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模式:农村养老服务精准供给研究
0.00     定价 ¥ 9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534022
  • 作      者:
    刘小春,李婵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聚焦老年人口异质性前提下的农村养老服务精准供给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综述现有农村养老服务研究成果,界定老年人、养老服务供给、养老服务需求、农村养老服务和精准供给等相关概念,梳理需求层次、普惠性社会福利、供需平衡、可持续发展、可行能力、公共产品和生命周期等理论基础上。利用采集的1002份农村养老服务需求农村居民样本数据,378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行政村样本数据等展开研究。一是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二是运用聚类分析和加权秩和比(WRSR)法对农村居民养老服务项目需求优先次序进行排序,进而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探究农村居民养老服务项目需求的影响因素。三是构建熵权-Topsis模型对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水平进行分析,进而建立多元线性模型实证检验农村居民养老服务项目供给的影响因素。四是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农村居民养老服务选择意愿的供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运用理论模型进行适配度检验和假设检验,探究影响农村居民养老服务供需各变量间的作用机制。五是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实地调查访谈采集的农村养老服务供需匹配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即东部地区南京市江宁区的“互联网+”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案例,中部地区江西省新余市的“党建+颐养之家”农村养老服务案例,西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案例等进行分析。

得出了一是农村养老服务面临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薄弱。二是农村老年人口对于养老服务方式的需求偏好分为强需求型、一般需求型以及弱需求型等三类。三是目前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程度依然较低。四是大多数农村居民更倾向于传统家庭养老服务等结论。对提升国家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夯实养老服务发展基础,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维护养老服务市场秩序,组建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监督养老服务供给机制,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十四五”规划对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了决策部署和发展规划,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进路,即实现我国亿万老年群体享受优质养老服务、安享晚年,使养老服务体系和供给结构变得更加完善、合理。党的二十大报告也进一步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

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可见党和国家对养老服务的重视。而当前我国面对快速老龄化进程和老年人口异质性突显的现实,养老服务产业和事业的发展又出现供需矛盾与供需结构矛盾激增和叠加的现象,尤其是由于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与供需结构矛盾更显突出。面对国家战略部署和现实发展差距,如何解决,亟待深入研究。

199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0%,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彰显我国在研判人口发展态势下对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的重视。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超过2.6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8.70%,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13.5%,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已经处在由轻度向中度演进的阶段,并成为我国现阶段乃至今后较长时期的基本国情。人口老龄化一直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老年人口增长带来的发展压力持续加大,“由谁养,怎么养”成为摆在国家和社会面前的巨大挑战。

同时,在农村地区,劳动力向城镇流入早已成为常态,加之以往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城市、轻农村,使得农村成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问题解决的重难点地区。2020年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数据显示,农村60岁、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分别达23.81%和17.72%,较城镇分别高7.99和6.61个百分点。可见,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成为积极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与突破口。自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老龄化增长速度持续加快,老年人口总量持续提高,失能程度持续加剧,老年困难持续加大,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和困难化等特点使得老年人口的异质性进一步突显,加之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收入差距绝对值持续扩大,使这些特点在农村尤为突出。此外,近年来农村“空心化”严重影响农村老人的生活安全和生活质量,出现对老年人疏于照顾、突发疾病无人照料等问题,从而使农村老年人口对多元化、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激增。

在养老需求与日俱增的同时,养老供给方式也在多样化发展。但多数新型养老方式未能在农村地区得到普及。且由于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相关养老服务发展滞后,专业照顾劳动力缺乏,等等,现有养老服务方式无法适应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与农村经济水平落后、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等矛盾不断被激化。同时,当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在供给总量不足背景下,供需结构性矛盾和潜在需求空间大与现实需求存在缺口之间的矛盾,导致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与农村经济水平落后、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出现。这给新时代实现老有所养,实施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应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老年保障体系的建设不可或缺。面对老年人口异质性的进一步突显并因此产生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必须基于养老服务需求差异的现实存在,加快构建满足不同老年人群养老服务需求的分类、分层养老服务体系,以使养老服务更有针对性,提高养老服务精准度。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理应坚持精准思维,瞄准农村老年人口的异质性,真正做到供给能力、水平和效率的提升,真正构建满足不同老年人群养老服务需求的分类、分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精准供给的中国模式。



展开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三节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第四节研究思路

第五节研究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相关概念

第二节理论基础

 

第三章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第一节研究方法

第二节数据来源

 

第四章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一节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第二节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第五章农村养老服务供需现状调查及挑战分析

第一节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现状调查分析

第二节农村养老服务需求现状调查分析

第三节农村养老服务挑战分析

 

第六章农村养老服务需求实证检验

第一节服务方式需求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第二节服务项目需求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第七章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实证检验

第一节农村养老服务精准供给的理论逻辑

第二节农村养老服务精准供给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农村养老服务精准供给的制约因素

 

第八章农村养老服务供需均衡及形成机理分析

第一节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说

第二节数据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第四节农村养老服务供需均衡及形成机理检验结论

 

第九章农村养老服务精准供给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江西省新余市“党建+颐养之家”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探索

第二节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互联网+”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探索

第三节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供给探索

 

 

第十章农村养老服务精准供给优化建议

第一节运用现代技术促进养老服务需求精准识别

第二节构建“一核多元”养老服务协同供给体系

第三节全方位建设农村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第四节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监督与评估机制

第五节促进农村民主自治,凝聚养老服务供给力量

第六节加强党建引领,助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第七节推动基本养老服务法律法规制度完善

第八节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筑牢养老服务根基

第九节推进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