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士的观念、行为与音乐实践传统
第一章 巫史传统与礼乐社会
一、孔子之前的巫与乐
二、先王作乐:乐教传统的滥觞
三、卿士的忠告:无礼不乐,所由叛也
第二章 君子之乐:一个新的实践传统的崛起
一、乐其可知也:孔子的感性智慧
二、木铎之声:温且厉的夫子
三、黜俗入雅:多与一、动与静
四、讽谏与证礼:儒家音乐实践观念的演变
第三章 四方之音:音乐实践传统的世俗化
一、艰难的抉择:道与饵
二、教化之患:雅俗边界的溶解
三、《乐记》内外的拯救与逍遥
四、好古的叛逆者:桓谭、马融与蔡邕
第四章 惊世骇俗的名士之声
一、玄风中的士与乐
二、驴鸣与委巷之歌
三、此乐唯我独有
四、声音的妙赏
五、无弦琴的意志
第五章 何谓自由的声音
一、本末之别
二、声与象的博弈
三、自然、新声与听觉之美
四、作曲家群体登场
五、声与心的神游
第六章 士与歌诗传统
一、弦歌的危机
二、独处吟与骚人之歌
三、挽歌:至乐必悲,皆至其情
四、啸:声与气的相激
五、清物有声:混搭之美
第七章 士与声音之道
一、声音的传与不传
二、绝响的余绪
三、命若琴弦:献祭与追忆
四、音乐与生生之道
结语 对中国音乐实践传统的一种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