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朱自清谈诗歌文艺
0.00     定价 ¥ 1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1497646
  • 作      者:
    朱自清
  • 出 版 社 :
    辽宁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中国散文家、诗人、古典文学学者。原名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执教于江苏、浙江一带的几所中学,并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5年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31年访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1937年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系主任,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继续任清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
展开
内容介绍
  《朱自清谈诗歌文艺》的作者朱自清是我国伟大的国学大师,著名散文家,其作品风格清丽隽永,内容饱满风趣。全书内容共四个部分,分别为“览胜记游”“书怀抒情”“感悟觉世”与“经典常谈”,其中涵盖大量优美散文作品与文学经典论述,令读者阅读时感慨无限、回味无穷,身临其境般感受岁月静好。书中不仅包括读者耳熟能详的名篇《歌声》《看花》与《春》,还包括《沉默》《论诚意》与《文学的标准与尺度》等。此外,书中特别收录超长精美拉页,寓情于景,深邃饱满。
展开
精彩书评
  ★朱自清的散文,能够贮满一种诗意。
  ——郁达夫

  ★每回重读佩弦兄(朱自清)的散文,我就回想起倾听他的闲谈的乐趣,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他能表现得恰如其分,现浓或淡。味道极正而且醇厚。
  ——叶圣陶

  ★佩弦(朱自清)先生人如其文,可爱可敬处即在几乎平易而近人情,拙诚中有妩媚,外随和而内耿介,这种人格或性格的混和。在做人方面比文章还重要。
  ——洗从文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编 览胜记游
  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细雨如牛毛,扬州称为“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有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消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园里没了浓郁的香气。滑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
  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秦淮河影里的桨声灯
  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平伯是初泛,我是重来了,我们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千是桨声汨-一汨,我们开始领略那见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生园、新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杨州瘦西湖的阳也好。这几处的那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鸽,如秦淮河的船一样。杂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一是小组,就是所谓“七板子”。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镂颖细,使人起柔腻之感。窗格里泱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愿悦人目。“七板子”规模重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杆、空败的舱、也足系人情思。而最出色处却在它的舱前。舱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顶,两边用疏疏的栏杆支着。里面通常放着两张藤的躺椅。躺下,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大船上也有这个,便在小船上更觉清隽罢了。舱前的顶下,一律悬着灯彩;灯的多少、明暗,彩苏的精粗、艳晦,是不一的。但好歹总还你一个灯彩。这灯彩实在是最能勾人的东西。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我们这时模模糊糊地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如《桃花扇》及《板桥杂记》里所载的。我们真神往了。我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了。 于是我们的船便成了历史的重载了。我们终于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丽过于他处,而又有奇异的吸引力的,实在是许多历史的影像使然了。 
  ……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览胜记游
003 歌声
004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018 松堂游记
022 蒙自杂记
026 温州的踪迹
032 扬州的夏日
036 威尼斯
042 柏林
056 莱茵河
058 巴黎
086 西行通讯
096 潭柘寺戒坛寺

第二编 书怀抒情
105 匆匆
106 儿女
114 我所见的叶圣陶
118 给亡妇
126 哀韦杰三君
130 背影
134 荷塘月色
140 你我(节选)
150 择偶记
154 女人
166 看花
174 冬天
178春
180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184 房东太太

第三编 感悟觉世
195 说话
198 沉默
204 聊天儿
216 正义
220 论自己
224 论别人
228 论诚意
232 论东西
236 谈抽烟

第四编 经典常谈
241 什么是文学
246 文学的标准与尺度
266 论气节
280 论雅俗共赏
294 论吃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