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产品在区域间流动,区域间劳动力流动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因此,区域间劳动力流动也成为统一市场建设所研究的重要对象。通常来讲,国家内部会存在某些劳动力流动摩擦。这些劳动力流动摩擦通常体现为区域工资差距、对于家乡的偏好、区域流动成本、移民中存在的劳动力选择。显著的区域工资差距意味着一些地区的工人比其他地区的工人收入要少很多。这些工资差距不能完全用人力资本或其他可观察特征来解释。这表明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如生产率或补偿性工资差异等导致了工资差异。对家乡的偏好也会减弱区域间劳动力的流动。通常工人会非常依恋他们的家乡,这可能会降低他们为了工作而迁移的意愿。这种依恋可能是由于家庭纽带、文化习俗和语言障碍等因素造成的。较高的区域流动成本阻碍了劳动力在区域之间的流动,特别是低技能工人的内部劳动力流动受到限制。这可能是由于高昂的迁移成本、劳动力缺乏关于其他地区就业机会的信息以及目标地区进入的监管壁垒等因素造成的。劳动力迁移中也有可能存在对生产力的正向选择,这表明劳动力迁移成本可能是阻碍人口流动的重要障碍。这意味着那些迁移的劳动力往往比留下来的人拥有更高技能,这会限制劳动力流动性增大所带来的潜在收益增加。
给定这些劳动力流动摩擦后,我们需要详细刻画劳动力流动的形成机制。通过区分劳动力流动成本和不同区域的设施差异,我们可以分析工人对于劳动地点的选择和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前者通常意味着只有当工人预期获得更高的工资时才会迁移,而后者则意味着一些地区必须付出更大代价来吸引工人。通过消除劳动力流动的摩擦,我们可以估计减少内部劳动力迁移壁垒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并量化此类政策变革可能带来的总体生产收益。
大量实证研究探讨了劳动力流动对于劳动力市场以及生产率水平的影响。劳动力流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以往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一些研究表明,劳动力流入会取代本地工人,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劳动力流入会补充本地工人数量并提高整体生产力水平。支持取代效应的主要原因是,新迁入的劳动力会愿意接受比本地工人更低的薪资,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本地工人薪资和就业机会减少。这些劳动力可能更容易从事低技能职业,这可能导致本地居民针对这些职位的竞争更加激烈。支持补充效应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填补某些行业和职业中出现的劳动力短缺来补充本土员工,迁入的劳动力可以与当地工人形成互补。新流入的劳动力还可以把新技能带到当地劳动力市场中,这将促进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和经济增长。
此外,劳动力流入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不同影响的部分原因在于不同区域和时间段内劳动力的特征存在差异。例如,一些研究发现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入可以填补高技能职业中出现的劳动力短缺,并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积极影响;而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入则可能通过与本地居民争夺低技能工作而对劳动力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劳动力流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复杂的,取决于各种因素。虽然一些研究表明新的劳动力可以通过取代本地工人或降低薪资对劳动力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但也有研究认为新劳动力通过补充本地员工和填补劳动力短缺来提高生产率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尽管劳动力流动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存在争议,但关注劳动力流动对于生产力的影响可以提供新的角度来分析劳动力流动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政策制定者也能够获得基于生产力角度的证据。决策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制定政策,吸引那些可能对生产率和每位工人收入产生积极影响的移民,同时解决有关本地居民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