南部的横琴岛,珠江口西侧,与澳门三岛隔河相望,最近处仅 200 米。虽然地处珠海,但由于地形地貌的原因,横琴与珠海市区的交通互连性并不好,反倒不如与澳门特区往来近便。
2009 年,国务院批复实施《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横琴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继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2015 年,中央审议通过设立广东自贸区横琴片区。2021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横琴方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成立。《横琴方案》的定位是“新平台、新空间、新示范、新高地”,即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赋予横琴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
三、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地处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半岛西部,位于珠三角区域发展主轴与沿海功能拓展带的十字交会处,紧邻香港特别行政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
2010 年,国务院批复实施《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2010—2020 年)》,提出“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2015 年,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成立,标志着前海自贸区的正式成立。2021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前海方案》),进一步扩展前海合作区的发展空间,总面积由 14. 92 平方公里扩展至 120. 56 平方公里,并提出到 2025 年和 2035 年的发展目标。
《前海方案》聚焦“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目的在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其核心是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