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气鸣乐器
现代乐器分为气鸣乐器、膜鸣乐器、体鸣乐器、弦鸣乐器和电音乐器五大类。其中,气鸣乐器发声均以空气为激振动力,其中多数乐器以空气为原振动媒质,即空气柱。气鸣乐器除了有传统分类中的管乐器,还包括簧风琴、手风琴、口琴等自由簧乐器,以及一些特殊的发声器,如牛吼镖等。
分类
按不同的发声方式和声源体结构,气鸣乐器可进一步细分为:边棱音气鸣乐器、簧振动气鸣乐器、唇振动气鸣乐器和自由振动气鸣乐器。
边棱音气鸣乐器
此类乐器的管形或罐形的腔体顶端或侧壁上开有吹孔。吹气通过双唇构成的气道冲击吹孔边棱激发声音。横吹笛类的吹孔位于靠近管上端的管壁,有椭圆形、圆形、方形等,极少的吹孔位于管中段;竖吹箫类的吹孔位于管顶端,有的为端面圆孔,有的在管边缘开三角、方、半圆等形状的缺口。另有哨嘴类乐器,哨嘴上有对准吹孔边棱的固定气道,以取代吹孔乐器的双唇气道。
簧振动气鸣乐器
此类乐器的管端装有簧片(哨片)构成吹嘴,按不同的簧片分为:单簧(如单簧管、萨克斯管等)、双簧(如双簧管、唢呐等)和自由簧(如笙、巴乌等)。簧震动气鸣乐器的簧片由不同质料制作而成,多为舌状。舌状簧片有多种结构和性质:①拍击簧与自由簧。拍击簧振动时两面中有一面受阻,或与另一相邻簧片互拍(双簧),或单片拍击在略小于簧片面积的吹嘴槽孔上(单簧)。自由簧振动时两面均无限制。②异声簧与自声簧。异声簧主要用芦竹等软质材料制作,也称软簧,其振动受管内空气柱振动影响,音高取决于空气柱频率,如单簧管和双簧管等。自声簧一般用铜、木等硬质材料制作,也称硬簧,音高取决于簧片的固有频率。③异体簧与自体簧。异体簧的簧舌是以异体材料制成后装在座板或管体上,如单簧管、双簧管、日本笙等。自体簧的簧舌是从座板或管体本身割出,如巴乌、中国笙等。④受控簧与非控簧。前者受吹奏者嘴的控制,吹奏中可调节其振动长度和劲度,使与空气柱振动适相耦合,发音较丰富多变,主要为软簧,如单簧管、双簧管。后者不与人嘴接触,发音较单调,多为硬簧,也有软簧。
唇振动气鸣乐器
吹管管体上有嘴孔或装有吹嘴。喇叭、号类、原始号的吹嘴仅为一圆孔或圆平唇垫;现代号类有杯形或漏斗形吹嘴,故也称杯形吹嘴乐器。号嘴的形状、尺寸影响唇的振动态势,如音色较亮的小号用较小而浅的杯形吹嘴;长号的略粗而深;大号的更为粗而深;发音较柔的圆号宜用漏斗形吹嘴等。吹奏时以绷紧的双唇贴靠其上,受气流激发时,双唇犹如双簧振动,如小号、圆号、铜角、螺号等。
自由振动气鸣乐器
自由振动气鸣乐器包括两类声源体结构,其发声方式截然不同,不形成空气柱振动:①自声簧。音高取决于簧片本身的固有频率,每支簧片只发一个固定音高的音。如风琴、手风琴、口琴中的簧片,以及簧管小风琴、管风琴中的簧管。②风哨器。借旋转搅动周围空气而发声,如鱼形、镖形薄片的牛吼镖,圆片的蜂鸣器以及响陀螺、空竹等。
构造与性质
除自由振动气鸣乐器外,气鸣乐器中,多数乐器系由某种结构的吹嘴和主要为管状的共鸣体结合组成。管体上一般有某种变动音高装置。有些管的末端呈喇叭口形吹嘴、管体和喇叭口三部分的结构及其配合关系,对乐器的音色、音量、音高均有重要作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