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宗师的深刻洞见,书法艺术的顶级魅力!从笔锋力道到章法气韵,深入浅出讲解书法的精髓。不可多得的书法宗师的艺术解剖课。
☆ 书法界的权威泰斗启功先生亲授!他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到的艺术见解,让我们不仅感受书法之美,更能体会到书法大家的人格魅力。
☆ 启功先生,书法界的权威,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堪称经典。让你在横竖撇捺间,看见中国人对“美”与“道”的千年求索。
☆ 《启功书法三十讲》让你有机会跟随大师学习书法,三十讲内容系统全面,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书法的精髓,成为书法艺术的传承者。
☆ 学写字,更学如何“读”字。哪怕不习字,这也是一本打破门槛的文化读物,让书法成为理解中国美学、历史与文人精神的钥匙。
☆ 墨色浓淡皆学问,学字亦是学文化,跟着启功先生的思路走,一笔一画都是中国人的精神底色。
☆ 每一讲都是对书法艺术的深刻领悟,让你在轻松阅读中感受书法的魅力,领略大师的风采。无论是书法爱好者还是初学者,这本书都是你不可多得的艺术指南。
启功先生的书法课,是“带着学问写书法,透过书法看文化”。他出身书香门第,精研文史、鉴定、诗词,这些“字外功”融入他的笔墨之中,既有技法的严谨,更有思想的厚度。
本书从最基础的笔顺结构写到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解析,理论结合实际地系统讲述了启功先生的毕生书法心得,辅以大量彩色插图展示笔触细节,语言平实,见解独到,是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作。
(一)入门与须知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须先对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习书法、欣赏书法当然也如此,这似乎是一个无须多言的话题。但问题是:这里面有许多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并不简单,看似不成为问题,实则大有问题。特别是有些“理论”“观点”是自古传下来的,有很多还是出于权威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之口,看似金科玉律,颇能唬人,其实大谬不然,必须正名。否则必将被这些貌似权威的理论所欺,走入歧途。
1.书法的特点和特殊功能
这里所说的书法指汉字书法。字是记录语言的,而汉字又是由象形等的方块字组成的,较之其他文字最具有图画性,因而它才能形成所谓书法这一门艺术。作为文字,它有它基本的功能,即以书面的符号形式把语言词汇记录下来给人看。这时文字就代表了语言,书面的功能就代表了口头的功能。比如在古代,你要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就不能靠语言,因为他听不到,所以只能通过写信靠文字传达。又比如古人要与后人交流,也不能靠语言,因为它不能保留,所以也只能把它们转变为能长期保留的文字符号。这是文字的一般功能和普通功能。
但文字,特别是汉字还有它的特殊功能,即它能非常鲜明地反映书写者的个性。比如某甲所写的字就代表了某甲的个性、具备某甲的特点,而某乙所写的字就代表了某乙的个性、具备某乙的特点。二者绝不会混同,即使互相仿效也绝不会完全相同。比如某乙学某甲的签名,虽然写的同是一个“甲”字,但写出来的效果总与某甲写的“甲”字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文字只要是由人拿起笔写出来的,而不是由统一的机器印出来的,它就必然带有人的个性。人与人手上的习惯、特点总不会完全相同。比如结字、笔画,以至用笔的力度等都会有所不同,再刻意地模仿也总会露出破绽,不会完全一样。正像哲学家所说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刑侦学家所说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指纹。所以用文字来签字、签押、押属才会有法律效用。文字如果没有这种功能,银行绝不会凭签字让你领钱。否则,那岂不是乱了套吗?当然,不认真判别,有时确能蒙蔽某些人,但这不是文字本身所具有的不可混淆的个性出了问题,而是辨别文字时出了问题,其实只要认真辨别总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五十年代有人妄图冒充某领导人的签名到银行支取巨额现金,最终还是没能得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同样,契约、合同也都需签字后才会在法律上生效,也是基于书写的这种特殊功能。更有趣的是,对不会写字的文盲,照样可以让他们签字画押,名字不会写,就让他们画“十”字,比如连当事人、经办人、保人一共有好几个,但最后画出的那些“十”字没有一个相同。“十”字尚且如此,何况较之更复杂的文字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汉字所具有的这种独特的个性尤为鲜明。
辑 一
书虽小道,亦需镇定
漫谈学习书法 003
书法二讲(一) 008
书法二讲(二) 025
秦书八体与书法(一) 039
秦书八体与书法(二) 051
论书札记 061
书画鉴定三议 066
关于法书墨迹和碑帖(一) 076
关于法书墨迹和碑帖(二) 082
辑 二
透过刀锋看笔锋
从河南碑刻谈古代石刻书法艺术 089
汉《华山碑》之书人 101
晋人草书研究
——一九四二年在辅仁大学的讲演
《平复帖》说并释文 112
《兰亭帖》考(一) 119
《兰亭帖》考(二) 131
孙过庭《书谱》考(节选) 139
唐人摹《兰亭帖》二种 145
旧题张旭草书《古诗帖》辨 156
辑 三
一撇一捺皆风骨
李白《上阳台帖》墨迹 171
论怀素《自叙帖》墨迹本与宋刻本 176
柳公权《蒙诏帖》 189
真宋本《淳化阁帖》的价值 191
宋拓薛绍彭刻唐摹《兰亭帖》 195
《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宋拓整幅的发现兼谈此碑的一些问题
辑 四
书有尽而意无穷
元人誊录《赵府君阡表》
赵孟改削本
赵松雪行书《千文》 210
从《戏鸿堂帖》
看董其昌对法书的鉴定
黄石斋《墨池偶谈》卷 223
曾浓髯藏伪本《定武兰亭》 230
蓝玉崧书法艺术的解剖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