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涯三大奇书”之一、上海电影节IP百强榜前十作品,白姬绾豆瓣8.6分高口碑志怪奇幻之作,影视剧已签约。
2.狡诈美艳的龙女·白姬VS贪吃傲娇的黑猫·离奴VS憨直善良的书生·元曜。
3.奇珍异宝,百鬼夜行,七情六欲,盛唐幻影。一龙女,一黑猫,一书生,带你走进缥缈阁,游历东方志怪诡谲世界。
4.《缥缈1(典藏版)》提灯卷,精心修订,回眸经典。如梦似幻,诡谲万端。
5.外封插图精心绘制,书名手写字体婉转飘逸,如行云流水;采用磨砂工艺,尽显上乘品质。角色纷呈、奇珍异宝,虚无缥缈,再现惊世奇景、盛唐幻影。
6.特邀插画师千淼精心绘制千妖百鬼、奇珍异宝、盛唐美景!
7.随书附赠:婴骨笛异形书签*1、封面插图海报*1、主角团藏书票*3、胡十三郎角色卡*1。
本作品是一部以唐代为背景的奇幻小说系列,本书为第1部提灯卷,以单元剧的形式讲述了男主人公元曜,在进入神秘的缥缈阁后,与一龙女一黑猫展开了一系列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故事,具体包括返魂香、婴骨笛、竹夫人、无忧树、来世草、提灯鱼、虫宴等。缥缈阁,一个似真似幻、神秘虚无的楼阁,从表面上看很多人想从中购得奇珍异宝,实质上却是想获得名、利、权,也有人想得到真正的爱。作品描写了一个充满奇异与憧憬的幻丽之境,叙述了一曲曲悲欢离合的故事,展现了人们无法摆脱的种种欲望和不断挣扎的求索。
引 子
月夜,荒寺。
一尊残破的佛像立在正殿之中,月光透过坍塌了一半的屋顶,洒在佛像上。佛像慈悲肃穆,宝相庄严。
一名女子站在佛像边,不知看向何方。她身旁有一只黑猫,正蜷缩着身体睡在佛像座下。
女子穿着一袭白色罗裙,挽着雪色披帛,月色勾勒出她婀娜的身形,妖娆婆娑。她斜绾着倭堕髻,髻上插着一枝半开的白玉兰,脖颈的曲线纤细而优美,肤白如羽,唇红似莲。
月光洒在女子身上,她的身影一半在阴影里,另一半在月色中。
光与影交织,黑与白错乱,真与假重叠,虚与实缥缈。
“时辰也到了,他应该来了。”白衣女子“喃喃”自语。
“喵——”黑猫叫了一声,起身伸了一个懒腰。
就在这时,荒寺之外传来了脚步声。
荒烟蔓草之中,一名风尘仆仆的中年旅人踏着月色走入了寺庙。
旅人已年过半百,双鬓染白。他身形消瘦,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长衫,踏着一双芒草鞋,手里拿着探路的竹杖,背上背着一副行囊。
山路崎岖,舟车劳顿,旅人有些疲惫,不过他的眼神明亮而充满活力。
旅人走过很多地方,他的志向是朝碧海而暮苍梧,踏遍天下名山胜水,收集各种奇闻轶事。这一次,他已出门三载,踏遍大江南北,却只收集到一些民俗奇趣,并没有精彩的故事。
旅人打算在破败无人的荒寺中借宿一晚,却不料荒寺之中早已有人。
佛座之下,一名白衣女子侧身坐着。她抱着一只黑猫,静静地望着从屋顶漏下的月光。
白衣女子看见旅人,微微翘了翘嘴角。
旅人看见白衣女子,说道:“啊,原来已经有人借宿了,还是一位姑娘,老夫唐突了。”
男女有别,为了避嫌,旅人转身要走。
白衣女子却笑道:“等一等,我只是在这儿等人而已,一会儿就走了。这方圆十里,都是荒山野岭,再无可遮风挡雨之地,你还是留下吧。”
旅人一听,便止步了。
“那就叨扰了。”
旅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在荒寺之中夜宿。他找了一个避风的角落,放下行囊。接着,他走向一个破败的供桌,十分娴熟地拆下一些木材,打算生火。
他把篝火生在了他与白衣女子的正中间,现在虽然是初夏,但夜里还是风寒露重,需要篝火取暖。
白衣女子与黑猫安静地望着旅人的一举一动。
“姑娘在等什么人?”旅人问道。
白衣女子笑道:“一个朋友。等他来了,我们就上路。”
“姑娘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呢?”
“我从天地而来,要往山海而去。”
旅人笑道:“原来姑娘跟老夫一样,也是这个世间的旅行者。”
白衣女子笑了,说道:“我只是这个世界的过客而已。”
“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过客,也是光阴的过客。”
旅人解开行囊,拿出笔墨纸砚,摆在地上,又拿出冷饼、肉干之类的干粮,也放在了地上。他摇了摇随身携带的鹿皮水囊,里面已经没有水了。
旅人想起刚才走进来时,在院子里看见了一口荒废的古井,便拿着水囊走了出去,打算碰碰运气,看古井中还有没有水。
白衣女子和黑猫望着旅人走出去。
旅人来到荒废的古井边,探头一看,发现古井之中干涸无水,杂草丛生。他有些失望,打算今晚忍耐一下,不喝水了。
突然,古井之中传来“汩汩”的流水声。
旅人再朝古井望去时,发现井中水波荡漾,映照着天空的明月。
“啊,运气真好。”
旅人走遍大江南北,研究山势水脉,知道随着地脉运动,有时候水井的地下泉眼会被暂时性堵塞,有时又会突然疏通,这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只是,有点儿巧合。
旅人打完水,回到了荒寺之中。
白衣女子仍旧抱着黑猫,安静地坐着。
旅人道:“姑娘等的人还没来吗?”
白衣女子道:“他马上就到了。”
旅人坐下,滴水研磨之后,拿起毛笔,就着篝火的光芒,挥笔在纸上记录着什么。
白衣女子问道:“你在写些什么呢?”
旅人抬头,说道:“老夫在记录今天的见闻。老夫一生的志向是遍访山川河流、平原大海,描绘山水,记录民俗,更重要的是,收集故事。”
“啊,收集故事呀。”白衣女子笑道。
旅人笑道:“可惜,最近没有收集到什么有趣的故事。”
白衣女子笑道:“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人的欲望会滋生出各种各样的故事。”
旅人笑道:“听起来很有意思,可是不知道去哪儿能获得这各种各样的故事。”
白衣女子道:“我有一本笔记,正好记载了各种各样的故事,送给你吧。”
白衣女子拿出一本笔记,隔着篝火,递给旅人。
旅人急忙接过。
笔记很厚,纸张泛黄,封面上写着“缥缈”二字。
“这是我记录的一些笔记,都是道听途说的故事,都是虚无缥缈的事情。”白衣女子道。
旅人惊道:“这是姑娘的心血,这对你一定很重要,老夫愧不敢受。”
白衣女子道:“今夜你我相遇,便是缘分。这本笔记与你有缘,它属于你。更何况,它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也不需要再记录了。”
“为什么?”
“因为我可以回我的国家去了。这些闲来无事记下来消遣的文字,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姑娘不是中土人士吗?”
“不是。我跟你一样,也是一位远离故土,在远方修行的旅人。不同的是,你在山水之中修行,而我在人心之中历练。”
“姑娘的国家在哪儿?”
“海之中。”
旅人知道陆地之外有四海,四海之中有很多个国家,心中猜想这个白衣女子可能来自某个海国。
“你真的要把这么珍贵的笔记送给老夫吗?”
白衣女子点点头,说道:“我们都是旅人,而你又在找寻故事,那我就把故事给你。”
“谢谢。”
“丁零——丁零——”
就在这时,荒寺之外忽然响起了摇铃的声音。
“喵——”黑猫竖起了耳朵,叫道。
白衣女子笑道:“我等的人来了。”她起身,黑猫也跳了下来,伸了一个懒腰。
旅人也站起身来,说道:“老夫送姑娘一程。”
“不必了。再见。”白衣女子笑了笑,转身离开了。
黑猫也跟在白衣女子身后,一步一步地离开了。
旅人有点儿好奇白衣女子等的是谁,迟疑片刻,追了出去。
白衣女子早已离开了荒寺。
旅人站在荒凉的院落之中,视线越过坍塌的院墙,正看见白衣女子和一名青衫书生在山路上逐渐远去的背影。夜色的缘故,他没有看见那只黑猫,但想必也跟在两个人身边。
这么晚了,他们还要踏着夜色去往海之国。山高路远,道阻且长,祝他们一路平安吧。
旅人回到荒寺中,在篝火边坐下,拿起白衣女子赠送的笔记,翻开泛黄的纸页,便见两行字。
“一切诸果,皆从因起。
“一切皆为虚幻,不可说。”
旅人继续往后翻看,发现这是一本写古之书,里面的故事都发生在遥远的唐朝。
山野荒寺,篝火燃烧,旅人安静地坐着,一页一页翻着这本名为《缥缈》的笔记。
第一折 返魂香
第一章 双 鲤
“这位后生,快醒醒,到长安了!”一阵推搡,将躺在青草堆上熟睡的元曜推醒。他恍恍惚惚地睁开眼睛,正好看见一张鹤发鸡皮、凸牙豁唇的脸靠近。
“啊啊!妖怪?!”元曜大吃一惊,一头扎向青草堆里,语带哭腔地道,“妖怪大人,不要吃小生!小生太瘦,不好吃……”
赶车的老翁不高兴了,说道:“光天化日,哪有妖怪?!老朽来长安城货草料,你这后生半路搭了老朽的便车,也不说一句感谢的话,上了车就倒头大睡,睡醒了就作怪!喏,到城门了,下车吧!”
元曜闻言,从草堆中抬起头。马车正好停在驿路上,前方不到一百米处,正是长安城的右南门——启夏门。
时值盛唐武后光宅年间,东都洛阳,西京长安,俱是风烟鼎盛,繁华旖旎,尤其是长安,号称当时东方世界最大的都市,与西方大秦国罗马遥相呼应,如同镶嵌在世界最东方和最西方的两颗明珠。大秦、波斯、楼兰、天竺、倭国、高丽等国的贵族、商人、僧侣,均不辞万里辛劳,慕名云集长安,或瞻仰大唐风物,或贸易奇珍异宝,或传播宗教信仰。
人烟云集之处,不免凝聚着七情六欲和贪嗔痴三毒,情欲中繁衍妖魔,嗔痴中滋生鬼魅。长安,亦是一座百鬼夜行、千妖伏聚的魔都。
元曜从马车上跳下来,仍然不敢看老翁。他深深地作了一个揖,说道:“多谢老伯。”
老翁咧开豁唇,笑了:“闻着你一身酸腐味,莫不是进京赴考的士子?”
元曜仍然低头道:“小生正是为了赴考而来长安。”
老翁疑惑地道:“你既没有行李书卷,又没有仆从,而且落魄到要搭老朽的便车,估计也没有盘缠。科举明年正月举行,现在才三月,这一整年时间,你莫非想露宿街头?”
元曜低声道:“小生家贫,没有仆从,在洛阳时,行李盘缠都被人骗了。不过,小生有一门远亲住在长安,此次前来既为赴考,也为投亲。”
老翁道:“这样啊,那后生你自己保重。恕老朽直言,你上庭褊狭,命宫泛浊,是容易招妖聚鬼的面相啊!若要化解,近日内,你须得避水!”
元曜抬头看了老翁一眼,立刻又垂下了头道:“谢谢老伯指点。”
老翁挥了挥手,说道:“去吧,后生。”
元曜作了一揖,转身向启夏门走去。驿路边有简陋的茶肆,商客旅人在茶肆中歇脚,笑语喧哗。
老翁说是货草料,却不进长安城里。他在原地将马车掉了头,拉着满满一车青草又按原路返回了。
听到身后车轮声渐远,元曜才回过了头,望向老翁赶马车的背影。老翁一身灰色短打,银发梳成髻,本该是双耳的地方,却长着一双长长的兔耳。
老翁蓦然回头,与元曜遥遥相望,笑了笑,凸牙豁唇,正是兔面。
元曜吓得赶紧转身,继续向城门走去。
马车在驿道上缓缓行走,茶肆中歇脚的人、驿道上来往的人,似乎都没发现赶车的是一个兔首人身的老人。
老翁说得不错,元曜确实八字逢煞,命结妖缘鬼分。从小,他就能够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在树下井底掩面哭泣的女子,茶楼酒肆中兽面蓬尾的客人,在街头巷尾踽踽独行的妖怪。
元曜胆小,却总逢妖。今天上午,他在山道上赶路,遇上了这只拉草料入长安城贩卖的兔妖。为了能够在日落前赶到长安,他就壮着胆子,硬着头皮搭了兔妖的车。一路上,小书生提心吊胆,不敢看兔妖,也不敢多话,总算颠簸到了长安。
已是黄昏时节,昼与夜模糊了边界,另一个世界缓缓醒来。
元曜走进启夏门,心中感到奇怪,这只兔妖千辛万苦地拉来草料,为什么不进城,又折了回去?
忽然,元曜听见一阵哈欠声,似乎有人刚刚睡醒。那人道:“郁垒,这六十年来,那只老灰兔天天拉草料来,在城门口绕一圈,又沿着原路回去。他不嫌枯燥无趣,我看得都累了。”
另一个声音道:“神荼,谁说不是呢?可是,谁叫那只老灰兔不知天高地厚,想要偷缥缈阁的宝物?那个女人实在可怕,让那只老灰兔永远不得踏入长安,已经是很轻的惩罚了。那只灰兔不敢入城,却又放不下执念,只好天天来城门前。呵呵,妖和人其实一般痴执哩!”
神荼道:“那个女人?缥缈阁,龙……”
郁垒道:“嘘!她的名字,是禁忌。”
元曜循声抬头,但见两扇城门上,一左一右,正趴着两个凶恶丑陋、狰狞可怖的鬼。那个叫神荼的鬼用一双铜铃般的赤目瞪着他,吐出的舌头是毒蛇的芯子。
“娘呀!”元曜吓得脸色煞白,跌坐在地上。
城门外戍守的士兵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有两个跑进来喝问道:“怎么了?!你这书生坐在地上做什么?!”
元曜指着城门上,颤声道:“城门上有……有厉鬼!”
两名士兵抬头,城楼石墙泛黄,朱漆城门厚实,铜钉光色暗淡,哪里有什么厉鬼?
士兵立刻呵斥元曜道:“京畿重地,你这书生休得胡言乱语!当心治你个妖言惑众、扰乱民心之罪!”
元曜再抬头望去,神荼、郁垒仍旧趴在城门上,对着他吐出蛇芯,笑得凶恶狰狞。
元曜骇然,急忙爬起来,一溜烟跑进了城,不敢再回头看。
“疯子!”两名士兵骂了一声,走回原地戍守。
神荼趴在城门上,不满地道:“这个书生真是失礼,居然把我们当成了厉鬼,我们可是镇守鬼门的神,虽然位分低了一些,相貌丑了一些。”
郁垒翕动鼻翼,笑道:“这个书生很有趣,他的灵魂中有水的味道。”
元曜从启夏门进入长安,穿过安德坊、安义坊,来到了宽阔的朱雀大街。朱雀大街以平整的青石铺路,路面十分广阔,可供八乘并行。街道两边的房舍鳞次栉比,人烟鼎盛。
此时此刻,天色已经擦黑,人来车往的街衢也渐渐地安静下来,即将到宵禁的时辰了。
大唐律例,宵禁之后,百姓不可以在街上乱走,犯夜者按律处罚,轻则鞭笞三十,重则杀头。
元曜思忖,今天只能先找一个地方住下,明天再去投亲了。他站在保宁坊抬头四顾,不远处有一间名曰“吉祥”的小客栈,客栈门前的红灯笼发出温暖的光芒。
元曜摸了摸腰间的双鱼玉佩,走向吉祥客栈。行李盘缠被人骗走之后,他身上只剩下这个双鱼玉佩还能典当几贯钱了。
元曜进入客栈,要了一间房,安顿下来。
店小二将晚饭端进客房里时,元曜问道:“请问小哥,你可知道当朝礼部尚书韦大人的府邸在哪里?”
店小二打量了元曜一眼,但见他身形修长,穿着一袭半旧的襦衫,气质温雅敦厚。他的容颜十分平凡,但一双黑眸十分明澈。
店小二一边摆饭菜,一边问道:“客官问的可是韦德玄韦大人?”
元曜道:“正是。”
店小二道:“韦大人住在崇仁坊。客官去了崇仁坊,很容易就能打听到了。客官莫非要去拜访韦大人?”
元曜道:“小生是韦大人的远亲,想去投亲。”
“原来客官是韦大人的亲戚。”店小二摆好饭食,躬身笑道,“客官您慢用,小的先告退了。”
吃完晚饭,洗漱完毕,元曜上床安歇。他侧卧在床榻上,望着桌上的一盏孤灯,听着街上传来的打更声,想着明天该怎样去尚书府投亲。
渐渐地,元曜眼皮沉重,坠入了梦乡。
恍惚中,元曜下了床榻,出了客栈。
圆月高悬,街衢空寂,元曜走在长安城的街道上,踏着月光而行。一阵似有若无的流水声不知从何处传来,吸引了他的注意。
元曜穿街过坊,循着流水声而去,目之所见,空无一人。
流水声渐渐清晰,峰回路转处,出现了一条河、一座石桥、两轮圆月。水之月,是天之月的倒影。
石桥横如虹,桥上站着一名白衣女子。
女子穿着一袭月白色绣浮云罗裙,挽着雪色鲛绡披帛,月色勾勒出她玲珑有致的身形,妖娆婆娑。她临河而立,手持一线垂向河中,似在垂钓。
元曜心中奇怪,夜深人静,怎么会有女子站在石桥上垂钓?莫不是……鬼魅?!
虽然有些害怕,但鬼使神差地,元曜抬脚向石桥上走去。
女子面河而立,神情专注,似乎没有察觉有人走近。从侧面望去,她斜绾着倭堕髻,髻上插着一枝半开的白玉兰,脖颈的曲线纤细而优美,肤白如羽,唇红似莲。
元曜惊奇地发现,女子手中的钓线是碧绿如丝绦的细长柳条。柳条垂入水的地方,正是水中圆月的中心。但见女子纤手微抬,柳条在夜色中划过一个半弧,三粒晶莹剔透、大如鸽卵的水珠就正好落入了放在桥柱上的白玉盘中。
令人惊异的是,滚入白玉盘中的水珠竟不散作水,而如透明的珍珠,一粒粒滑向玉盘凹下的中央。停住时,水珠仍旧浑圆饱满,似有光泽在流转。
荷叶状的白玉盘中,已经有小半盘水珠了。在月光的照耀下,水珠剔透莹润,美如梦幻。
“啊!这是什么?!”元曜吃惊之下,脱口而出。
女子回过头,望向元曜。她有一双暗金色的瞳,左眼角有一颗朱砂泪痣,血红宛如相思子。
金色瞳孔?
人怎么会有金色瞳孔?!
莫非,又是“那个”?!
元曜吓了一大跳,急忙揉了揉眼睛,再次定睛望去。
白衣女子仍旧站在那里,金瞳微睨,似笑非笑地望着他。
女子道:“这叫水精珠,是河流吸收天地日月之气凝聚而成的精华。水精珠只在月圆之夜浮现在水之月中。”
“好神奇的东西!”元曜赞叹道,一时间忘了害怕,跑过去对着白玉盘中的水精珠左瞧右瞧。
元曜回头,对着女子作了一揖,说道:“小生姓元,名曜,字轩之。刚才唐突了,还请姑娘见谅。”
女子笑了笑,没有回答,她转过身去,将柳条垂入水月中。不一会儿,柳条扬起,银光闪没,又是三颗水精珠跌入白玉盘中。
元曜一直站在桥上,望着女子垂钓,也不离去,也不说话。
渐渐地,圆月偏西时,白玉盘中已经盛满了水精珠。
女子抬头,见已是三更天色,笑道:“元公子,你该回去了,生魂离体太久,会伤元神。”
元曜不解:“哎?”
女子笑了笑,也不解释,上下打量了元曜一眼。她狭长的凤目在看到双鱼玉佩时,闪过了一丝精光。春秋时期的古玉,玉髓浸碧,玉色通透,有一抹寒烟萦绕其上。生烟玉是栖灵之所,正是她要的东西。
女子唇角勾起一抹狡猾的笑,那是西市中奸诈的商人盘算着低价收购胡人手中的宝石时特有的不动声色的笑。
“元公子觉不觉得我用柳条垂钓十分有趣?”
元曜点头道:“是很有趣。”
女子笑着布好圈套,说道:“其实,这柳条不仅能钓水精珠,还能钓鱼。今夜与元公子相遇,也是缘分,不如我钓一尾鲤鱼送给公子,可好?”
投以木桃,报以琼瑶。
元曜果然将头伸进了圈套里,说道:“这……这如何使得?小生一贫如洗,并没有回礼相赠……啊,鱼?!对了,小生还有一块双鱼玉佩,姑娘如果不嫌弃,就请笑纳。”
元曜解下玉佩,双手奉上。
女子也就笑纳了,嘴里却道:“元公子客气了。”
古玉入手,传来一阵灵动的震颤,玉烟化作两尾长着翅膀的飞鱼,想要挣脱玉的束缚。女子相当满意,这正是她要的东西。
女子笑道:“我做生意一向童叟无欺,元公子既然送我双鱼玉佩,那我就钓两尾鱼送给你吧。”
做生意?!元曜正在奇怪,但见女子纤手一扬,柳条入水。
不一会儿,柳条渐渐下沉。
居然真有游鱼咬住柳叶?!元曜正在吃惊,又见女子一抬手,一尾两尺长的大鱼被柳条扬出水面。
鲤鱼飞向元曜,女子道:“元公子,接着。”
元曜急忙伸手接住,将大鲤鱼抱了一个满怀。
可能是大鱼太沉,细柔的柳条承受不了,在鲤鱼抛向元曜时,柳条断为了两截。
女子轻呼道:“哎呀,柳条断了!真伤脑筋,没有柳条,怎么钓另一尾鲤鱼?”
元曜抱紧在怀里挣扎摆尾的鲤鱼,说道:“一尾就够了!这么大的鱼,小生可抱不住两尾。”
女子笑道:“既然你只要一尾,那我也不勉强你。玉佩归我,鲤鱼归你,咱们两讫了。”
女子端起白玉盘,走向石桥对面,白衣融入了夜色里。
元曜想追上女子,怀中挣扎的鲤鱼却突然张口,向他的脸上吐了一朵水花。
被冰凉的水花一激,元曜一下子睁开了眼,眼前仍旧是简陋的客栈、冷寂的残灯、迷蒙的夜色。原来,只是南柯一梦。
元曜怅然若失,心中仿佛空了一块,他伸手去摸双鱼玉佩,却摸了个空。他惊愕地坐起身,借着微弱的灯火望去,脚边赫然横着一尾两尺长的大鲤鱼。
“啪!”元曜狠狠地扇了自己一耳光,火辣辣地疼。
元曜惊愕,继而笑了。算了,从小到大,奇怪的事情他遇到太多了。今晚的经历,权当是用双鱼玉佩换了一尾大鲤鱼吧。
元曜笑了笑,抱着鲤鱼,美美地一觉睡到天明。
第二天会账时,元曜没了玉佩,就用大鲤鱼抵。
客栈掌柜倒也厚道,称了大鲤鱼的重量,还给了元曜十文钱。
目 录
引 子 3
第一折 返魂香
第一章 双鲤 8
第二章 非烟 16
第三章 缥缈 25
第四章 青灯 34
第五章 红衣 44
第六章 非人 52
第七章 帝乙 59
第八章 因果 66
第九章 尾声 74
第二折 婴骨笛
第一章 蜃井 78
第二章 骨笛 84
第三章 瓜鬼 90
第四章 狐嫁 99
第五章 忘川 106
第六章 婴鬼 110
第七章 尾声 115
第三折 竹夫人
第一章 空色 118
第二章 心线 124
第三章 无遮 130
第四章 燃灯 136
第五章 心魔 143
第六章 作茧 149
第七章 尾声 154
第四折 无忧树
第一章 天劫 158
第二章 春雨 166
第三章 无忧 173
第四章 蛛丝 181
第五章 海市 189
第六章 太平 198
第七章 百诗 204
第八章 胡栗 211
第九章 金树 219
第十章 蜃梦 226
第十一章 尾声 231
第五折 来世草
第一章 夜客 238
第二章 仙草 245
第三章 平康 252
第四章 玳瑁 258
第五章 盈盈 266
第六章 饿鬼 272
第七章 阎浮屠 279
第八章 地狱 286
第九章 嫁喜 292
第十章 尾声 299
第六折 提灯鱼
第一章 冥灯 304
第二章 有鱼 310
第三章 当归 316
第四章 夜狐 322
第五章 返乡 329
第六章 尾声 335
番 外 虫宴
1.《缥缈》提灯卷这设定太绝啦!神秘缥缈阁,贩卖奇珍异宝、七情六欲,有缘者方能寻得。白姬作为阁主,那条狡黠又貌美的白龙,形象太惊艳,她与呆萌书生元曜、傲娇黑猫离奴的互动超有趣,人物间火花四溅,看得我欲罢不能,必须追后续! ——读者 离离原上草
2.作者的文笔真的绝,文字优美又灵动,描绘的大唐盛景栩栩如生。在阴阳交界处的缥缈阁,一桩桩围绕欲望展开的交易,情节跌宕起伏,每个故事都饱含深意,既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又带着奇幻色彩,我完全沉浸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了。 ——读者 唐颖宝
3.超爱这卷的古风设定,大唐光宅年间的背景,充满古韵。从繁华的西市坊间,到缥缈神秘的楼阁,服饰、建筑、风俗等细节满满,完美营造出古色古香氛围,宛如穿越回那个奇幻的大唐,感受着人与妖、鬼的奇妙故事。——读者 梦幻泡泡
4.作者伏笔埋得太妙了!前期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后面都成了关键线索,把整个故事串联得严丝合缝。阅读时那种发现伏笔的惊喜感,以及情节前后呼应带来的缜密感,让我对故事架构佩服不已,足见作者功力深厚。——读者 游戏人间
5.白姬、元曜和离奴这组合太有梗了!白姬的精明算计,元曜的憨直善良,离奴的贪吃傲娇,他们之间的斗嘴、日常互动,常常让我捧腹大笑。在紧张刺激的主线剧情外,这些轻松幽默的情节是绝妙调味剂,增添不少趣味。——读者 栗子栗
6.提灯卷不只是奇幻故事,更蕴含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人们为满足欲望来到缥缈阁,在交易中暴露贪婪、自私等本性,也有坚守善良与真情的。透过故事反思现实,让我对人性的多面有了更深理解,这书内涵远超想象。——读者 茶茶
7.韦非烟这个角色太出彩啦!身为千金大小姐,却不流于俗套,活泼可爱又有主见。她在故事中的成长与转变,还有和其他角色的情感纠葛,都十分吸睛。每个角色都被赋予独特灵魂,在作者笔下鲜活起来,爱了爱了。——读者 南紫
8.看完提灯卷,根本不够啊!故事刚展开,好多谜团亟待解开,比如缥缈阁背后还有什么秘密,白姬的过去到底怎样。迫不及待想看第六卷,作者大大快更新,等不及要继续探索这个精彩的缥缈世界啦!——读者 催更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