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胸次悠然圣地游
一、了解中国文化,从孔子开始
二、了解孔子智慧,从曲阜开始
三、游学曲阜,从“三孔”开始
孔庙 万古衣冠拜素王
四、孔庙神道:开启朝圣之路
五、万仞宫墙:仰之弥高的圣人
六、金声玉振:孔子思想如华美乐章
七、泮桥:庙学合一,入泮受教
八、棂星门:文运所系
九、下马碑:保持对圣贤的敬意
一〇、太和元气坊:元气淋漓的孔子生命状态
一一、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坊:孔子人格与思想的境界
一二、至圣庙坊:“特产”圣人
一三、圣时门:与时偕行的智慧
一四、快睹门、仰高门:一睹为快,仰之弥高
一五、璧水桥:教化流行之象
一六、弘道门:有理想信念,并努力实现它
一七、大中门:理解中庸,才能理解中国
一八、成化碑:孔子之道如布帛菽粟,民生日用不可暂缺
一九、同文门:多元一体的意义
二〇、洪武御碑亭:唯有孔子,非有功于一方一时
二一、斋宿所:祭祀必斋戒以示敬
二二、奎文阁:古建筑中一座不多见的特例
二三、十三碑亭院:历代尊孔的见证
二四、大成门:孔子的社会贡献与人文影响
二五、先师手植桧:儒学命运浮沉的象征
二六、杏坛:千年弦歌的回响
二七、大成殿:中国最高的精神殿堂
二八、两庑:儒学的三个面向
二九、寝殿:孔子的婚姻与家庭
三〇、圣迹殿:最早的连环画
三一、孔氏家庙:中兴祖孔仁玉的传奇故事
三二、崇圣祠:父因子贵
三三、启圣王殿与寝殿:孔子父母的专祠
三四、家谱碑:血胤绵延数千年
三五、鲁壁:中国学术史的重要见证
三六、孔子故宅井:我取一勺,以饮以思
三七、诗礼堂:孔子家教与孔氏家风
孔府 文章道德圣人家
三八、衍圣公:传衍孔圣人血胤
三九、孔府大门:天下第一家
四〇、对话碑:朱元璋对孔子后裔的期许
四一、重光门:王公贵族地位的象征
四二、孔府大堂:“统摄宗姓”的官衙
四三、阁老凳:不一样的冷板凳
四四、二堂:节并松筠
四五、三堂:六代含饴圣人家
四六、内宅门:谨内外、男女之别
四七、内影壁:戒贪图还是麒麟呈祥图?
四八、前上房:孔府女主人
四九、前堂楼:衍圣公的起居之地
五〇、后堂楼:孔德成先生的大婚
五一、孔府西路:衍圣公读书之地
五二、孔府东路:念恩报本之所
五三、后花园:徜徉仁山智水
五四、汉魏碑刻陈列馆:天下汉碑此最丰
孔林 老桧曾沾周雨露
五五、曲阜北城门:延恩门还是仰圣门?
五六、万古长春坊:孔子生命与思想永存
五七、孔林门:慎终追远的见证
五八、孔林:中华文化命脉所寄
五九、宋墓群:孔氏中兴与公封衍圣
六〇、明墓群:衍圣公的身后荣耀
六一、清墓群:于氏坊的高贵与孔尚任墓的简陋
六二、孔林碑刻:在礼敬与审美之间
六三、洙水桥:洙泗乃文明之象征
六四、甬道:趋近圣墓,肃然起敬
六五、享殿:教泽垂千古,泰山终未颓
六六、子贡手植楷:最深厚的师生情
六七、子思墓:述圣子思的历史地位
六八、伯鱼墓:尴尬并幸福着
六九、孔子墓:永远活着的文化巨人
七〇、子贡庐墓处:千古悠悠师生情
七一、孔林沉思:孔子遗产与文明开新
七二、走出三孔:学不可以已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