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黄河流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与实现策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9317260
  • 作      者:
    作者:陈伟|责编:闫保荣|总主编:夏显力//陆迁//刘军弟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已有理论基础上,首先探究了城乡融合的内涵,从城乡要素融合、城乡空间融合、城乡社会融合、城乡经济融合和城乡生态融合五个维度构建了城乡融合水平测度体系,分析了2000-2019年黄河流域市域和县域城乡融合时空格局演化特征;然后,从产业结构、政府财政支持、市场化水平、金融便利度、区位和地理因素四个方面识别了黄河流域城乡融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再次,基于微观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典型调查区城乡融合现状与成因;最后,从整体和类型区角度,为黄河流域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城乡融合的基本范畴与发展特征
二、城乡融合的测度方法与区域差异
三、城乡融合的发展模式与影响因素
四、城乡融合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五、文献评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逻辑思路与研究框架
二、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数据来源
第六节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城乡融合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城乡融合的概念认识
一、概念缘起
二、相关概念辨析
三、内涵界定
第二节 城乡融合的基础理论
一、二元结构性理论
二、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三、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四、城乡等值化理论
第三节 城乡融合的内在机理
一、城乡融合各维度关联关系
二、城乡融合多角度内在机理
第三章 中外城乡关系的演化历程
第一节 西方国家城乡关系演化历程
一、城乡对立时期(中世纪之前)
二、乡村城市化时期(16世纪-20世纪上半叶)
三、城乡一体化时期(20世纪下半叶之后)
第二节 中国城乡关系演化历程
一、“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时期(1949-1978年)
二、“城乡失衡”的城市导向时期(1978-2002年)
三、“城乡融合”的协同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
第三节 黄河流域城乡关系变迁背景
一、上游城乡关系变迁背景
二、中游城乡关系变迁背景
三、下游城乡关系变迁背景
第四章 黄河流域城乡融合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黄河流域城乡融合现状
一、城乡要素融合
二、城乡空间融合
三、城乡经济融合
四、城乡社会融合
五、城乡生态融合
第二节 黄河流域城乡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要素配置不合理
二、城乡产业融合程度较低
三、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失衡
四、城乡人居环境差距较大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城乡融合水平测度与发展策略
第一节 城乡融合水平测度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二、分析方法选取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二节 市域城乡融合水平分析
一、不同层级城乡融合差异
二、不同维度城乡融合差异
三、城乡融合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第三节 县域城乡融合水平分析
一、不同层级城乡融合差异
二、不同维度城乡融合差异
三、城乡融合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第四节 城乡融合发展分区与策略比较
一、城乡融合发展分区
二、市域与县域发展对比
三、城乡融合发展策略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驱动力
第一节 城乡融合发展主要驱动因素
一、产业结构
二、地方财政支持
三、市场化水平
四、金融发展水平
五、区位特征
第二节 市域城乡融合驱动因素检验与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二、城乡融合驱动因素的时空差异
第三节 县域城乡融合驱动因素检验与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二、城乡融合驱动因素的时空差异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城乡融合现状的微观考察
第一节 调研区域选择与概况
一、调研区域选择
二、调研区域概况
第二节 城乡融合现状分析
一、受访家庭基本情况
二、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
三、文体娱乐与交通
四、居民收入与财产状况
五、公共服务与人居环境
第三节 城乡融合类型划分
一、划分方法
二、中心城区辐射型
三、资源禀赋带动型
四、地方政策推动型
五、融合困难型
第四节 城乡融合典型村庄
一、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
二、宜君县宜阳街道城关村
三、城乡融合中农村发展不足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城乡融合的微观着力点:市民化感知分析
第一节 MOA理论分析框架
第二节 城乡融合的动机、机会与能力
一、融合动机
二、融合机会
三、融合能力
第三节 城乡融合的障碍因素
第四节 小结
第九章 城乡融合发展: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第一节 城乡融合发展的国家差异
一、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城乡关系变革
二、美国经济高速度发展下的城乡关系表现
三、日本大规模惠农政策促进城乡融合
四、韩国“新村运动”推进城乡融合
五、以色列高度城镇化与乡村集体化推进城乡融合
六、“城市病”严重的拉美国家城乡关系积重难返
第二节 我国统筹城乡关系的实践模式
一、产业融合模式
二、辐射带动模式
三、城乡互助模式
四、要素集聚模式
第三节 国内外城乡融合发展经验
一、农业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前提
二、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
三、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投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