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不对称的镜像——中西儿童文学理论对话录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8261999
  • 作      者:
    吴其南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吴其南,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出版专著《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化阐释》《从仪式到狂欢——20世纪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及教材《儿童文学》等。现正进行《中国古代童话文学研究》《礼与中国儿童的身体建构》等的写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中西儿童文学理论的交互影响为研究切入点,全面梳理中国儿童文学的演进历程,深入剖析不同时期的文学观念、创作现象、作家作品等;以理论溯源结合文本分析的形式,系统论述自20世纪初开始,西方文艺理论,如文化人类学、儿童本位论、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探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范式从传统到现代、后现代的转变,其中既有借鉴,也有批判。
作者藉由中西方理论的映照,探索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之路。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中西儿童文学理论对话史论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范式演进
儿童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观
礼与中国儿童的身体建构
复演说是一种弱成人中心主义
儿童本位论为什么在中国扎不下根来?
想象力是“保卫”出来的?——儿童文学理论中“退化论”之批判
中国儿童文学中的身体意象
从逃亡到归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生态儿童文学
刘先平大自然文学的叙述方式及其对“自然”的建构
离开作者的抒情言志,哪里是儿童诗的生存空间?
反抗现代化——20世纪儿童文学现代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从《草房子》谈中国儿童文学之走向世界
第二辑 对话诺德曼
儿童文学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事业?
儿童文学是一种保守的文学?
儿童文学不只是写给儿童的——关于儿童文学中“双重隐含读者”问题的探讨
儿童文学并非一味简单的文学——关于儿童文学中“双重文本”问题的探讨
不对称的镜像——中西儿童文学理论对话录
分裂性是儿童文学的宿命?
怎样看待“乐趣”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
从行为语言/言语行为的角度看图画书
让读者学会抵抗文本是儿童文学文本的一项职责
诺德曼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型
第三辑 中西儿童文学理论对话的现代性
阿尔都塞的主体理论对儿童文学的意义
贝特尔海姆的童话精神分析及齐普斯对他的批评
关于“童话的神话化”
建构论和文化达尔文主义
在对童年的表演中建构童年
人格面具和面具人格
“儿童的秘密”和“对儿童的秘密”
大众传媒和儿童文学存在论上的危机
读图时代:成长的洒脱和困窘
成人儿童化对儿童文学的意义
后殖民视野中的中国儿童文学
走出现代性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