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这部纪事所记载的离奇事件发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一个叫奥兰的地方。人们都觉得它们有些荒唐,不像是这个地方会发生的事情。的确,平平无奇,是奥兰给大多数人留下的初印象,它不过是阿尔及利亚海岸边的一个法属省省会,一个稍大点儿的法国港口。
客观来讲,这座城市可谓丑陋。死气沉沉是它的基调,需得花上一点儿时间才能发现它同世界上其他商埠的区别。你能想象出这样一个地方吗?没有翩飞的白鸽,看不见绿树茵茵,也找不到一所花园,从来听不见鸟儿扑打翅膀或者叶子簌簌的声响……一个了无生机的地方。在这里,四季的变幻仅仅在天空中显现。呼吸一口空气,才能知道春天已经到来,瞥到小贩们从郊外采摘的一篮篮野花,才能感受到寥寥春意。春天在集市上的叫卖声中堪堪度过。夏日来临,太阳把房子烘烤得干透了,给墙面盖上一层灰突突的尘土。在那些烈火灼烧的时日里,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待在房间里,待在紧闭的百叶窗后过日子。秋天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雨滂沱,泥泞遍地。唯有冬天,天气才总算让人舒服点儿。
或许认识一座城市最简单的方式,便是探寻那里的人们如何劳动、如何相爱,他们的生命又如何凋零。也许是受气候的影响,在我们这座小城,三者是同时进行的,都同样的狂热忙乱,但又敷衍了事。这其实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枯燥乏味,又得习以为常。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但仅仅是为了发财致富。他们对商业兴趣浓厚,用他们的话来说,最重要的经营就是做买卖。当然,他们同样也喜欢泡海水浴、看电影等简单直接的娱乐活动,却极其理智地将这些消遣安排在周六下午和周日,其余时间全部用来赚钱。每到黄昏降临,人们都会走出办公室,定时到咖啡厅相聚,沿着同一条林荫大道散步,或者到阳台上呼吸新鲜空气。年轻人的爱好总是来势汹汹,但又匆匆而逝;至于年长一些的人,他们要么打保龄球,要么参加宴会和各种社交活动,要么混迹棋牌俱乐部,不值一提。
想必有人会说,这些并非奥兰人所独有的。的确,同时代的人皆是如此。人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再将剩余的光阴浪费在牌桌、咖啡馆和闲聊上,这样的生活再正常不过了,然而,在一些国家和城市,人们隐约知晓另外的可能性。但总体而言,这对他们的人生并无改变。虽然如此,他们至少有过想象,这就比什么都强。奥兰则相反,这里没有想象,已全然是一座现代城市。因此,这里的人们如何相爱似乎已经无足轻重,不必讲述了。男男女女或是步履匆匆,在肉欲上相互餍足;或是安定下来,缔结婚姻,从此平平淡淡、长久一生。在这两种极端之间,很难寻得折中之道。和别处一样,奥兰的爱情也极为寻常,由于缺少时间和思考,人们彼此间的爱似乎是出于某种义务,而非基于对爱本身的了解。
这座城市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是人临死可能遇到的难题。“难题”二字不大准确,说不舒适或许更为恰当。生病是痛苦的事,在有些城市,生病时会有人照顾,病人几乎不用自己操心。病人需要被细心呵护,喜欢依赖他人,这是人之常情。但在奥兰,极端恶劣的气候,忙乱的商业世界,了无生趣的生存环境,倏忽而逝的黄昏时分,各种方式的娱乐消遣……这一切都需要健康的体魄。一个生了病的人会深感孤独,更何况一个垂死之人呢?仿佛四周是被烘烤得滋滋作响的数百堵墙壁,他被围困其中,束手无策,而与此同时,城里所有人要么坐在咖啡馆里,要么拿着电话,讨论的都是些货运、提单、折扣之类的事情,最后等待着他的会是什么呢?即使是在现代生活的条件下,在这个酷热难耐之地,也只能任由病魔折磨、拖垮自己的身体,该是何等的痛苦。
这番介绍或许能让世人对奥兰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了。其中绝无夸张的成分,只是实事求是地描述这里的市容有多平庸,这里的生活有多无聊而已。不过,只要你习以为常,在这里正常地生活下去并不难。既然这座城市恰好鼓励人们习惯就好,一切便可顺理成章了。从这个角度看,这里的生活淡而无味,但至少这里一直没有出现过社会动荡。奥兰人坦率、亲切、勤快,总能赢得游客的敬重。没有树木,没有魅力,没有灵魂,这个城市似乎只能用“平静”二字来形容,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之后,你便可以别无所求、心满意足地沉沉睡去了。
不过,不得不提,奥兰的地形十分独特,它坐落在一马平川的高原中央,四周的山冈阳光明媚,其下有一片美不胜收的海湾。唯一让人遗憾的是,这座城背对着海湾,要看海,实在得费点儿力气。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