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5204514
  • 作      者:
    赵严,许多,郎立夫
  • 出 版 社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高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系统探讨了高校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实践方法及未来发展路径。全书围绕音乐教育的核心内涵展开,结合素质教育背景,分析了音乐教育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作者从音乐教育的学科本质、功能意义出发,深入阐述了高校音乐教育的核心课程构建,强调音乐教育不仅是技能培养,更是情感激发、审美体验和文化理解的综合过程。 
  在教学方法方面,书中详细介绍了体验式教学法、视听教学法和微格教学法等创新性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同时,针对声乐、钢琴和合唱等音乐技能教学,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策略,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参考。 
  此外,《高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还关注了高校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强调技术手段对音乐教育的赋能作用。在审美教育方面,作者从音乐审美能力的内涵、功能出发,分析了音乐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进一步丰富了音乐教育的理论体系。 
  最后,《高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结合新时代背景,提出了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优化转型策略,特别是在互联网思维下音乐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实践。全书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为高校音乐教育研究者、教师及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音乐教育概论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与人文学科的教育领域,它的核心在于通过音乐的学习和实践,促进个体的情感表达、审美体验和文化理解。音乐教育不仅关注音乐技能的培养,更重视学生内在情感的激发和创造力的培育。它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如演奏、歌唱、作曲和音乐欣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情感联系。
  第一节 音乐教育的内涵
  一、音乐教育学科的本质与意义
  (一)音乐教育学的概念
  从我国悠久的历史来看,音乐教育自古就有。但是,音乐教育在我国成为专门的学科应该始于20世纪初期。从本质来看,音乐教育学是专门研究音乐教育理论和音乐实践的学科,也可以认为是音乐学下面的一个子学科;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它也隶属于教育学下面的一个学科类别。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教育学是音乐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也可以说,音乐教育是教育和音乐这两个范畴里必不可少的部分。音乐教育是教育领域里的艺术教育、美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音乐领域里,音乐的传授者和学习者是音乐教育的前提,是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音乐教育的功能与意义
  音乐对人的发展,起着深刻而全面的作用,它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音乐教育的功能
  (1)陶冶情操
  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起着其他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我们接触一部音乐作品时,感受着作曲家的灵魂,或许我们不知道引起作曲家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但能直接触摸到他的情感。音乐不是表现个人在某种状态下的激情,而是表现激情本身。高尚的音乐,会使人在困难面前增添勇气,在痛苦当中变得坚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他们就会用美来滋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
  没有任何艺术形式能像音乐一样激发人无穷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正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每当爱因斯坦研究问题遇到困难时,他就把自己关起来演奏音乐,他常在音乐中重新获得灵感。这正是音乐使他的情感从理性的桎梏中释放出来,使他的思路从逻辑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重新获得创造力。
  (2)与德育相互渗透
  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而音乐教育可以为德育培育良好的情感基础。音乐在实现其思想教育的作用时,并不靠强制的方式,它依靠的是优美动听的音乐本身,潜移默化的产生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能使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国内外许多学者把音乐活动当成培养社会道德规范的早期教育行为来研究,并在教育中给予其非常重要的地位。
  (3)与智育相辅相成
  音乐教育能促进智育的发展,不仅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所重视,还逐渐形成了社会的共识。正确的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的发展确实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智力是人认识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从智力的结构角度来看,智力包括感知、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智力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音乐活动不仅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分析机制,它还依赖于那些主观感受与动机的次皮层结构,而这些结构对人智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与体育相得益彰
  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医治人的疾病。在人类的音乐发展史中,音乐始终是与人体运动分不开的。古人说的“诗、乐、舞”三位一体正是指这一状态。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音乐教育概论 1
第一节 音乐教育的内涵 1
第二节 素质教育观念下的音乐教育 15
第三节 高校音乐教育核心课程的构建 24

第二章 高校音乐教学方法 39
第一节 体验式教学法 39
第二节 视听教学法 57
第三节 微格教学法 65

第三章 高校音乐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70
第一节 声乐教学 70
第二节 钢琴教学 91
第三节 合唱教学 95

第四章 高校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08
第一节 音乐课程资源及其分类 108
第二节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13
第三节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课堂的应用 121

第五章 高校音乐的审美教育 154
第一节 音乐审美能力的内涵和功能 154
第二节 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158
第三节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167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音乐教学的优化转型 172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音乐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 172
第二节 互联网思维下音乐教育理念的转型 190

参考文献 20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