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老王提出以日记内容为主体,将父亲一生的经历改编成长篇小说。从起意构思、框架设计到题材选择、查找资料、统稿修改,我都是见证者。正如威尔·杜兰特所言:没有人可以将一百个世纪的历史浓缩进一百页的书里。浓缩人的一生,亦如此。老王想要仅靠父亲日记里记录的往事,编织和延展出老父亲在大步前进的时代里跌宕起伏的一生,并且将他从父亲那里感受到的能量传递出去,对于非文学专业出身的他来说,是有些艰难的。
这个过程中,他无数次打电话询问二哥父亲生前某件事的来龙去脉,或为了日记里提到的某一句话,查遍时代更迭中那些被人们遗忘了的久远往事,然后在浩瀚如烟海的历史长河里寻找与父亲有关的蛛丝马迹。偶尔,他拿起烟吸几口,有几次还失了眠,甚至还会在深更半夜突然爬起来写上一段。对此,我是理解的。谁让他这么想把父亲身上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变成人们又能看见又能摸着,还能驱寒、解乏、指路的东西呢。
途中,我陆续读完。在老王系统的叙述里,那个我仿似书本里见过的老人,模样渐渐清晰起来。清晰的,莫过于他那个宽宽展展的额头和坦坦荡荡的胸怀。他把打好江山和守好江山的雄心壮志,变成了朴素的“老百姓是天”。
有的段落,在我读来,虽然叙述略为仓促,但我满足于读到了老人身上的风骨。那种风骨,来自于时代客观的烙印和生命主观的选择,且因为时间的流逝和观念的革新,越来越像一个老物件。而我经常分不清的是,我们和那些老物件,究竟谁在沉睡。
展开
——黄亚洲,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
★那是让我们血脉偾张的年代:风雨如磐,他们仰望北斗;即使胸膛布满了弹孔,鲜血里流淌出的也是东方喷薄的日出!他们用血肉之躯垒积起共和国的尊严与丰碑。作者以对国家前途、个人命运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刻思考,完成了这部小说宏大的家国叙事。
——阿古拉泰,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大树朝天》不仅是一部小说,也是关于社会、时代的一次深刻反思,它以深邃的笔触和情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关于梦想、信念、行动与爱的壮丽画卷,大树成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不畏风雨的象征,始终朝着天空的方向生长……
——张立洁,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