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前言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黄河流域的范围界定
1.3.2 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1.3.3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1.3.4 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1.3.5 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1.3.6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区域界定
1.4.2 研究思路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2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理论基础
2.1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及类型
2.1.1 内涵
2.1.2 特征
2.1.3 类型
2.1.4 影响因素
2.2 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演化
2.3 流域高质量发展
2.3.1 内涵
2.3.2 国外实践
2.4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内涵及特征
2.4.1 内涵
2.4.2 特征
2.4.3 实施路径
2.5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2.5.1 内涵
2.5.2 特征
2.5.3 影响因素
2.6 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2.6.1 内涵
2.6.2 特征
2.6.3 影响因素
3 黄河流域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分析
3.1 农业投入
3.1.1 农业生产条件
3.1.2 农业生产资料投入
3.1.3 农业技术投入
3.1.4 农业资金投入
3.2 农业产出
3.2.1 农业生产产值
3.2.2 农业灾害
3.2.3 农业生产效率
3.3 农业科技
3.3.1 农业科技人员
3.3.2 农业科技投入
3.3.3 农业科技产出
3.4 农业贸易
3.4.1 农产品贸易条件
3.4.2 农产品进出口依存度
3.5 农村资源和能源利用
3.5.1 农村资源利用
3.5.2 农村能源利用
3.6 农村环境保护
3.6.1 农村生产环境治理
3.6.2 农村生活环境治理
3.7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3.7.1 农村基础设施
3.7.2 农村公共服务
3.8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3.8.1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3.8.2 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3.9 城乡差异
3.9.1 城镇化率
3.9.2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异
3.9.3 城乡居民教育水平差异
3.9.4 城乡居民医疗健康水平差异
4 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4.1 评价思路与原则
4.1.1 评价思路
4.1.2 评价原则
4.2 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的理论框架
4.2.1 省级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4.2.2 县级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4.3 省级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4.3.1 黄河流域9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基于2019年数据
4.3.2 黄河流域9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均水平:基于2010-2019年数据
4.3.3 2010-2019年黄河流域9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动状况
4.4 县级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4.4.1 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基于2019年县级数据
4.4.2 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基于2010-2019年县级数据
5 黄河流域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5.1 评价思路与原则
5.1.1 评价思路
5.1.2 评价原则
5.2 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的理论框架
5.2.1 省级黄河流域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5.2.2 县级黄河流域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5.3 省级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5.3.1 黄河流域9省份农村高质量发展现状:基于2019年省级数据
5.3.2 黄河流域9省份农村高质量发展平均水平:基于2010-2019年数据
5.3.3 2010-2019年黄河流域9省份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动状况
5.4 县级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5.4.1 黄河流域农村高质量发展现状:基于2019年181个县级数据
5.4.2 2010-2019年黄河流域181个县(市、区)农村高质量发展平均水平
6 结论、建议与讨论
6.1 结论
6.2 建议
6.3 讨论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