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起初·竹书 潜心十五年写就长篇杰作 国王与史官的浩荡西行 平装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0223611
  • 作      者:
    王朔
  • 出 版 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竹书》的书名是怎么来的?取材自什么作品?

《竹书》的名字来自《竹书纪年》,这是西晋时期出土的古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内容和历来视为正史的《史记》有许多不同。和《竹书纪年》同时出土的还有记述周穆王事迹的《穆天子传》,《起初·竹书》就是以这两部出土古籍为依据写成的。

书中提到的后羿是“射日”的后羿吗?

我们常说的后羿其实是两个人,一个是传说中射太阳、娶嫦娥的那位神话后羿,另一个是通过军事政变夺取夏朝政权的历史后羿,《竹书》中将这两人合为一体。故事中的后羿的确擅长射箭,但射的不是日,而是在军事演习中将十面铜镜射落了九面,铜镜反光,被讹传为射日。用书中的话来说,羿叔一生作为并不令人佩服,时人对他评价不高,媳妇了解他,说他:大奸大恶也不是,性情中人也不是,只是个削尖脑袋过日子的人。老百姓说:不熟。

周穆王真的进行过这次西游吗?

史籍中关于穆王西游的记录十分模糊,基本上无法还原为任何现代的地点,有人认为周穆王最远只到河套附近,也有人认为他到了如今的新疆天山。而在《竹书》当中,王朔则安排他率领六师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super自驾游,从今天的西安一路穿越中亚,走到黑海之滨,再让周穆王率领亲随向北抵达北冰洋,又折向西抵达大西洋,随后相继到达希腊、耶路撒冷,再从乌拉尔山以南穿越欧亚大草原回国。

参与周天子自驾游的都有谁?

穆王西游是《竹书》中篇幅最长的华彩部分,除了六师和周穆王本人外,还有负责驾车的女听、女列,负责领路的伯夭,负责安保的奔戎,负责当导游的胡麻,以及戏份最多、负责沿途记录见闻的史官李耳。

故事中的李耳是写《道德经》的老子吗?

老子这个人物在司马迁的时代就已经难于考证了,关于他的身份和具体活跃时间也有多种说法。《竹书》中,李耳来自世代充当史官的李氏家族,而这个家族的名字在不同世代之间是经常循环的,所以存在不止一个李耳,而《道德经》则是李氏家族历代成员共同写成的。随周穆王西游的李耳,只是众多李耳之一。

女听和女列在小说里就像周天子的哥们儿,是很有趣的女性人物,是否确有其人?

《穆天子传》中的确记载了女听、女列,但全部内容只有半句话而已。王朔赋予了这两位几乎只有名字传世的女性极其生动有趣的性格,特别是两人高唱民歌划船告别李耳的情景,那份不恋万物的豁达不由让人感动不已。

作者巧妙地安排周天子和所罗门王(梭罗孟达)见面,他们都聊了些什么?

《竹书》当中,周穆王在险些被人贩子绑票去耶路撒冷扛砖后,带着李耳等人来到了这里,并参观了正在建造中的犹太圣殿,和所罗门王以对歌的形式展开了一场跨越东西的哲学对话。所罗门王演唱的内容是《旧约·传道书》,传说这一篇章正是所罗门本人所写。而周穆王害怕自己丢人现眼,于是派李耳代表中国队上阵,李耳演唱的内容则是日后《道德经》中的章节。

《起初·竹书》是《起初》系列的次卷,作者为什么从首卷《起初·鱼甜》的汉朝故事跳跃到了西周及之前?

如果说《鱼甜》和《纪年》是主线故事的话,那么《竹书》就是支线剧情。《起初》系列继承了中国传统民间传说中大故事套小故事,故事和故事错综交织的传统,在主线之外特意宕开一笔,走向了千年以前。然而实际上无论《鱼甜》还是《竹书》,它们真正的主题都是一致的,就是“成为历史的人”以及“记述历史的人”。

需要具备很多历史知识或者读过《起初·鱼甜》才能读这本书吗?

《起初·竹书》首先是一部小说。实际上,作为本书基础的两部古籍《竹书纪年》《穆天子传》都篇幅极短、内容极简。举例而言,《穆天子传》中的八个字“天子三月舍于旷原”在《起初·竹书》中被王朔变成了一场数万字的旅行,因此,《起初·竹书》的内容更多来自作者华丽无比的想象,所以,不需要任何前置知识也能充分享受王朔的魅力。当然,如果你对欧亚大陆的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有更丰富的了解,自然也会更容易解锁一些王朔深埋其中的梗,收获一份和作者对上暗号的快乐。《竹书》和《鱼甜》的剧情没有明显的关联,即便没读过《鱼甜》,或者是先读《竹书》后读《鱼甜》,也肯定不会有任何问题~

怎么读才是正确的打开姿势?

坐着读,躺着读,站着读,撸猫读……都可以!《起初》系列每卷皆为轻装便携开本,每卷分两至三册,无压力挑战“大部头”!作者脑洞大开,妙趣俯拾即是,随便翻开一页,都特别鲜活、特别生动!

但是书有点厚,要是看不下去了该怎么办?

张嘴读!读出声儿来!王朔是拿口语,也就是新北京话写作的作者,除北京话外还活用了上海话、陕西话、英语、土耳其语、网络梗、自创方言、仿写先秦古歌……作者对语言的运用已臻化境,小说拥有难以匹敌的口感,念出来快乐加倍,更能领会王朔的诙谐风趣与他独树一帜的语言魅力!

展开
作者简介

王朔

当代作家,编剧。生于1958年,1976年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北海舰队服役,在北京医药公司工作。1978年开始创作,先后发表了《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顽主》《千万别把我当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等中、长篇小说。在文学和影视领域取得的成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诸项:

1984年:创作《空中小姐》,获《当代》文学新人奖。

1988年:《顽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轮回》《大喘气》四部小说同时被改编为电影,因此这一年被称为“王朔年”。

1990年:策划电视剧《渴望》,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永恒经典。

1991年:担任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编剧,这是国内最早的情景喜剧之一。

1992年:担任电视剧《过把瘾》编剧,改编自原著《过把瘾就死》,至今仍受到大量剧迷的追捧。

1995年:根据《动物凶猛》改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上映。

1997年:根据《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的《甲方乙方》上映,成为中国最早的贺岁片。

2000年:同名小说改编电影《我是你爸爸》获第5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豹奖、青年评审团奖二等奖。

2006年:同名小说改编电影《看上去很美》获第43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ZUI佳改编剧本。

2022年,《起初·纪年》出版,成为年度讨论热度ZUI高的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他们都想抵达尽头。

一位是国王,走遍未知之路,穿越沙漠、海洋、风暴、战争,穷竭天地;一位是史官,写遍过往之事,在竹简堆砌的迷宫中徘徊,伸出双手捕捉岁月的呓语,熬炼光阴。

抬起头来,天只是一大块盲目温存的蓝,无边无际无有始终。刻在流沙上的车辙已经被风抹去,终点却不在这世上。



本书为《起初》系列小说第2卷,取材自《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古籍,讲述了从后羿代夏到西周共和年间的种种故事。

展开
精彩书评
《起初·竹书》是众妙之门,是般若波罗,是王朔已经进入作家们梦寐以求的自由王国的标志。在这里,古今混淆,东西难辨,虚构与史实彼此渗透,飞扬恣肆,戏谑无忌。眼看着他成仙了,飞升了,朝游北海暮苍梧了。凡尘文字的排列组合,不过一具羽化后的残蜕,以心无挂碍故,得大解脱。——马伯庸(作家、编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