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卧牛酒店
0.00     定价 ¥ 4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7451076
  • 作      者:
    李超英
  • 出 版 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超英,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人,管理学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劳动模范。
展开
内容介绍
  《卧牛酒店》为长篇抗日小说,根据山东省临邑县的真实抗战故事、人物原型而创作。小说贯穿1930年至1945年期间,叙述了卧牛县商会会长季鸿泰祖孙三代不屈不挠的家族抗战故事。面对日寇、汉奸的残酷欺压,季鸿泰倾其家族工商业的全部财力,为八路军临海军区野战医院购买急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抢救了许多抗日将士和革命群众,谱写了一段英勇奋战、可歌可泣的全民抗战的光辉诗篇。
展开
精彩书摘
  《卧牛酒店》:
  经过半个多月的调养,老人渐渐恢复了健康。他自我介绍道:“俺名叫苏米,今年六十九岁,原是四川宜宾酒厂的酿酒技师。老伴因疾病去世,俺才孤身一人到北京看望读书的儿子。俺到北京后经过一番折腾才找到儿子读书的学校,听儿子的同班同学们说,他在一个月前上街参加游行时被警察抓走了,现在到底是死是活,始终没个音信。俺在北京一边讨饭一边等儿子的音信,这一等就是三个多月,到头来却没有见到儿子一面。无奈之下,俺才出北京过霸州到沧州,又从沧州经南皮县到宁津县,再从宁津县过德平到卧牛县城,一路讨饭流浪到了此地。算起来,俺已经四天三夜没有吃一口饭了,昨晚进城后走到店铺门口就饿晕过去了。”季老爷听了老人的身世,又念老人家无依无靠,便收留他在鸿发贸易货栈打杂工度日。苏米对季老爷的救命之恩和收留之情一再表示感激。
  苏老先生虽已年迈,但心却不懒。他早上起床在店里打扫卫生、烧开水,跑里跑外地照顾店里的生意,晚上在店里练练毛笔字,夜里就睡在店里看守店铺,天天如此,忙得不亦乐乎。店里从掌柜的到小伙计们,人人都喜欢苏老先生。因为他心善、脾气好、手脚勤快,时间一长,大家都感觉店里的好多活已经离不开他啦。
  季老爷隔三岔五到店里看望苏老先生,问他近期身体如何?在北方生活还习惯吗?儿子是否有音信了?时间一长,苏米老先生发现季老爷为人厚道善良,做生意很讲诚信,便产生了要帮季老爷的念头。苏米老先生对季老爷说:“老爷您待我太好了,俺不能老是待在您这里吃闲饭啊!我这老头子没有别的本事,但对酿酒、调曲、勾兑酒有拿手的技艺。这段时间我打听着咱卧牛城里还没有像样的酒厂,如果老爷信得过我,凭老爷您的为人、气场和实力,我们开一家前店卖酒、后厂酿酒的白酒作坊,应该是有买卖可做的。”季老爷一听苏老先生说的话很有道理,就赞同地说:“这事您老先仔细合计合计,等您老身体都好利索了,咱们再动手筹备开办酒厂也不晚啊,我后宅东面还有十七亩地的菜园子,您看办个酒厂够不够用?”苏老先生高兴地说:“足够啦、足够啦,在我们四川老家山多地少,别说十七亩地,就是七亩地也是个很大的地啊。这十七亩地就是老大的地盘了,能开一个很大的酒厂嘞。”
  又经过了一个来月的精心调养和治疗,苏老先生的身体已经痊愈,人也显得精神了许多。他就主动找季老爷商量办酒厂的事,季老爷对他说:“我已把后院东面十七亩菜地收拾平整,建酒厂的工匠也找得差不多了,就等着您确定具体位置了。”苏老先生说:“我已经画好了草图,咱们先到东面菜园地里看看,确定出储粮仓、造曲房、发酵池、蒸馏间、调酒勾兑房、成品酒仓库、酒糠翻晒场等七个厂房的具体位置。”大家说干就干,季老爷、苏老先生、工匠头等众人,带着白石灰粉、定位木桩和测量绳等~起来到菜地,做好开工前各种规划和定位的准备。
  开工之前,季老爷和苏米老先生带领众工匠先到工地,在工地中心位置放上坐南朝北的大条桌,向泰山碧霞元君敬九样贡品、献三大碗美酒、点上三炷高香。然后,季老爷率众人面朝泰山的方向,向碧霞元君行三跪九叩大礼,祈求碧霞元君保佑酒店开业大吉,紫气东来,生意兴隆,八方客来,财源滚滚。
  从农历九月二十七日正式开工,紧锣密鼓地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竣工,整个酒厂的七大部分厂房和酿酒设备已基本就绪。其中,108个用大青砖和糯米汤做的窖泥砌的发酵池,是完全按照四川五粮液酒厂的施工工艺和方案建造的,为白酒的品质提供了技术和工艺上的保证。发酵工艺是酿酒品质的首要保证,其次是勾兑配方以保证白酒的口感,最后才是加水调控酒的度数。当然,好水也是酿好酒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
  菜地里有一口水井,谁也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何人所挖的。街坊四邻有的说是康熙年间的,有的说是雍正年间的,还有的说是乾隆年间的。这口井到底是什么年代的?其实早已无从考证了。井口四周的石条上,留有很多道一两寸深浅不等的绳沟,见证了这口水井久远的历史。一年四季无论天有多旱,这口水井始终水量充足,再没有井干见底的时候。更加让人感到神奇的是,如果用这口井里的水烧开水,不论烧多久壶内都不会结水垢,水壶内部干净如新。但是,在卧牛城里与这口水井相距几百米以外的地方,共有七八口井都不行,不是水量不足就是水垢太多。所以,卧牛城里四街四关的居民都用这口井里的水做饭、泡茶、煲汤。当苏米老先生喝了这口井里的水后,他就高兴地说:“这是一口上好的甜水井,更是酿好酒、增口感的必备物料,实属难得,卧牛城真乃天赐福地。”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季府喜添爱孙 张灯结彩庆贺
第二章 酿酒技师临门 卧牛酒店开业
第三章 会长带头募捐 众赞功德高尚
第四章 卧牛星星之火 点燃鲁北平原
第五章 秘密组织开会 遭遇日军合围
第六章 节衣缩食开店 缓解药品紧缺
第七章 药店生意红火 招来奸商算计
第八章 鬼子汉奸突袭 宪兵队里受刑
第九章 卖地筹钱救子 少爷命归黄泉
第十章 敌情震动军区 传瑞追授烈士
第十一章 保护酒店安全 私塾上门执教
第十二章 抗战进入反攻 药品更显重要
第十三章 克服重重困难 筹建明湖药店
第十四章 药店开张营业 采购又辟新源
第十五章 打破日伪封锁 水路再显神通
第十六章 药品运送及时 任务顺利完成
第十七章 忠孝不能两全 革命再做贡献
第十八章 开阔眼界求知 树立远大理想
第十九章 苏老病危传艺 会长卖房买粮
第二十章 爱孙不负众望 中学进步入党
第二十一章 理想插上翅膀 军大深造抗日
第二十二章 汉奸再起歹心 酒店面临灾难
第二十三章 团结抗日力量 布下除奸大网
第二十四章 司令出面查案 清河水路告急
第二十五章 小船运输被封 火车又显神通
第二十六章 入虎穴得虎子 商河城里续亲
第二十七章 毛笔贵为月老 竹梅信中诉情
第二十八章 将计就计献寿 深得司令信任
第二十九章 商济公路开店 新增秘密通道
第三十章 组织安排任务 智取城防计划
第三十一章 迎来抗战胜利 会长寿终安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