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家与社会理论(中国角度的阐释)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51549
  • 作      者:
    作者:肖瑛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以个人主义为预设来想象、研究人和社会是当今社会科学不言而喻的“正统公识”,“家”在人的思维、价值、情感以及社会构成中的作用却被忽略了。“家”在人类不同文明早期普遍占据枢纽位置,至今依然不可或缺且鲜活存续,在中国文明中更具独特内涵和地位。本书旨在发掘隐喻意义上的“家”的学术价值,以“家’作为方法”,爬梳从古希腊到当代,涵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韦伯和福柯的西方经典社会理论个案。这不仅是从中国出发重释西方社会理论的一种尝试,描绘了一幅迥异于个人主义视角的社会理论图景,面且拓展并深化了“‘家’作为方法”的内涵,为经验、历史和文学研究丰富了想象力。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家”作为方法:重释社会理论
一、家:传统社会的基石
二、“走出家”:现代性的起点
三、社会理论的反思:没有“家”的现代性?
四、“家”作为总体性范畴:现代性脉络下的中国议题
五、“家”的三重纵向维度
六、共同体:“家”作为方法的横向截面
七、讨论:家庭隐喻下的文明比较和中国社会理论推展
第二章 家国之间: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论家邦关系
一、家庭的功能、实践和边界:《法律篇》中的家庭法
二、作为目的的城邦:家邦对立的涌现
三、双重自然:柏拉图构建家邦紧张的现实和理论基础
四、亚里士多德:亲属友爱的亲疏之别与局限
五、讨论:家邦关系界定的现代回响
第三章 家与韦伯的比较历史社会学
一、普遍主义何以可能:韦伯的问题意识
二、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文明比较的框架
三、“家”作为韦伯分析传统社会的切入点
四、清教:彻底走出自然状态的救赎宗教
五、古犹太教:走得出的血缘,走不出的内外之别
六、印度教:种姓制度与家
七、中国:在家产官僚制与儒教之间
八、讨论:比较历史社会学何以可能?
第四章 家与福柯的治理术和自我治理
一、人的治理与自我治理
二、家与人的治理
三、家与自我治理
四、家与治理:价值、主体、方法和对象
余论:中国方法论与中国中心观之间的“‘家’作为方法”
一、“‘家’作为方法”的方法论意义
二、“家”作为方法与个人主义反思
三、经验研究的未来展开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