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后装综合保障的发展需求
1.1.1 信息化智能化作战对后装综合保障的需求
1.1.2 新时代部队建设对后装综合保障的需求
1.2 后装综合保障的概念与内涵
1.2.1 概念提出
1.2.2 主要内涵
1.3 后装综合保障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特征
1.3.1 发展趋势
1.3.2 技术特征
第2章 装备保障工程与装备保障特性
2.1 装备保障工程
2.1.1 装备保障工程内涵
2.1.2 装备全系统全寿命保障
2.1.3 装备保障特性
2.2 可靠性设计与试验
2.2.1 可靠性分析
2.2.2 可靠性设计
2.2.3 可靠性试验
2.3 维修性设计与试验
2.3.1 维修性分析
2.3.2 维修性设计
2.3.3 维修性试验
2.4 测试性设计与验证
2.4.1 测试性分析
2.4.2 测试性设计
2.4.3 测试性验证
2.5 保障性设计与试验
2.5.1 保障性分析
2.5.2 保障性设计
2.5.3 保障性试验
2.6 安全性设计与验证
2.6.1 安全性分析
2.6.2 安全性设计
2.6.3 安全性验证
2.7 环境适应性设计与试验
2.7.1 环境适应性要求
2.7.2 环境适应性设计
2.7.3 环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价
第3章 保障状态感知技术
3.1 装备状态感知技术
3.1.1 装备测试技术
3.1.2 装备状态监控与健康管理技术
3.1.3 直升机状态感知系统案例
3.2 物资资源感知技术
3.2.1 自动识别技术
3.2.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3.2.3 无线传感网技术
3.3 战场损伤分析与评估技术
3.3.1 战场损伤分析内容
3.3.2 战场损伤评估技术
3.4 保障态势可视化系统
3.4.1 地理信息系统
3.4.2 资源可视化系统
第4章 保障信息集成与分析技术
4.1 保障信息化体系结构
4.1.1 保障信息化体系结构概述
4.1.2 保障信息化业务体系结构
4.1.3 保障信息化系统体系结构
4.1.4 保障信息化技术体系结构
4.2 保障信息集成与数据管理技术
4.2.1 保障信息集成技术
4.2.2 保障数据管理技术
4.3 保障大数据分析与云计算技术
4.3.1 保障大数据分析技术
4.3.2 云计算技术
4.4 联合分布式信息系统
4.4.1 联合分布式信息系统概述
4.4.2 联合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
4.4.3 智能便携式维修辅助设备
第5章 智能保障作业技术
5.1 虚拟维修
5.1.1 虚拟维修分类
5.1.2 虚拟维修的作用和意义
5.1.3 虚拟维修技术实现
5.1.4 虚拟维修应用情况
5.1.5 柴油机虚拟维修应用案例
5.2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5.2.1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需求分析
5.2.2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的作用
5.2.3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功能定位
5.2.4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应用情况
5.3 装备自修复技术
5.3.1 仿生自修复硬件技术
5.3.2 软件故障隔离与自修复技术
5.4 增材制造技术
5.4.1 增材制造技术基本原理
5.4.2 增材制造关键技术
5.4.3 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与发展情况
第6章 后装综合保障方案生成及应用系统
6.1 保障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
6.1.1 保障系统模型
6.1.2 保障系统建模方法
6.1.3 保障系统仿真方法
6.2 保障方案的制定、建模与评价
6.2.1 保障方案的制定
6.2.2 保障方案建模方法
6.2.3 保障系统整体特性及其评价参数
6.2.4 研制阶段保障方案评价方法
6.2.5 使用阶段保障方案评价方法
6.3 装备自主保障系统
6.3.1 装备自主保障系统概述
6.3.2 装备自主保障系统构成
6.3.3 装备自主保障系统效能分析
6.4 智能军事物流系统
6.4.1 军事物流及其信息化概述
6.4.2 智能军事物流系统框架
6.4.3 智能军事物流系统应用分析
第7章 后装保障实战化演练
7.1 演练组织结构
7.1.1 职能式组织结构模式
7.1.2 项目式组织结构模式
7.1.3 矩阵式组织结构模式
7.1.4 组织结构模式对比分析
7.2 演练计划管理
7.2.1 后装保障实战化演练计划管理过程
7.2.2 后装保障实战化演练进度估计
7.2.3 后装保障实战化演练计划编制
7.2.4 后装保障实战化演练计划控制
7.3 演练效果评价
7.3.1 后装保障实战化演练效果评价体系
7.3.2 后装保障实战化演练效果评价指标
7.3.3 后装保障实战化演练效果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