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级练耳技术研究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6679432
  • 作      者:
    周立冉,王丽君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周立冉(1997-),女,201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师从著名作曲家张朝教授,学习作曲专业。本科期间系统掌握了音乐理论基础,并积极参与各类音乐创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2019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攻读作曲专业硕士学位,继续跟随张朝教授深造,在读期间创作的多部音乐作品获得重要奖项,2022年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现于韩国世宗大学实用音乐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专注于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期间多次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并在重要国际比赛中获奖。

  王丽君(1997-),女,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复调方向在读博士。已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齐鲁艺苑》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研究成果荣获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科研与艺术实践成果奖,多次受邀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并作论文宣讲。参与完成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青岛交响乐团公益演出活动研究》(排名第三),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赋格创作的中国实践研究》(排名第六)。
展开
内容介绍
  《高级练耳技术研究》是专为音乐专业学习者、作曲与音乐教育从业者设计的高级听觉训练教材,旨在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专项训练,提升学习者的听觉辨识能力与音乐感知水平。基于现代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级练耳技术研究》在技术性与艺术性并重的基础上,帮助学习者在听觉认知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度训练,为其在作曲、演奏、指挥及音乐分析等专业领域奠定坚实基础。
  全书共分八个章节,内容涵盖:单声部旋律专项训练、节奏练习专项训练、和弦听辨专项训练、调内音程连接专项训练、二声部旋律听记专项训练、调内和弦连接专项训练、四部和声连接专项训练,以及音阶听记专项训练。各章节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将理论讲解与实践练习有机结合,通过丰富的例题与多样化的训练模式,系统提升学习者的听觉识别、音乐记忆及即兴演奏等核心能力。
  《高级练耳技术研究》既可作为音乐专业学生的课程教材,也可为音乐教师、作曲家及演奏者提供专业的听觉训练支持,助力音乐从业者在专业领域全面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绪论 关于本课题的研究
  一、研究现状
  练耳研究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探索自然的重要领域。从古希腊哲学家对声音本质的探讨,到近代物理学对声波的科学解析,再到现代神经科学对听觉系统的深入研究,练耳研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数字信号处理、脑成像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练耳研究已经迈人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首先,本书将阐明“高级练耳技术”的概念。“高级技术”一词在音乐表演、创作及教育等多个层面均承载着特定的含义。在音乐表演中,“高级技术”通常指的是演奏者或演唱者所掌握的复杂而精湛的技巧;在音乐教育领域,高级技术则更多地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上;在音乐创作中,高级技术则更多地体现在作曲技巧、和声运用、曲式结构等方面。本书主要聚焦于音乐创作中高级技术的运用。音乐创作中的高级技术主要表现在作曲、编曲和后期制作三个方面。在作曲方面,高级技术体现在对音乐元素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上。创作者需要设计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的动机,并通过变奏、模进、重复等手法将其发展成完整的主题。同时,创作者还需熟练掌握各种和弦的构成和进行方式,以及它们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力和情感色彩。此外,创作者还需要根据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内容需求选择合适的曲式结构进行创作,并注重音乐的起承转合和逻辑连贯性,以确保音乐作品在结构上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在编曲方面,高级技术则体现在对乐器的选择和编排上。创作者需要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和情感表达需求精心挑选合适的乐器,注重乐器的音色搭配和音量平衡。创作者设计富有感染力的节奏型和律动,并运用各种音色处理技巧和效果器为音乐作品增添独特的音效和氛围。在编曲过程中,创作者需要注重音乐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通过巧妙的乐器编排和音色处理使音乐作品在听觉上更加丰富多彩。高级技术在后期制作方面则对音频的精细处理和混音上提出要求。创作者需要对录制的音频进行去噪、修复瑕疵、调整音量和音色等处理,以确保音频的清晰度和质量。此外,创作者运用混音技巧将多个音频轨道合并成一个立体声音频文件,并注重音量平衡、音色调整和立体声效果等方面的处理,以提升音乐作品的音质和听感。运用母带处理技术对混音后的音频进行最后的美化和优化处理,使音乐作品在音质和听感上达到最佳状态。本书主要侧重于高级技术在练耳概念上的运用,并以此形式进行探讨。
  此外,本课题需明确“练耳”一词的特定含义。在此,练耳特指一系列旨在培养和提升个体音乐听觉能力的训练活动,如音乐训练和声音识别训练等。这些练习专注于提高对音高、节奏、音色、和声及织体等基本音乐元素的辨识能力,并深入理解音乐结构、风格特征及情感表达。练耳练习通常涵盖六个方面:第一是音高训练,包括单音、音程和和弦的听辨练习,以增强准确识别不同音高的能力,有助于演奏者校准乐器、歌唱者调整音准和作曲家构思旋律线条;第二是节奏与节拍训练,通过击打节奏和跟随复杂节拍模式的练习,增强对时间结构的感知和控制能力,这对于演奏中的节奏感、音乐的速度变化以及不同音乐风格的把握至关重要;第三是和声与调性的分析,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和声进行和调性转换,提高对音乐结构复杂性的理解,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色彩和整体布局;第四是音色识别,聆听不同乐器、人声及电子音效,培养对音色的敏感度和辨别力,这对于音乐制作、混音及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尤为关键;第五是音乐记忆与复述,记忆旋律、节奏型或整个音乐段落,并在脑海中或实际演奏中复述,以增强音乐记忆力和即兴创作能力;第六是风格与流派研究,充分聆听不同历史时期、地域、民族的音乐作品,增进对音乐多样性的认识,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演变。通过系统的听觉训练,学习者能够逐步增强对音乐的敏感度、记忆力和分析能力,进而在音乐创作、演奏、演唱以及理论研究等多个领域中获得更深入的洞察力和表现力。
  ……
展开
目录
绪论 关于本课题的研究 001
专项训练一 单声部旋律 017
专项训练二 节奏练习 067
专项训练三 和弦听辨 087
专项训练四 调内音程连接 095
专项训练五 二声部旋律听记 107
专项训练六 调内和弦连接 139
专项训练七 四部和声连接 157
专项训练八 音阶听记 167
参考文献 17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