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碳中和目标下农业绿色发展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859386
  • 作      者:
    作者:戴小文|责编:孙怡虹//魏岚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四川省为例,对碳中和目标下农业绿色发展机制与实现路径展开研究。首先介绍研究背景、方法、意义,界定重要概念,阐述理论基础。接着分析农业碳中和、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说明碳中和为农业绿色发展赋能的理论。然后构建碳中和目标下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测度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分析影响因素。对四川省农业系统生态承载能力和生态效率进行评价,测算农业碳达峰与碳中和情况,探讨面临的困境与对策。从国际国内视角分析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动力,基于循证实践视角研究动力机制与路径。还研究不同碳减排政策下社会福利,分析参与主体及实践途径,探究信息技术推进农业低碳发展路径。最后提出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的保障机制、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并给出研究结论与展望。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2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第2章 重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重要概念界定
2.1.1 碳达峰与碳中和
2.1.2 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碳减排)
2.1.3 农业绿色发展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补偿理论
2.2.4 循证实践理论
2.3 研究小结
第3章 农业碳中和、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3.1 农业碳中和
3.1.1 农业碳中和的目标
3.1.2 农业碳中和的依据和必要性
3.1.3 农业碳中和的可能性
3.2 农业绿色发展
3.2.1 农业绿色发展的目标
3.2.2 农业绿色发展的依据和必要性
3.2.3 农业绿色发展的可能性
3.3 生态文明建设
3.3.1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3.3.2 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
3.3.3 生态文明建设的农业绿色抓手
3.4 碳中和、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统一性
3.4.1 碳中和与农业绿色发展内涵统一性
3.4.2 碳中和与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统一性
3.4.3 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统一性
3.4.4 三者内涵的统一性
3.5 农业碳减排、农业碳中和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辩证关系
3.5.1 农业碳减排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辩证关系
3.5.2 农业碳中和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辩证关系
3.6 碳中和为农业绿色发展赋能的理论
3.6.1 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环境规制压力
3.6.2 碳中和目标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与机制
3.6.3 碳中和目标对农业绿色发展的赋能路径
3.7 研究小结
第4章 碳中和目标下的农业绿色发展
4.1 新理论框架下的农业绿色发展认知框架
4.2 关于碳中和目标与农业绿色发展的综述
4.3 碳中和目标下农业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
4.3.1 数据来源
4.3.2 方法介绍
4.4 碳中和目标下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4.4.1 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阶段性特征
4.4.2 指标分析
4.5 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4.5.1 模型构建
4.5.2 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5.3 模型模拟结果
4.6 四川省农业碳达峰与绿色发展的基础条件
4.7 研究小结
第5章 四川省农业系统生态承载能力和生态效率评价
5.1 关于生态承载评价的文献综述
5.2 方法介绍
5.3 农业生态承载力测算结果及评价
5.3.1 农业生态系统总体评价
5.3.2 各土地类型评价
5.4 四川省农业系统生态效率评估
5.5 研究小结
第6章 四川省农业系统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6.1 农业绿色GDP测算结果及分析
6.2 生态系统能值效率评价
6.2.1 各能值指标的计算方法
6.2.2 能值效率结果分析
6.3 研究小结
第7章 四川省农业碳达峰与碳中和:测算与时间表
7.1 农业碳排放峰值测算与碳中和均衡
7.1.1 农业碳排放测算方法介绍
7.1.2 农业碳汇方法介绍
7.1.3 国家层面的农业碳排放峰值测算与碳中和均衡
7.1.4 四川省农业碳排放峰值测算与碳中和均衡
7.2 单一政策与综合政策情境下的农业碳减排
7.2.1 碳达峰预测模型介绍
7.2.2 2005~2020年实际值与模型预测值的比较
7.2.3 2021~2030年全国农业碳排放预测
7.2.4 2021~2030年四川省农业碳排放预测
7.3 实现农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7.4 促进农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7.5 研究小结
第8章 区域比较视角下的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
8.1 国际多维博弈与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动力
8.1.1 多维博弈的国际环境
8.1.2 国际博弈中中国的角色定位和战略选择
8.1.3 复杂国际背景下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动力
8.2 国内区域竞争与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动力
8.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8.2.2 实证结果分析
8.2.3 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动力分析
8.3 研究小结
第9章 循证实践视角下的四川省农业绿色发展
9.1 循证实践
9.1.1 起源
9.1.2 循证实践主体
9.1.3 循证实践证据
9.2 循证实践框架下农业绿色发展
9.2.1 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循证实践主体
9.2.2 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循证实践证据
9.2.3 循证实践视角下的农业绿色发展主体与证据
9.2.4 循证实践视角下的农业绿色发展
9.3 参与者分析框架下农业绿色发展动力机制
9.3.1 管理者的主导动力
9.3.2 实践者的主要动力
9.3.3 实践对象的内生动力
9.3.4 研究者的外生动力
9.4 循证实践框架下的农业绿色发展可行性
9.4.1 农业绿色发展与循证实践在实践精神和机制上的契合
9.4.2 农业绿色发展与循证实践都有明确的主体
9.4.3 循证实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