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校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0.00     定价 ¥ 81.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3157188
  • 作      者:
    孟鑫
  • 出 版 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实质是面向在校非音乐专业的普通大学生开设的音乐教育,包括课堂教学(音乐课)、音乐艺术实践(音乐社团)、校园音乐文化活动等教育形式。其中,音乐课堂教学以其教学内容系统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对相关艺术及文化领域的知识兼容性强、学习周期规律、知识难度循序渐进、可面向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开展等特点,成为对普通大学生进行具普及性的学校音乐教育的途径。高校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能够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并在艺术赏析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此外,音乐教育还能够对学生创造能力和智力进行开发,使学生实现全面的综合发展。
  应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加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创新,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提升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这对于提高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共分为八章。首章对高校公共音乐课概述,第二章为高校音乐教育与教学实践模式的建构,第三章为高校信息化音乐教学概述,第四章为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的创新,第五章为高校音乐教学设计,第六章为高校音乐教学的评价,第七章为高校公共音乐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第八章为高校公共音乐课信息化教学实践与应用。
展开
精彩书摘
  《高校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一、教学环境概述
  (一)教学环境的内涵和特点
  1.教学环境的内涵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环境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和人类的关系指的是人类生活在其中、并能影响人类的一切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就是不同的环境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前提条件,它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广泛的影响,并把教学活动导向不同的境界。尽管这种影响有时只是间接的和潜移默化的,但却不能忽视它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动机、智力的发展、学习效率的高低,学生体质的发展都深刻地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①。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的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社会已进入知识激增的信息时代,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教学环境正变得日益复杂,它对学校教学活动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也更加显著。因此,怎样正确地认识教学环境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使教学环境更好地适应和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成为现代教学论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环境影响人,人同时也在改造环境。人在环境面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由于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的介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克服、消除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使环境有效地为我们服务,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人与教学环境的关系也是如此,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认识、把握教学环境的作用及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环境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概括地说,它是学校教学活动中所必需的各种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是按照培养人、造就人的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教学环境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家庭情况、亲朋邻里等,这些都是教学环境的组成部分。狭义的教学环境特指与学校教学工作关系密切的环境,包括学校教学活动的场所、教学设施、校风班风和师生人际关系等。我们一般所指的教学环境主要是指狭义的教学环境。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可以将教学环境做出多种分类。从环境的存在形态上我们可以把教学环境分为有形环境与无形环境、静态环境与动态环境;从环境的分布上可以将教学环境分为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从环境的某些局部特点上又可以将教学环境分为时序环境、信息环境、人际环境和情感环境。
  2.教学环境的特点
  学校教学环境与其他环境一样,都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因而在本质上各种环境具有一致性。但教学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具有自己特殊的要素构成和环境特征。教学环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具有特定的环境区域
  教学环境区域是一个外在封闭性与内在开放性的有机统一体。教学环境区域的封闭性表现在: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学校都具有特定的环境区域,有与外界环境相区别的环境界限,这种界限一般都是以校园围墙或类似围墙的其他隔离物为标识的。在这种明确的界限之内,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教学环境区域的开放性表现在:从环境内部机制来看,学校教学环境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向外部环境开放,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影响,同时也影响外界。
  (2)具有特定的环境主体
  学校教学环境的主体是学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尤其是教师和学生。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学校内部特有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心理气氛,这些社会关系和社会心理气氛又进一步构成了学校稳定的社会心理环境。
  (3)具有特定的环境内涵
  学校教学环境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环境,不仅取决于它有自己的环境区域和环境主体,在很大程度上更取决于其特定的环境内涵。一般来说,其内涵有以下特性:
  ①规范性
  教学环境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根据全面促进人的发展这一特殊需要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设计、建设和组织起来的。因此,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必须符合育人的规范要求。
  ②可控性
  与其他一些自发形成的环境或自然环境相比,教学环境具有易于调节控制的特点。人们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不断对教学环境进行必要的调节控制,撷取其中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消除和抑制不符合人发展需要的因素,使教学环境向着有利于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方向发展。
  ③纯化性
  由于教学环境的主客体因素是在追求真理、掌握知识、发展身心这样一些共同的、高尚的目标下组织在一起的,各种环境因素都经过了一定的选择、净化、提炼和加工等纯化处理。因而,相对于其他环境来说,教学环境没有外界的喧嚣浮华,更没有闹市中的灯红酒绿,这里只有朗朗的读书声和对知识的渴求。正因为学校环境具有这种纯化的特征,所以自古至今,人们都把学校看作繁杂纷扰的社会中的一方净土。
  ④教育性
  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依托和舞台,构成教学环境的各种环境因素具有教育意义。正因为教学环境是一个育人的场所,所以人们在创设教学环境时,对它的教育功能的需要已远远超越对其物质功能的需要,这也是教学环境相异于其他环境的一个主要特性。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高校公共音乐课概述
第一节 高校公共音乐课的特征和教学目标
第二节 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原则
第三节 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方法
第四节 高校音乐教学环境

第二章 高校音乐教育与教学实践模式的建构
第一节 高校音乐教育与教学目标的建构
第二节 高校音乐教育与教学内容的建构
第三节 高校音乐教育与教学方法的建构
第四节 高校音乐教育与教学评价的建构

第三章 高校信息化音乐教学概述
第一节 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第三节 高校信息化教学评价

第四章 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的创新
第一节 基于项目的高校公共音乐课学习模式
第二节 基于网络的高校公共音乐课协作学习模式
第三节 基于资源的高校公共音乐课主题教学模式
第四节 基于问题的高校公共音乐课信息化教学模式

第五章 高校音乐教学设计
第一节 音乐教学设计的过程
第二节 音乐教学目标设计
第三节 音乐教学内容组织
第四节 音乐教学过程设计

第六章 高校音乐教学的评价
第一节 音乐教学评价概述
第二节 音乐教学评价的范围、理念与原则
第三节 音乐教学评价的内容、模式与方法

第七章 高校公共音乐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第一节 高校公共音乐课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 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原则与保证

第八章 高校公共音乐课信息化教学实践与应用
第一节 电脑音乐技术在高校公共音乐课中的应用
第二节 大数据在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的应用
第三节 微课在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节 慕课在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