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特稿
匡亚明 徐中玉 侯镜昶 大学语文应该成为独立的学科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
潘文国 “国际中文教育”名称释读
陈世杰 高等院校通识课程设置及管理的建议——以“大学语文”和“大学美育”为例
何二元 大学语文是现代语文学科的固有课程——兼谈叶圣陶先生与大学语文关系
杨华 前“四新”时期中外“通才”教育·新文科·大学语文
张友文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发掘思政元素
胡琼 胡俊俊 陈亚平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设计——以《大学》首章为例
陈鑫 论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的衔接——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思考
岑泽丽 龚贤武 大学语文经典阅读线上平台建设研究
文爽 大学语文写作教学刍论
陈道雷 PBL 教学法在应用写作课中的应用
李海洋 张一丹 新疆南部区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研究
韩晓 达成“三自”标准 建构“学生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刍议
庞凤琴 “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思维的转换——以语文阅读学习为例
周作莉 讲好知音故事——谈大学语文教材中知音故事的教学
第二章 教师与学生
吴满珍 桂子山 不了情
葛东辉 我的师生情 教师梦
张爽 大学语文老师的班主任经验漫谈
第三章 书评
杨建波 一本以语言为轴以学生为本的好教材——读王桂宏教授的《大学语文学本》
吕天鹤 汉语等韵图研究的新进展——读《明清等韵图新探》
第四章 文化撷英
顾明社 王步高文苑赋
施欣 中学生的知识海洋和学习园地——民国《中学月刊》杂志历史评述及其当代借鉴
杨燕 马丽凤 范静 华夏文明之源,悠悠古都历史——邢台历史文化介绍
窦旭峰 成县的“踩字”艺术
姚诗聪 协以款款故土之深情 谱写地域文化之赞歌——基于文献分析法的《陕西木有啥》研究
田苏荣 恩施民歌的修辞运用探析
吴琳 中国特色的园林化绿道——东湖绿道
陈华 再也回不去的老宅
第五章 学术集萃
程韬光 碧霄一鹤——刘禹锡
刘诗晨 郑娅莉 以“语言游戏说”解读李商隐的建构与批评
安亚 从《芙蓉女儿诔》看贾宝玉的叛逆精神
何晓阳 阿克西妮亚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比较
余兰兰 言近旨远 启迪心性——论郑板桥的尺牍小品
韩建立 自然意象批评的生成与传承——以《艺文类聚》子目“月”为例
周德清 格律诗的格律简论
周金声 薛玉萍 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师资培养及学科专业建设
胡平 邢福义先生语法研究的逻辑学底色
方志凌 张玲 新媒体艺术浅论
黄蕉风 即理性而信仰:由《明鬼》篇看先秦墨家的“理性之信仰”
第六章 微型论坛
邹翃燕 从儿子不会讲方言说开去
刘冬青 “有才”是缩略语吗?——兼与余双人先生商榷
邓占云 论文学作品中的抑扬手法
刘维 用生命做教育——《中华人文实践》序言
展开